•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5

whiskey456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对獐子岛的内部控制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楼兰陶瓷

已采纳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从一个笑话说起,某注册会计师到一家水产养殖公司做审计,在存货盘点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段子:第一年,我有5000万甲鱼库存,不信?你下水捞起来看看;第二年,我有1亿甲鱼库存,去年的甲鱼生仔了,不信?你下水捞捞看;第三年,发洪水甲鱼全跑了,业绩巨亏;第四年,我有2亿甲鱼库存,去年跑掉的甲鱼全回来了,还拐带回来一批野生甲鱼!

这个笑话和最近的獐子岛扇贝存货计提巨额跌价准备这个事件有关。网上到处可见獐子岛三季报业绩大变脸的消息,按其财报及公告的说法,引发此次巨亏的原因是由于遭遇异常的冷水团,导致该公司海洋牧场遭遇灭顶之灾,部分养殖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最终影响净利润盈转亏。

这个事件触动了人们对水产养殖公司财务情况猜疑的神经,让人想到了以前这个行业的一些事件,于是就产生了各种说法。不管事实究竟如何,高顿网校的各位学员可以借此机会关注和学习一下水产养殖等相关农业公司的存货及其盘点、计价问题,还有注册会计师的相关审计知识,这样对学员本身的学习进步是有益的。

一、水产养殖公司的存货和生物资产占比很大,而且绝大部分在水中甚至是深水海域,显得更特殊。

这样的特殊性对存货盘点和计价是一个大难题,因为水里的存货就算能捞上一些做抽查,也很难比较准确估计整体。对此,很多人认为目光应该从水里的存货转移到成本的投入,这或许是一个解决办法。当然,对于水产养殖企业的这个大难题,学员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学习和讨论。

二、关于对水产养殖公司存货的审计问题,主要方法还是利用专家工作。

北京注协的专家介绍了一些水产养殖公司存货的盘点方法:关键点是对被审计单位存货账面永续记录的核实,核实以历史成本计量的投入是否真实存在。

例如鱼类存货的核实,应该核实的内容包括购买的鱼苗、伺料是否有原始的记录,投放鱼苗的记录,巡岸记录,捕鱼记录,鱼类赖于生存的水面水质化验记录等。在收集上述资料后,采用回归分析法找出与账面历史成本最为相关的要素,然后再采用数理推理方法推导出本期末的理论账面成本,和实际账面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实际账面成本是否真实、完整反映库存存货的结论。

以上仅是北京注协的专家介绍的方法,具体应用问题还需结合审计工作的实际进行。另外,大家还应该注意审计中利用专家工作的一些知识点,这也是高顿网校的老师在讲课中作为重点讲解的内容。

(一)结合水产养殖公司的实际,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二)判断专家的胜任能力、专业素质和客观性。肯定需要与水产养殖行业相关的专家。

(三)就相关工作与专家达成一致意见。

(四)根据网校老师的提示,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专家工作的恰当性。

关注财经热点问题,同时结合自己的听课、考试和工作情况进行相关学习,在获取新闻资讯的同时,大家在专业方面也有所收获。这不就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高顿网校是网络财经教育领导品牌,更多财会问题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提问。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审计师对獐子岛的内部控制

281 评论(14)

熊猫盖盖

注册会计师对獐子岛开展的审计程序为:1、根据对被獐子岛的经营活动,供应商的发展历程、贸易条件、行业习惯和行业现状的了解,确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以及存货周转和费用的支出项目的期望值。2、根据本期存货余额组成、存货采购、生产水平与以前期间和预算的比较,定义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存货可接受的重大差异额。3、比较存货余额和预算周转率。4、计算实际数和预算数之间的差异,并同管理层使用的关键业绩指标进行比价较。5、通过调查实质性分析程序得出的重大差异额是否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6、形成对存货的结论。

125 评论(10)

快乐@天使33

獐子岛财务造假的过程如下:

证监会定性是“寅吃卯粮”。中国成语里的意思是: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挪用了以后的收入。

16年的净利润,7600万。17年净利润,亏损亿。造假的就是这两年,手法非常隐蔽。利润调节,既不靠货币资金并游、也不靠大量的贷款,主要靠存货。

这种造假相比康美和康得新,更难以察觉。在东窗事发前,几乎没有大的预兆。所以,我们一般都不会去投资养殖和种植的企业。这种类型的企业,由于经营属性的特殊,它的存货不像消费品、白酒、医药,它自身无法清晰的盘点。

比如山上的药材怎么盘点。又比如獐子岛的扇贝都在海底,审计人员难道穿个潜水服下海?这种经营模式,容易滋生造假,投资者与其下注它会不会造假,还不如敬而远之。

怎么看造假

根据证监会的结论,我们来做事后诸葛亮。对于净利润的调节,最重要的是两个因素,营业收入和卖巧营业成本。正常情况下,两者应该是存在一定的比例。但是,如果说某些年份,偶尔出现不对称的比列,也不能就判定为造假。还需要看当时的行业情况。

比如说,中蔽键今年的煤炭和钢铁价格大涨。与之对应的水泥和家电,成本端就受会到挤压,表现出的现象就是营业成本的涨幅远大于营业收入。

24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