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29

jiyilianghq
首页 > 审计师 > 顺丰审计师哪家最强大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音为爱899

已采纳

中国快递发展至今,民营快递始终都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尤其是在2009年获得了正式的法律地位与认可后,更是一路高歌,成为中国快递市场的主力担当。

具体到民营快递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野蛮生长,到后来的百家争鸣,再到现在的巨头并立,有两股代表性的势力始终存在且对峙至今:

一股是起于华南(深圳)的顺丰;

一股是起于华东(浙江和上海)的四通一达。

快递人都知道,“四通一达”不是一家企业,而是一个圈子。这个圈子包括了五家快递:申通、圆通、中通、汇通(百世)、韵达。人们之所以习惯将其统称为“四通一达”,有两大原因:一是五家快递的创始人均来自浙江桐庐,在创业的起步阶段互相之间有着扯不清的关系;二是这五家快递的业务模式、组网运营以及市场定位和产品设计等非常类似,没有本质区别。

比如一个最为通俗的认知:顺丰主打高端商务件和时效件;四通一达聚焦中低端的电商件。

这种认知在快递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确实带来了一定好处,有利于市场分层。但是,随着这几家快递成长为行业巨头,先后登陆资本市场,尤其是快递增量放缓,大家开始进入到存量之争的时候,情况开始变得不一样。

最新数据显示,顺丰+四通一达,6家企业目前共占据了国内快递超80%的市场份额,堪称绝对的第一军团 。对外,第一军团构建起的规模、资本、技术等护城河已经足够强大和抵御外来者入侵;但对内,军团各成员之间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事实上,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以顺丰和通达为代表的中国快递第一军团,就开始加速分化。

从汇通正式从“百世汇通”这个过渡期名字更改为现在的百世快递,力求淡化桐庐印象开始,老“四通一达”阵营中的五家快递或明或暗都在做着同一个尝试和 探索 ——如何才能让自己从这个圈层中脱颖而出?

这种“脱颖而出”除了摆脱同质化的竞争,更多的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的锻造。

3月17日,中通快递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及全年业绩。看了中通的刚交出的这份年度成绩单,老鬼的朋友安德华说:

中通已经率先“破圈”,与同阵营的几个对手之间的差距也越拉越大,领先优势不但明显,而且趋于稳固。

对于这个评价,安德华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1.规模效应下的成本管控和产能储备

财报摘要显示, 中通快递2019年继续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全年完成业务量亿件,同比增长,超出行业平均增速个百分点。市场份额增至,较去年扩大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超出市场预期。

从“第一军团”各成员的市占率来看,中通的领先优势已经很突出。 极致规模效应的背后,是出色的成本管控和产能建设 。财报显示:

2019全年,中通单票分拨成本为元/票,同比下降4分;单票运输成本下降了6分,为元/票。

分拨成本 持续下降的背后是自动化应用与合理用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中通全网共计有265套大/小件自动分拣设备投入使用,对比上年同期仅有120套。自动化水平提升了一倍还要多。

同时,分拨中心用工更加合理,人力资源配置规划前置有效地控制了旺季新增临时工的占比。分拨中心平均员工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远低于业务量的增速。

运输成本 优化的手段并不稀奇,主要受益于自有车队规模的持续扩大。数据显示,中通快递的长途货运卡车数量逾7350辆,其中自有车辆数量逾6450辆。6450辆自有车辆中,超过4650辆为车身长约15至17米的高运力牵引车。

正是有了这个多年积累的优势,中通在路由转运方面才得以进行更多有益的尝试。比如,中通快递集团董事长 赖梅松 在解读2019年财报时明确指出:

“我们不断优化自有车队的结构,资源利用最大化;我们继续深化网络结构的扁平,同时不断尝试‘点对点直链’的新模式,提升转运效益。”

如果说是优秀的成本优化和管控能力主要是立足当下,那么中通在产能建设方面的长期投入和战略坚守就是谋划未来。

这些年,中通一直在大手笔建厂、投资设备、布网点…行业内不少人调侃称其为“基建狂魔”。这凸显了中通战略稳、后劲足的特点,也正是在基建方面的超前投入,为中通业务量的持续增长提供可能。

2.资本市场的稳定表现与多方认可

中通成功“破圈”的另一个体现来自资本市场。

受全球疫情以及石油大战的影响,几乎所有国家的股市都处在一种激烈的动荡之中。以中通上市的美股为例,短短一周之内,就出现三次熔断,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灾难性表现。

然而,就是在这种剧烈的、不可测的全球股市动荡和摇摆下,中通快递的股价从2020年开市以来,一直稳定向好。 即使是在三次熔断发生的惨剧之下,中通快递的市值依然保持在200亿美金上下,最高的时候,中通快递市值以一度达到218亿美金。堪比股灾避风港 。

目前,中通快递的市值已经超过韵达、圆通、申通、百世市值总和,仅次于顺丰。

如此表现,也得到多方认可。瑞银此前将对中通的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并于2019年11月21日重申“买入”评级,给出了美元/股的目标价。

另外,有统计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9位投资分析师中,有16位分析师给予中通“买入”评级,另外三位分析师则分别给予了“跑赢大市”、“持有”以及“卖出”评级。

中通2019年财报发布后,花旗也表示,预计中通快递的表现将继续强于同行业,并且相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将增强。尽管业内价格竞争激烈,但中通快递的成本效率将帮助其脱颖而出并保持增长。市场竞争实际上可能有助于中通快递进一步扩大其领先优势,并很快成为明显的胜出者。

3.对抗风险的快速反应与修复能力

在这场全民战疫的大考中,中通无疑给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全面开工22天后,全网产能就恢复8成,日票量超3200万。

此次财报发布会后, 赖梅松 明确表示:

“尽管疫情在短期内给公司经营带来了一定影响,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内需依旧旺盛,行业还会继续保持中高速的增长。我们有信心完成超出行业平均增速15个点的业务量增长目标,并保持市场份额的扩大在2个点以上。”

这份底气绝非盲目,而是对中通组织体系、网络运营以及产能调配的高度自信。正是基于这种自信,在面对疫情这只“黑天鹅”的时候,中通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战略调整,并快速给出一系列应对举措。

四通一达都是加盟制,但彼此之间也各有不同。中通采取的是加盟商持股模式,捆绑了员工、加盟商与总部的利益,形成利益共同体。对此,老鬼的机构好友量子咨询曾有过一个形象的描述:

中通的联邦制类似于动车,每一个网点类似于动车的每一节车厢都在发力;其他品牌快递的加盟模式更像绿皮火车,需要总公司的火车头带动,一但总公司决策失误,加盟模式就会失去自主动能。

正是这种交叉持股的联邦式商业模式直接提高了中通全网的竞争力和凝聚力。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这种短时间内的自我应对和修复能力带来的优势更为明显。

中通率先“破圈”的同时,第一军团中的另一个重量级玩家——顺丰,也在加快突围的步伐。

顺丰突围的关键,是逐年被压缩的市场份额。

早在中通发布2019全年业绩之前,2月24日晚间,顺丰同时发布未经审计的2019年度业绩快报和2020年1月快递服务业务经营简报。数据显示:

顺丰在2019年以亿元率先突破千亿营收,尽管受到春节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顺丰在2020年1月依然保持稳定增速,实现营收(含供应链业务)亿元,同比增长;业务量达到亿票,同比增加。

一个可对比的结果是,在全行业1月份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双双同比下降的情况下,顺丰显示了极大韧性。 这种“韧性”的背后,是顺丰在电商件市场的再次突袭和成功突围。

2019年5月,顺丰正式上线特惠专配,以此来匹配电商件的需求。自此之后,顺丰的单月业务件量就持续攀升——

6月份业务量同比增长超过15%,7月超过20%,8月超过30%,10月同比增长接近50%,从11月至2020年1月,单月业务件量均达到5亿票以上。其中1月份在全国快递市场的市占率更是达到了。

顺丰强攻电商市场的下沉策略收效明显。

基于2019年的表现,2020年的顺丰势必会争取更大市场份额——双产品体系,双网运行,时效件和电商件并行推进。

问题 来了:顺丰如何落地“双产品”?

一是稳定分网 。在国内快递企业中,顺丰是产品分层做得最好的。不过,这些分层产品此前都是在同一张网内单网运行。

2020年,顺丰“双产品”将在时效网和特惠网双网运行。只要顺丰能依托自身强大的 科技 力量,稳定分网,“双产品”落地就成功了一大半。

二是稳定分层 。双网运行后,顺丰依然要继续巩固此前在产品分层上的优势,明确什么层次的产品归到哪一个网络,为市场营销人员和快递小哥开拓市场提供充足的弹药。

无论客户提出什么需求,他们都能拿出对应的产品。要时效,就选时效网;要性价比,就选特惠网。总有一款适合你。

三是稳定分区 。双网运行后,顺丰要对不同区域做出市场判断,做到有的放矢。商务件区域侧重时效网,电商件区域侧重特惠网,业务量“粮仓”区域“双网齐下”。

不难看出,顺丰双网运行既是产品的分层,也可以视为网络垂直层面的改革,必须要与水平层面的分区有效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2020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老鬼按照惯例与相关分析机构进行了一次闭门交流。在谈及今年的市场格局走势时,虽然正值疫情肆虐,但老鬼依然认为:

2020年将是快递行业价格战的“拐点”之年。在这个过程中,行业的“马太效应”会越发明显,集中度越来越高。一方面,中小快递加速出清或者被收购;另一方面,快递行业也将从龙头向寡头进行演变。

过去两年的市场表现已经印证,龙头企业的领先优势已经很明显且趋于稳固,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决策层,还是执行层,其中也包括基层和一线网点的人,气势都上来了,有条件继续拉大领先优势,市占率超20%的寡头很有可能就在今年出现。

实际上,中通率先破圈、顺丰加速突围已经释放出了足够多的信号。你觉得呢?

顺丰审计师哪家最强大

334 评论(9)

栗子酱89

优秀审计师需要具备的五大特质

审计是技术活儿,也是体力活儿。审计师既要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又要运用正确的审计技能,执行缜密的审计程序。面对不断更新的行业规范和不断提高的客户预期,审计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预算内完成更多的工作。出于压力,审计师往往陷入这样的怪圈,即“完成审查核对表”就误以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审计工作,且给出了正确的审计意见。其实“完成审查核对表”仅是成功执行审计项目的基础,要想做好,需要的远远不止于此。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优秀审计师需要具备的五大特质,欢迎阅读。

1、审计专业性和职业素养

选择了审计行业,就意味着需要终生学习。事务所每年都会为审计师安排固定时长的培训,教授新的审计技巧和学习最新的审计规范及行业动态。比如今年的会计准则对审计有何影响?经济低迷下,各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如何等等。

审计师必须时刻保持职业道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以便能察觉相关的不合规现象。审计专业性和职业道德是成功执行审计的基本条件。

(关于细节的决定成败的例子请见>> 6个例子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审计师)

2、全局观念

从全局着眼,在审计计划阶段非常重要,能帮助审计师了解客户的情况及所属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评估客户的业务发展。通常的审计手段是“审计核查表”的方法。此种方法的弊端是审计师需要向客户问大量的问题,审计师往往专注于问询完所有的问题,而不去想答案的深层意义,从而掩盖了大局。好的审计师,只问最有针对性的问题,将主要精力放在大局的把控中。

3、人际能力和沟通能力

审计绝不仅仅是查账这么简单,需要有很强的人际交往,沟通协调能力。好多情况下,客户并不喜欢审计,因为谁也不喜欢被别人审查和监视的感觉。而且,在审计中,客户需要为审计准备许多资料。因此为了保证审计的顺畅和有效,审计师需要让客户觉得轻松自在。审计师要尊重客户,毕竟客户支付审计费,正所谓顾客是上帝嘛。超高的沟通能力能够使审计师与员工、经理、合伙人和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在邮件替代了面对面交流的时代,成为一名高效的.沟通者显得尤其重要。审计不是一个人的工作,亟需团队协作,确保大家劲往一处用。

4、决断能力

审计证据收集好后,审计师需要做出决定,筛选最相关信息。这种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期尤为挑战。做出的大部分决定时,审计师都会经历挣扎的过程,衡量信息的相关度。有时经过筛选,发现可能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审计意见。这样就会导致审计进程一拖再拖。因此决断力在审计中至关重要,客户也希望他们的审计强大而高效。

5、眼界和直觉

审计经验的积累对于审计师而言,是一笔巨大财富。审计经验越多,对于审计技巧的运用越娴熟,同时积累的行业知识也更深入,有助于分析客户在行业的发展,开阔眼界,培养对某行业审计的灵敏度。好的审计师,能通过积累的审计技巧和行业知识,较快的掌握客户业务情况,并发现当期的问题。他们对客户关于审计问题的回复也不会照单全收,而是深入发掘,得出结论。由审计经验积累而来的眼界和直觉,是成功审计的必备特质。

246 评论(11)

nellie0223

顺丰一直是中国快递市场的领头羊。随着市场的发展,顺丰近期宣布一季度出现亏损。顺丰控股发布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亏损亿元,同比减少209%。同时,顺丰控股公告称,由于个人原因,财务总监吴伟霆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财务总监、副总经理职务。顺丰的亏损意味着业务在下滑,成本太高。事实上,快递业务利润丰厚,亏损的原因是投资范围大和盲目扩张。有60多架飞机,投资巨大。

顺丰此次的巨额亏损主要是由于运营成本大幅增长40%,高达395亿,比营收少30亿左右。成本增加的原因是公司增加新业务投资和产能建设的综合影响。在顺丰控股召开的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顺丰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伟曾就亏损导致股价下跌向投资者致歉,并坦言管理失职。类似的问题不会再次出现。

顺丰控股报元/股,市值亿元。2700多亿元的市值蒸发。我们不必担心如果SF在第一季度损失了那么多钱该怎么办。事实上,顺丰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虽然我在第一季度损失了很多,但实际上更多的是由于市场投资。随着市场的逐步好转和变化,我们不会投入那么多资金,一季度的变化也不会有这么大的问题。

电子商务业务可能拖累顺丰整体业绩,造成经营压力。在4月初的一次投资者交流会上,王伟回答说,企业利用边际成本孵化电子商务业务。目前,顺丰仍有运营资源的空间。如果短期的利润压力可以换成长期的竞争力,就会有机会。为了让顺丰成为市场不可或缺的选择,我愿意降低未来1-2年的利润率预期。顺丰非常重视她。她薪酬为445万元,在顺丰高管中排名第二,仅比副总经理李胜少8万元。顺丰作为一家实力如此雄厚的公司,相信很快就会扭亏为盈,所以谁也不应该离开。

85 评论(8)

童心惠敏

微博突然空降热搜说顺丰因为季度亏损近10亿,所以顺丰财务总监卸任。因此我实际了解了一下这位顺丰财务总监伍玮婷的阅历。在了解她的过程中发现她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一个人。对于他的毕业学校也没有公开,他跳槽的次数是很少的,并没有想象中的说一步一跳的那种做法。

1995年到2014年之间,他都在四大中的毕马威事务所任职,在2014年以后,他的工作重心则放在了快递行业。这时候他在顺丰的总部泰森控股有限公司工作,职位是董事长兼财务。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一个财务总监辞职的消息会引爆很多舆论,这是因为这位财务总监传说中的收入甚至比王卫还要高出4倍不止。所以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会突然辞退这位财务总监?我们看看在顺丰任职的这几年中,他作为财务总监主要帮公司做过哪些事情吧。首先作为财务总监,他本身的能力是非常过硬的。作为我国通过人数很少的注册会计师。伍玮婷的工作能力相当的强。

有些人会觉得财务总监只是管理账本而已,实际对公司好像并没有什么用处,真的是这样子吗?当我们深入了解财务总监的工作内容得到重要性之后,就会发现财务总监对于公司整体运作的把握以及公司投资的精准调度是财务总监非常优秀的能力。而吴伟霆在顺丰这段时间也非常平稳,有效的把控着顺丰的财务,使得顺丰在于上市的时候非常的顺利和有序。也许是因为伍玮婷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女人,很多人觉得他好像并没有那么高的作用。但我们观看顺丰的普通招聘,就会发现顺丰的招聘还是非常非常高要求的,而且他年纪轻轻就能任职四大中的毕马威事务所的财务总监。可想而知他的工作能力是非常强的,这也才能吸引顺丰将他挖来公司。

第2点是,胃廷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舆论,是因为很多人都知道伍玮婷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他的工资非常的高。以至于让很多人都羡慕和嫉妒他的工资。但实际看来顺丰并没有辞退他只是掉了,我想对于这么强悍的一个财务工作者来说,短暂的波动并不会打击到他。他以后依然会发光发热,为顺丰创造更大的价值。

由于顺丰在这个季度出现了很大的亏损,而这个亏损对于资本来说一定是需要一定的承担者,来承担这部分的亏损原因的。伍玮婷也许就是这个承担者。毕竟对于市场而言,市场波动其实很大的,如果每一次的市场波动都需要由公司的财务来承担,那也许很多人以后都不愿意学习财务知识了,不愿意承担财务责任了。所以对于此次顺丰对于伍玮婷的调任,其实我觉得也不是非常的合适。但毕竟这是一个公司的运作,并不是一个人的理所当然,所以我还是尊重顺丰公司对于资本的把控吧。

158 评论(8)

不合理存在

帮公司稳定了受益,任职期间工资排名第二。我认为市场竞争本来就很大我个人对此次顺丰的处理方式存有质疑,如果要找一个背锅侠,为什么不把市场部的经理辞职了,只能说顺丰是一个奇葩的企业,辞个人都这么高调。

262 评论(12)

十二季财富

这并不是顺丰财务的问题,因为顺丰的工作太多太累了,财务觉得自己没有精力再做这样的工作了。

18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