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2

黑眼圈砸死你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中级第一章内容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anrongdong

已采纳

【考纲要求】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学基础 一、概论 【审计师资格考试要求】 (一) 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 1. 掌握总供给与总需求 2.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及其相互关系 3. 掌握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支出法和生产法 4. 了解储蓄与投资恒等式 (二) 宏观经济政策 掌握宏观经济政策:财政、货币、收入、产业政策 (三)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货币、收入、产业政策目标 【内容】: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开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2.新古典学派——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3. 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 ——1936年,凯恩斯的《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论证了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以及实行国家干预的必要。 4.新古典综合学派——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5.新自由主义学派——反对国家干预背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西方出现“ 滞胀 ”——经济增长停滞(产出不变)、存在大量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同时上升)。 【例题1·多项选择题】西方国家出现的“滞胀”,指的是几种经济现象并存,它们是()。 A.经济增长停滞B.外汇收支停滞 C.产业结构失衡D.通货膨胀 E.存在大量失业   『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滞胀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存在大量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研究对象—— 社会总体 的经济行为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个体(家庭、企业) 的经济行为         2)总体经济行为≠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 由于总体经济活动中的个体经济活动相互影响,对微观经济是正确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正确。 2.研究内容 短期经济周期波动中的 失业和通货膨胀 问题 长期 经济增长 问题 1)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和价格水平如何变动2)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国内生产总值和价格水平3)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动及其原因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例题2·多项选择题】(2012)下列各项中,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的有()。A.就业B.通货膨胀C.财政政策D.企业利润E.国内生产总值   『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D项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二、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一)市场失灵概述1.市场失灵(市场失败):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不能有效配置资源。2.市场失灵的原因1)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2)宏观经济失衡、收入分配不公、经济秩序失范。3.克服市场失灵的途径——政府干预 【例题3·单项选择题】(2012初)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被称为()。A.市场混乱 B.市场失灵C.市场失控 D.市场无序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即存在市场失灵。【例题4·单项选择题】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认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是万能的B.政府是管理机构C.存在市场失灵D.“自动稳定器”无用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认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市场失灵。【例题5·多项选择题】市场失灵情况包括()。A.公共物品B.外部影响C.完全竞争D.不完全信息E.寡头竞争   『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以及宏观经济失衡、收入分配不公、经济秩序失范等。(二)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的基本属性(区分公共、私人物品的标志)—— 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 1)非竞争性:公共物品产出后,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例如,某个人收听广播并不影响他人收听广播。 2)非排他性:只要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例如,某个人无法阻止他人去同时收听广播。 【例题6·多项选择题】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争性,下列物品中属于公共物品的有()。A.国防B.道路C.汽车D.广播电视E.电视机   『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汽车和电视机具有排他性,不属于公共物品。【例题7·单项选择题】下列属于私人物品的是()。A.警察B.灯塔C.国防D.电视机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ABC均属于公共物品。2.市场失灵表现 1)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消费,生产者也就不愿意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 2)单纯依靠市场调节,由私人部门生产公共物品的数量不能使其产量达到合理的水平,往往使公共物品的产量低于所需要的数量。 3.政府干预方式 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问题不能由市场上的个体决策(个人或企业)来解决,必须主要 由政府来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 (三)外部性 1.外部性 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外在效应、溢出效应。 分类定义影响例子 外部经济(正外部性)生产的外部经济对社会产生 有利 影响,但 不能 从市场上获得经济报酬1.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2.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企业培训雇员 消费的外部经济家庭对周围环境绿化 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对社会产生 不利 影响,但市场上无人能向其收取相应的费用1.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2.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企业排放污水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吸烟2.外部不经济与政府干预 1)征税和补贴 ① 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 ,政府 征税 ,其数额应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②造成 外部经济的企业 ,政府给予 补贴 ,使该企业的私人利益等于社会利益。 2)企业合并:将外部经济的企业与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 3)明确产权。 4)政府直接管制:如污染严重的企业直接关停并转。 【例题8·单项选择题】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烟并造成他人被动吸烟,经济学家称这种经济活动为()。A.公共产品 B.外部不经济C.不完全竞争 D.不完全信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的危害。公共场所吸烟会给其他人带来危害,因此是外部不经济。【例题9·多项选择题】某企业排放污水造成环境污染,并使农业减产,这时该企业的()。A.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B.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C.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D.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E.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这种现象属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四)不完全竞争 1.市场机制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假定是 市场是完全竞争 ,即不存在各种形式的垄断。 2.不完全竞争:市场竞争不充分,至少存在一个足以 影响市场价格 的生产者或消费者。 3.不完全竞争的主要表现: 市场垄断 4.政府干预手段:配给、价格控制、税收、补贴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国有化 政府管制经济管制政府对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产量、市场进入和退出条件、特殊行业的服务标准的控制等 社会管制保护环境以及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反托拉斯法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例题10·单项选择题】(2012初)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假定是()A.市场完全竞争B.收入分配公平 C.外部不经济D.外部经济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市场机制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假定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不存在各种形式的垄断。【例题11·多项选择题】不完全竞争是市场失灵的一种形式,政府干预不完全竞争的方法有()。A.政府管制B.价格控制C.实行企业合并D.规定财产权E.实施反垄断法   『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措施包括政府管制、反托拉斯法、配给、价格控制、税收、补贴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国有化等。(五)不完全信息 1.不完全信息的影响 由于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受到信息来源缺失的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决策难免会发生错误,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2.不完全信息导致市场失灵表现 1) 逆向选择 :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消费者无法对每一商品的质量进行准确判断,只能对商品的“平均质量”做出估计,并以此作为付费的依据,高于平均质量的商品由于消费者付费低不能满足其对价值实现的要求,则会退出市场。 2) 道德风险 :在交易或合约关系形成后,由于甲(乙)方的行为难以被乙(甲)方所察知,则甲(乙)方有可能做出损害乙(甲)方而从中渔利的选择,例如违背合同、不守诺言等。3.政府干预方式——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 增加市场的“透明度”,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得到充分和正确的信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例题12·单项选择题】(2012)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差的商品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的现象被称为()。A.正向激励 B.道德风险C.逆向选择 D.不完全竞争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例题13·多项选择题】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A.生产的外部不经济B.消费的外部不经济C.逆向选择D.道德风险E.政府管制   『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三、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阶段 1.“ 夜警 政府”阶段:崇尚市场机制,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政府作用范围小。 2.“ 全能 政府”阶段:市场失灵导致政府干预,政府作用范围广。 3.“ 有效 政府”阶段:市场机制作用是基础,政府只有在市场失灵产生时才进行干预和矫正。

审计师中级第一章内容

255 评论(9)

蔓陀花主

中级审计师考计算机审计,计算机审计部分比初级多考电子数据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具体考试范围请看考试大纲。

332 评论(12)

来去匆匆的我

中级审计师各章节分值如下:

1、2019年中级审计师考试《审计专业相关知识》主要章节:

第二部分第三章 投资决策管理;第三部分第二章流动资产;第三章非流动资产;第六章收入、费用及利润;第四部分第八章税法。

2、2019年中级审计师考试《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分值占比:

上述几章加起来占35%,其他章节占65%。

中级审计师难度

中级审计师考试难度不大,每年通过的人数也比较多。根据绝大部分考生反映来看,中级审计师考试采用和初级审计师同一套考试大纲。根据对初、中级审计人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不同要求,两个考试科目各部分内容分为初、中级资格共同考试内容和中级资格单独考试内容。

如果考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的话,可以选择自己进行复习备考,在官网购买教材,然后查询考试大纲,如果考生备考时间不足或者自己没有什么信心的话,可以选择报个培训班进行考前培训,增加考试通过率。

中级审计师考试科目题型设置及分值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和”审计理论与实务”科目考试将取消混合选择题和判断题,仅设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综合分析题(或案例分析题) ,总题量与往年相当。满分100分,合格标准60分。

1.单项选择题,共30道,每道1分,从四项备选答案中选出-项正确的。

2.多项选择题, 共20道,每道2分 ,从五项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项正确的,全部.选对得满分,在无多选、错选的情况下,选对一-项得分。

286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