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7

angellingabc
首页 > 审计师 > 加强审计师独立性的意义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路要减肥

已采纳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因为审计是一种鉴证业务,要求审计人员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都客观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表意见。如果审计人员不独立,在经济上、人员上等方面依赖于被审计单位,他就很有可能按照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意图出具审计报告,从而不能客观公允地发表专业性意见,就失去了审计存在的基础。所以,审计人员必须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性。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时其专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专业怀疑。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严格保持超然性,不能主观袒护任何一方当事人,尤其不应使自己的结论依附或屈从于持反对意见利益集团或人士的影响和压力。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拥有充分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专业怀疑受到损害。

加强审计师独立性的意义

350 评论(14)

smilejune521

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不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和判断的错报及漏报的最大限额。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221号——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重要性实质上强调了一个“度”,在审计报告中,允许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或不正确的存在,但是要以这个“度”为界。如果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可能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或判断,就可认为重要,否则就不重要。在审计实务工作中,审计重要性水平是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是一个数量门槛或金额临界点。审计实务中运用重要性原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是有利于防范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的恰当判断对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有重大帮助作用。在抽样审计下,审计人员对未审计部分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风险的大小与重要性水平的设定、重要性的判断有关。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二是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被审计单位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组织结构日趋复杂,经济事项日渐频繁,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使用审计抽样愈加普遍,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即可容忍错报,在审计抽样确定样本规模及评价抽样结果时显得异常重要。重要性概念为解决审计人员的抽样决策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从而大大提高审计效率。三是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由于审计费用预算与时间预算方面的考虑,审计人员必须在成本与效益之间进行权衡。重要性原则的正确运用,可以适当减少审计程序,缩小测试范围,使审计人员把审计重点放在那些对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方面。

283 评论(15)

8888一美食家

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意义内审未来的发展,不是“转型”,而应是“扩型”(扩展内审业务),传统的查错防弊、财务审计要做,现代的管理审计、信息系统审计也要做,内审应该向管理的各个领域渗透,这种“渗透”不是说内审要参与比如“企业预算编制、协助企业做好战略规划、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帮助各部门做更专业更实用的规章制度……”,而是对这些经营管理事项进行审查、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企业要发展,当然要以盈利为基础。企业中的每一个职能部门都应该为企业增加价值,内审部门也不例外。我们来看看《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导读中对“增加价值”的解释:“增加价值”一词是第一次列入定义的 。组织存在的目的在于为其服务对象:股东、客户和委托人创造价值或利益。价值是从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内部审计师不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但它可以通过收集生产和销售过程的资料,查明和评估存在的风险,运用自己的远见广识,增加机遇,并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以建议、忠告、报告或其它方式,通报给管理层,或全体人员,为组织带来巨大的利益。比尔.贝克特(Bill Birkett)在《内审职能体系》一书中指出 ∶价值问题将会取代独立性来支配内审工作。对于内审工作来说,一方面,过去为组织增加价值的工作做得不够;另一方面,内审工作能为组织增加价值这一事实往往受到忽视。花出去的每一分钱在帐上有记录,是看得见的。节约下来的钱在帐上没有录,只能通过对比来反映。而且届时还有许多人来邀“功”。所以在新定义中加入“增加价值” 一词给内审职业提出了一个带方向性的指导。如果内审通过舞弊审计,对舞弊行为进行了纠正或制止;如果内审通过信息系统审计,预防了潜在的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如果内审进行基建工程审计,节约了工程造价……这应该认为内审为企业增加价值了。关于独立性,内审的独立性在企业内部是相对的,相对于其他职能部门来说,内审应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和被审计事项。独立性最主要表现在工作上的独立,虽然目前大多企业内审部门的领导关系不尽一致,有的归董事会,有的归财务总监或财务经理,有的归纪检监察,但不能否认内审工作上的独立性,失去独立性,内审工作无法开展。据悉,建行系统内部审计的管理权限已上划到总行直接管理,这样可以极大地增强内审的独立性,可以相信,今后集团性企业内审也会向这种管理模式发展。

17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