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1

Oo棉花糖小鱼o0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产生的原因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会舞蹈的兔子

已采纳

审计是如何产生的

审计师产生的原因

109 评论(11)

香蕉2015

一般来说,因为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造成所有者对经营成果的不确定,需要由第三方来确定经营成果,才产生了外部审计。

256 评论(10)

疯哥觅食

问题一:审计产生的原因是?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指受托者即财产的经营管理者接受财产所有者的委托,代其行使经营管理权,并通过法则、合同、组织原则等手段所形成的责权利相结合的责任关系。 2.经济监督导致审计行为发生。 当财产的所有者将其财产委托他人代管或代为经营时,委托者出于对其财产的安全与完整的关心,需要经常对受托者进行经济监督。由于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受托人很难亲自对具体业务执行经济监督,于是便产生了审计意识,设置专职机构和人员代其行使审计监督权。 问题二: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 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股份制企业发展的结果。 股份制企业发行股票,投资者需要第三方的专业机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产管理有一个公平的评价。股份制企业需要对股东有一个证明性的交代。 问题三: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股份制制度的形成 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领导的组织模式 公司治理是无法外包的 问题四: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b、股份制制偿的形成 d、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领导的组织模式 d、公司治理是无法外包的 问题五:审计责任的形成原因 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形成原因涉及诸多方面,但其主要方面具体表现如下:1.会计目标的多元化,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国家税收征管等对会计信息的不同要求,使得会计处理不得不在这几种要求之间予以平衡,从而增加了对会计信息解释的可争议性。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信息处理的复杂化以及不同阶层理解冲突的增加,必然导致审计风险。2.市场运行机制不合理,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首先,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畸形,国有股东缺位,或者一股独大的现象比较普遍,“内部人控制”现象非常严重。加之由被审计者委托审计,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无疑会受到被审计者的影响,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迁就、默许被审计者造假,几乎成为一种“理性选择”。其次,不具备条件的国企转化上市及地方 *** 的不当干预,同样会加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3.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性增加了审计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的决策作用变得非常重要,一项小小的错误会计信息,可能会导致整个社会资金几万、几十万,甚至几个亿的错误流向。正是由于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性日益突出,一产生不应出现的经济后果性,或者鉴定会计信息与使用会计信息的双方对这种经济后果性产生不同看法时,必将带来法律上的冲突。因此,会计信息经济后果性的增大,也会引起相关的审计责任问题。4.公众期望过高,是注册会计师遭遇审计诉讼的主要原因。社会公众对独立审计作用的理解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结果及业界自身对审计业绩看法之间存在着差异,即审计期望差异。由于受审计技术和成本的限制,加之现代审计是建立在对内部控制评价基础上的制度基础审计,注册会计师不能指望通过审计查出企业所有的错误和舞弊。但社会公众往往将审计意见视同对会计报表的担保或保证。一旦发现自己因受不准确的会计信息误导而利益受损时,往往就把注册会计师推上被告席。5.会计师事务所体制建设不完善,是注册会计师被追究审计责任的“致命因素”。(1)会计师事务所采用有限责任制的体制,导致了审计责任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几十万元的注册资金承担的却是涉及几个亿、数十亿数额的业务。在这种情况下,事务所的败德成本很低,潜在收益却很高。因此,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方面想方设法“压缩”审计成本,无视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的建设;另一方面为了争取客户,往往不惜降低审计质量,甚至与被审计单位串通作弊,出具虚假报告。有限责任制成了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逃避民事赔偿责任的“防火墙”。(2)注册会计师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没有及时拓展专业知识,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难以适应业务的发展需要。另外,注册会计师缺泛应有的职业谨慎和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不强,审计程序应付了事,甚至利用内幕消息谋取私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源于行业内部的原因,成为注册会计师被追究审计责任的“致命因素 ”。6.注册会计师相关法律条文的矛盾性,导致了审计责任的复杂化。为了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国家先后出台的《刑法》、《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公司法》中,都涉及了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有关的规定。这一系列规定对维护市场运行秩序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立法顺序的先后不同,使得这些现行法律中,涉及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条文存在不少矛盾之处。如专向性立法,它不象刑法那样以犯罪的侵犯客体为线条进行分类规定,会导致追究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时尺度不一致, 不平衡;强调实体法,轻视程序法带来了会计师事务所赔偿程序问题的矛盾;其他一些司法文件的解释所带来的会计师事务所赔偿金问题等等......>> 问题六:审计准则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 审计准则是把审计实务中一般认为公正妥善的惯例加以概括归纳而形成的原则。它虽不具备法令的强制力,但审计人员从事审计时必须遵循。 1.我国 *** 审计的起源,基于西周的宰夫。 2.秦汉时期是我国的确立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全国审计机构与监察机构相结合,经济法制与审计监督制度相统一的审计模式)。二是“上计”(皇帝亲自参加听取和审核各地方官吏的财政会计报告,以决定赏罚的制度)制度日趋完善。三是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 3.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时期。隋开创了一代新制,设置了比部,隶属于都官或刑部。唐代的比部审查范围极广,项目众多,而且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较高的权威性。宋代专门设置“审计司”,是为我国“审计”的正式命名,从此,“审计”一词便成为财政监督的专用名词,对后世中外审计建制具有深远的影响。 4.元代取消比部,户部兼管会计报告的审核,独立的审计机构即告消亡。明清设置都察院,但其行使审计职能,却具有一揽子性质。 5.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在国务院下设审计处,1914年北洋 *** 改为审计院,同年颁布了《审计法》。 *** *** 根据 孙中山先生五权分立的理论,在监察院下设审计部,各省(市)设审计处,分别对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财政和财务场支实行审计监督。 *** *** 也于1928年颁布过《审计法》和实施细则,次年还颁布了《审计组织法》,审计人员有审计、协审、稽察等职称。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民间审计应运而生。1918年9月,北洋 *** 农商部颁布了《会计师章程》,标志着我国民间审计的诞生。自20年代以后,在一些大城市中相继成立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如:谢霖创办的正则会计师事务所(1921年,北京),徐永柞创办的徐永柞会计师事务所(1927年,上海)。1925年3 月,我国最早的民间审计职业组织――上海会计师公会成立。 6.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没有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对看、企业的财税监督和货币管理,是通过不定期的会计检查进行的。1983年9月成立了我国国家审计的最高机关――审计署,在县以上各级人民 *** 设置各级审计机关。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1988年1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199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实施,从法律上进一步确立了 *** 审计的地位;2000年1月,审计署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2003年5月1日审计署颁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2004年2月,审计署发布《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准则》;2006年2月28日八届人大九次会议通过了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并予以发布实施,为 *** 审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至此,我国已经形成了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体系,审计制度和审计工作进入了振兴时期。 问题七:审计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规避法律责任? 5分 广义的审计法律责任,是指与审计有关的各种法律责任的总称。审计责任原来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随著国家法律环境的完备和审计业务的发展,逐渐得以法律化,即成为法律责任。 我国审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一是违反审计法的法律责任;二是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法律责任。这两类违法行为的主体主要是被审计单位以及直接责任鼎员。 审计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包括 1、被审计单位的错误、舞弊、违法行为。 2、审计机构和人员违约、过错或过失。 3、其他方面:比如公认会计准则本身的缺陷,审计报告的表达方式,审计期望差 规避审计法律责任,可考虑从几个方面着手: (1) 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和专业标准要求,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 (2) 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 (3) 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 (4) 确立《独立审计准则》在司法实践中的权威。 (5) 提高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管理水平。 (6) 补充、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及协调法律之间的矛盾。 问题八:独立审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急急急 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您所说的独立审计也叫外部审计,即拥有资金的所有者不善经营不能很好的运营自己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所选择的管理人员叫做管理层即负责企业的管理与经营,也就是为所有者打工,但毕竟是二者之间没有充足的信任关系,所有者为保障自己的利益对于管理者的经营状况想真实的了解即委托事务所进行审计,这也就是独立审计的由来,独立审计对全体股东负责。个人见解供参考 问题九: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正在迅速壮大。企业上市后可以获得巨大的好处,如提升公司形象,筹得大量资金,股东个人财产暴增等,使得很多IPO企业不择手段想要上市,实现其“圈钱”的目的。所以近年来,IPO企业欺诈上市的例子越来越多,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遭遇诉讼的例子也越来越多。很多IPO企业欺诈上市后,迅速“变脸”,业绩下滑,甚至在上市首日便出现了“破发”现象。据统计,2010年有349家企业上市,其中有26家在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占比%;2011年有282家企业上市,其中有77家在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占比%;2012年有78家企业上市,其中有16家在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占比%,以上数据颇为惊人。自2012年之后,中国的IPO便迎来了一年多的暂停,直至2014年才再度启动。不难想象,这些首日破发的新股中不乏欺诈上市的企业。 本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IPO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结合IPO自身特点分别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其他审计环境三个角度对IPO审计风险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对IPO审计风险的防范建议,分别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其他审计环境三个角度进行剖析;第三部分是通过一个综合案例验证前文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第四部分是对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概括。 总之,我国IPO审计风险是由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降低IPO审计风险也不能仅仅依赖于审计主体,还需要 *** 、中注协、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和IPO企业本身通力合作,才能打造一个低风险的IPO审计市场。 问题十:什么是审计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 两权分离或管理者内部的分权制度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经济基础

344 评论(10)

出走的熊猫

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客观、独立、公正的特征,这种特征一方面保证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鉴证职能,另一方面也使其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权威性。

财务报表审计:是注册会计师的传统核心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1.审计的用户: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

2.审计的目的: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即以合理保证的方式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而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14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