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4

柠檬心的颜色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的汇报上级是谁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紫枫2007

已采纳

审计师在审计报告上表达了自己的意见,那么,是谁在看这个审计意见并根据这个审计意见和会计数字来做决策呢?简而言之,谁是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呢?审计是随着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分离而产生的,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就应该是企业所有者了。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这一点是正确的,不管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是如此。除了上市公司的股东是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外,有些公司需要取得银行贷款,银行也会要求一份审计报告。所以,银行也可能是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在国内,另外一个最常要求审计报告的机构是税务局。所以,一般老百姓也经常认为,审计就是税务局的检查。其实,税务局对于审计报告仅仅是要求而已,也就是核对一些数字,并不很看重审计报告,因为税务局征税的基础是根据税法的规定来的,税法上所讲的收入和利润与一般财务会计的收入和利润的口径并不一致。另外,即使向税务局交了审计报告,税务机关仍然有权在几年内自己重新检查这家企业。所以,独立审计和税务局的检查是两回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所有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很多内资企业都要每年向财政、工商、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提交审计报告。这样说来,这些部门都是审计报告的使用者。而每一个政府部门,对于审计报告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按照上面的讨论,在中国,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有很多,每个使用者又都有些权力和有些要求,审计师的婆婆多了,工作就难做一些。你可以在《审计》书上查找到,你也可以在《学霸带你考注会综合》综合辅导书上也可以找到,你若是可以找到更好的辅助材料,你也可以参考你所找到的内容,以上内容做参考使用,谢谢!

审计师的汇报上级是谁

260 评论(9)

吃不胖的妩媚

审计报告预期使用者分为管理层和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预期使用者可能主要是指与财务报表有重要和共同利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注册会计师可能无法识别使用审计报告的所有组织和人员,尤其在各种可能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时。此时,预期使用者主要是指那些与财务报表有重要和共同利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管理层、治理层、公司债权人、证券监管机构、上市公司的投资者等。

147 评论(8)

陌唯言Y

根据审计准则要求,审计报告需要用独立的段落分别界定管理层、治理层及审计师各自对财务报表的责任。管理层对公司经营活动的执行负有管理责任,并最终通过财务报表的形式提交年度考卷。当然,由于考生情况各不相同,除了以标准格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呈现各自表现外,管理层也可以通过财务报表附注的方式将更为个性化的情况展现给投资者,并力争脱颖而出。治理层负责对管理层执行的财务报告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公司遵守与财务报告有关的法律要求,并为股东和财务报表的其他使用者提供有用且有意义的信息。为了帮助治理层更好地监督财务报告过程,上市公司董事会一般常设审计委员会,协助承担与财务报告有关的更具体的责任,例如,监督公司会计政策、财务状况和财务报告程序,选聘合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协调审计师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交流以保证审计师的独立性与审计质量等等。审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就管理层编制的财务报表执行相关的审计工作,并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最终在审计报告中发表独立意见。一般来说,一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从编制到最终的呈现,一般将经历这几个阶段:(1)管理层根据本期的经营状况编制财务报表及其附注;(2)股东或治理层聘请审计师对其进行独立审计;(3)经审计后的财务报表由治理层审批后最终汇报给全体股东。这些主体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职能,并实现制约和平衡。审计报告就像是上市公司年报的“结语”,当投资者翻开一家上市公司的年报时,不妨先查阅一下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站在审计师的“肩膀”上,带着问题去阅读,从而更好地解读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各项指标。

326 评论(8)

山水平川

12月23日,财政部印发《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新审计报告准则)。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报告,是注册会计师与财务报表使用者沟通所审计事项的主要手段,对增强财务信息的可信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发布的12项审计准则,最为核心的1项是新制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该准则要求在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中增设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审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等审计项目的个性化信息。其中,要求注册会计师说明某事项被认定为关键审计事项的原因、针对该事项是如何实施审计工作的。该准则仅适用于上市实体的审计业务。除该准则外,“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与治理层的沟通”、“持续经营”、“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等6项准则属于作出实质性修订的准则。另外5项准则属于为保持审计准则体系的内在一致性而作出相应文字调整的准则,这11项准则中,有的条款是仅对上市实体审计业务的规定,有的条款是对所有被审计单位(包括上市实体和非上市实体)审计业务的规定。来源于网络

328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