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l19880211
从人员的流动性来讲,很多四大出来的员工流向了国内事务所的高层,很自然的将四大的先进审计方法带入了国内事务所。这之中,学习能力强的国内所,可以全部吸纳四大的审计方法;学习能力差的国内所,也能依葫芦画瓢,做的不差。所以,从实地审计这个”狭义“的审计方法上来讲,国内所是在努力追赶四大的,其间的差距不会太大。然而,对于审计来说,控制风险最重要的层面,客户风险管理,国内大所相比四大来说可能差距较小,国内小所的差距就太大太大了。造成如此差距的原因很明显。因为国内所吸纳的并不是四大的高层,而是属于一般的经理级别或高级经理级别。这个级别的审计人员,其实地审计能力很强,但对客户风险管理的经验并不足。在四大,客户风险管理是一整套体系,并且至少合伙人及以上级别才会经常接触到和真正理解到。而在四大做到合伙人级别跳去国内所的案例很少很少,由此造成国内所学习实地审计很强,对客户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情况。
lily完美lily
内资所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全中国只有四家“四大”,但有七千多家内资所。内资所与内资所之间的差异,远大于某些内资所与四大的差异。大型内资所与四大的差异并不在“思路”上,而在细节上。Procedure当然各有不同,但只能说是判断、及判断的运用上有差别,而不是整体思路上有差别。事实上所谓审计思路是被GAS匡定的,没有什么发挥余地。但决定“思路”的执行效果的,是很多细节,而能在多大程度上丰富、完成这些细节,受限于能调配多少项目资源。有了资源才有可能去执行思路,没有资源就只能在执行层面妥协。很大一部分小型内资所谈不上任何审计思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wendyhuihui
从概念分析来看,审计师算是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其中一项细分点,没有注册会计师那么宽泛的专业知识,因此一般做的工作都是审计人员,可以从普通审计人员向高级审计人员发展。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审计服务的收入比例正在迅速下降,风险控制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的收入比重增加,CPA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宽,也更容易适应四大审计的发展趋势。因此传统审计师的就业竞争力相对比注册会计师低。因此不管是去四大就业也好,还是去别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好,都需要了解证书和职业发展的相关性。了解自己对于职业的需求,以及对职业的未来预测,才能做到更好更理性的选择自己需要的证书。
兔宝宝装饰
先看企业报表吧,看看报表中大额的数字都在哪一块,资产还是负债,然后重点关注一下相关科目这部分工作其实是在做审计计划,我也同意在这个过程中领导需要更多的参与,但是作为现场工作的同事,至少应当理解领导们决策的过程和关键判断,从而有针对性(即风险导向)地开展工作。从你的描述看,“大额”和“重点关注”的定义不清晰,让人觉得你并没有真正理解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做。接着就是执行实质性程序比如银行和往来的函证,固定资产盘点,借款利息测算,收入分析测试等等,做完底稿,填完试算表,感觉都只是按着底稿把程序执行完,至今发现的问题都停留在帐项错误上。这部分工作是在执行具体审计程序,我觉得你还是做过不少科目,但是可能并不系统,比如说,固定资产盘点之外,是不是还应该有折旧测试,减值测试等等更加复杂的审计程序呢?我觉得“按着底稿把程序执行完”是所有审计师都可能犯的错误。事实上,我们在做风险导向审计,就是要按照计划和实施阶段发现的风险,逐个设计审计程序加以应对。也就是说,审计的精髓不在于写底稿,而在于识别风险,应对风险,最后才是在底稿中合理反小结一下我觉得你面临的情况应该是审计师普遍存在的,无论四大或者其他事务所,情况都差不多,大家的专业素养实质上差异不大。要想达到较高的执业水准,我们审计师都应该时时思考,学习,了解客户的业务,以会计审计税法等专业知识作为辅助,建立自己的方法论,才有可能超越“套路”或者说是“形式”,达到更接近“方法”或者说“实质”的水平。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