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8

余文文214
首页 > 审计师 > 康得新案件审计师是否具有责任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杭椒牛柳

已采纳

1、审计走过场。连续几年造假会计师事务所都没能发现。2、监管缺失。各级证监机关不作为。3、企业造假横行。造假成本低,收益高。4、股民缺乏安全感。康得新曾经千亿市值高科技白马股都能造假爆雷。5、高管没有诚信。康得新原董事长钟玉讲情怀欺骗股民。6、质押风险高。康得集团持有的康得新股票几乎都质押了出去。

康得新案件审计师是否具有责任

170 评论(8)

喊姐姐~给糖吃

说明我国的法制建设速度赶不上经济发展的变化,需要加快立法进程了!康得新实控人独揽公司大权,一众董监高和某某银行配合实控人偷偷转移公司资产。审计机构草率办事,才有了今天的东窗事发。事发后,对大股东处90万元罚款,对公司60万元罚款加退市。大股东通过公司合法和非法收入至少有几十个亿,你罚他90万无异于给他挠痒痒。而中小股民呢?一个月几千块钱的收入,看中的是康得新的市场前景,把全部收入投进去,为的是为自己增加点财产性收入,结果一个退市,被活埋。这种处罚显然不合理。如果把康得新近几年因实控人造假多出的财务费用减掉,造假的税费重算,应该是有一定盈利能力的。如果康得新不退,中小投资者保护起来,而把犯罪分子全部都罚的倾家荡产牢底坐穿,那么A股很少有公司敢以圈钱为目的IPO,深大通打人的事件也不会有,金额服务实体的功能得以实现,更有利于我国经济腾飞了。

279 评论(14)

小小织女星

撰稿|浑水调研研究员 申不怵

证监会一纸处罚决定事前告知书,坐实了康得新的重大财务造假,证监会给康得新的评价是:持续时间长、涉案金额巨大、手段极其恶劣、违法情节特别严重。

在时间跨度如此之长、金额如此之大的造假中,作为康得新年报审计机构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瑞华”)为何全程“隐身”呢?

故意放水还是能力不行?

康得新2010年7月16日在深交所上市。2012年8月24日,康得新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由深圳鹏城变更为国富浩华;2013年5月31日,中瑞岳华与国富浩华合并为“瑞华会计师事务所”。

2012年至今,康得新的年报均由瑞华审计,年报设计费用由最初两年的190万/年,上升到的210万/年。在康得新出现财务造假的四年里,瑞华一共领取了840万审计报酬。

康得新2015年至2018年的连续四份年报中,瑞华对2015年、2016年、2017年报均出具了“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只有2018年报出具的是“无法表示意见”,而此时康得新已经深陷危机,外界对公司的财务造假质疑已经此起彼伏,瑞华才终于没敢继续给康得新背书。

根据证监会的认定,康得新2015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通过虚构销售业务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并通过虚构采购、生产、研发费用、产品运输费用方式虚增营业成本、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等方式,在2015年至2018年的年报中分别虚增利润亿、亿、亿、亿,合计虚增达亿。

除了虚增利润外,康得新 2014年到2018年年度报告,还存在未披露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关联交易、未披露为控股股东提供关联担保、未如实披露募集资金使用等情况。

如此大规模的财务造假,审计机构竟然多年都毫无察觉,到底是自己能力不行?还是故意放水?

审计大户却频频踩雷

作为国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瑞华在A股的业务承揽量非常可观,以2018年年报审计为例,其服务上市公司达到321家,仅次于立信和天健,稳居审计机构前三。

不过,最近几年,瑞华的项目却频频出事,受到多次监管处罚。

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1月4日,证监会公布了对瑞华出具含有虚假记载的审计报告行为的处罚决定书。

决定书显示,瑞华所在对华泽钴镍2013年度、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出具了存在虚假记载的审计报告,证监会依法对其没收业务收入130万元,并处以390万元的罚款。

更早之前,2016年12月6日,瑞华在提供键桥通讯2012年年报审计服务的过程中未勤勉尽责,被责令整改。

2017年1月6日,瑞华在审计亚太实业2013年年度财务报表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再被证监会处罚。

因被证监会两次处罚,2017年2月22日,财政部、证监会发布通知称,瑞华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为了维护 社会 公众利益和资本市场秩序,财政部、证监会决定,责令该所自收到第二次行政处罚之日起暂停承接新的证券业务。自第二次行政处罚之日起,应根据向财政部、证监会提交的书面整改计划,于2个月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2017年2月28日,广东证监局再向瑞华开出罚单。2013年,勤上光电与其控股股东勤上集团之间发生涉及资金往来的多笔关联交易,但未依法予以披露,并使用虚拟账户对上述交易进行财务处理。瑞华作为勤上光电2013年年报的审计机构,未勤勉尽责,没有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审计,未能发现勤上光电与勤上集团之间的上述关联交易。

2017年3月13日,作为振隆特产IPO审计机构,瑞华对振隆特产2012年、2013年及2014年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瑞华在审计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其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另外,瑞华还曾遭银行间市场公开谴责,并接到过股转公司的警示。

瑞华这次会有什么下场?

在证监会此次关于康得新的通报中,并没有提到瑞华,不过审计的项目出现问题,审计机构要想摆脱干系想必也不容易。

最近的资本市场,“康”字辈声名鹊起。除康得新,就是康美药业了,前者行政处罚已经事先告知,后者还处于被立案调查期间。作为康美药业多年的审计机构,正中珠江也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在被立案调查之后,就有上市公司宣布变更审计机构,其中全通教育5月30日公告,因正中珠江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且尚未结案,为更好地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经公司审慎研究及双方友好协商,公司决定更换重大资产重组聘请的审计机构。

多家排队科创板的公司也受到影响,5月24日,科创板受理企业科前生物、联瑞新材、利元亨3家由正中珠江担任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申请进度都变更为“中止”。

与前述多次被处罚的事情相比,此次康得新事件可谓是瑞华摊上的最严重的案件,等待他们的恐怕绝非云淡风轻。

155 评论(14)

小开心文文

证监会、发改委、央行等八家中央单位7月9日联合发布《关于在科创板注册制试点中对相关市场主体加强监管信息共享,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作为首个聚焦特定金融领域信息共享与失信联合惩戒的信用监管文件,《意见》提出了共享的前提,强调了联合的关键作用。 归纳起来,《意见》主要针对两个问题:信用信息怎么用以及违规行为怎样罚。证监会、上交所在履行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审核与作出注册决定等职责时,可依托多个全国性信息平台获得股东、高管、中介机构人员等主要市场主体及相关企业的信用信息,对相关主体信用情况做出全面刻画;一旦上述市场主体及相关责任人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失信信息将在多个平台间推送,并作为日后履行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审核与作出注册决定等职责的重要参考。 《意见》主要惩戒的失信对象,不仅包括法发行主体法定代表人和公司董监高,还包括负有尽职调查责任的中介机构相关负责人。每种责任主体将对应相应的执法部门,相当于一个案件未来将会有多部门同时介入,这样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根除了之前仅对主要负责人处罚的弊端,提高了违规成本,让多方同时受到违规的牵连,迫使各方在从业过程中恪尽职守,断了侥幸之念。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在各国资本市场中都不少见,作为发行主体,上市公司必然承担信息披露的第一位责任,但如被发现有财务造假,中介机构也难逃其咎。2001年安然财务丑闻爆发,为它提供审计及咨询服务的全球第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安达信随即破产,即使安达信表示是安然公司隐瞒了重要信息并一再为自身的声誉辩护,最终还是无力回天。为安达信服务的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中介机构也同样遭受重创。 本月初,爆出连续四年虚增利润119亿元的丑闻康得新宣布停牌,这是我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最大金额造假案。根据交易所规定,康得新已触发退市条件,主要负责人也将从重顶格处罚。作为康得新的审计机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也已被立案调查。很清楚,发行主体虽然在发行过程中有着信息优势,是隐瞒重要信息直接主体,而中介机构失职,未相应尽职调查,也间接促成了违法行为,更不用说一些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在长期的合作中形成了亲密的“友谊”,不仅未尽职尽责,反倒帮助企业违法违规,在利益驱使下违背审计的根本原则了。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股票发行的核心是信息披露,证券发行、交易甚至强制退市,一切都依托于发行人在事前、事中、事后的信息披露。而证券发行及后续的过程中涉及相关机构众多,单一机构监管缺乏效率,联合惩戒机制,不仅对科创板,对我国整个资本市场信息环境,都有巨大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加强监管信息共享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也从整体层面上加强了行政与市场惩戒力度,进一步提高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重点责任人群的失信成本,促使资本市场参与各方诚信经营、履职尽责,提升资本市场效率,保护投资者利益。 (作者系青年经济学者、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13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