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妈妈0509
朱执信(1885-1920)原名大符,字执信,原籍浙江萧山,生于广东番禺。近代民主革命家。1902年入广州教忠学堂,组织群智社,探求新知识。1904年官费留学日本,结识孙中山。次年加入同盟会,任评议部评议员兼书记。以蛰伸、县解笔名在《民报》上发表多篇政论文章,批驳保皇论调,阐发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尤其侧重阐发民生主义,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一些内容。1906年朱执信回国,在广东高等学堂、广东法政学堂和两广方言学堂任教,秘密进行革命活动。1910年参与策划广州新军起义。次年4月参加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逃亡香港。武昌起义后在广东发动民军起义。广东光复后任军政府总参议、广(州)阳(江)军务处督办、广东审计院院长。宋教仁案发生后力主整顿加强军队,武力讨袁。“二次革命”失败后坚持反袁斗争,加入中华革命党,任中华革命军广东司令长官。1917年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府军事联络兼掌管机要文书。次年到上海,协助孙办理华侨捐款事宜和撰写《建国方略》等,担任《星期评论》、《建设》杂志编辑撰述工作,参加新文化运动,赞扬布尔什维克精神,攻读俄文准备赴苏俄学习。1920年朱执信奉命赞助漳州护法区建设,敦促粤军回师驱逐桂系军阀,又赴广东发动各地民军。9月21日在虎门调停丘渭南部和邓钧部的矛盾时被乱枪击中牺牲。噩耗传到上海,孙中山如失左右手,称赞其为“最好的同志”、“中国有数人才”。1921年2月27日孙参加朱执信追悼大会并撰写挽文。10月1日广州执信学校开学,孙中山亲临致词,称颂其为“革命实行家,又为文学家”。著作编为《朱执信集》。朱执信的读书方法如前所述,朱执信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的思想准备时期分为两个阶段,即青少年时代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改革书籍的阶段和留学日本阶段,这两个阶段都离不开读书。正因为朱执信读书读得好,才使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其思想水平高于同时代的大多数青年,成为当时中国青年的“潮头”人物。朱执信读书读得好,读出了成效,除了他聪敏过人,领悟能力强,记忆好这些先天条件外(他留学时学的日语,归国后依然能熟练运用,由此可见他记忆力之好),还与他成功的读书方法是分不开的。那么,朱执信有什么学习“秘诀”呢?对此,戴季陶曾作过精辟的概述:“他那研究学问的智慧和热诚,真是我们几个常在一块的朋友所不及的。读书的量,我不及他,读书的理解力,我也不及他,至于讲到智识行为结合一致的意力,更是我们所万万不及他的。”由此可见,朱执信读书有三点宝贵的经验:一是读书的面比较广,涉猎古今中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二是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读书时有刻苦钻研的“定力”;三是在读书时勤于思考,结合实际,通过理解而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对此本书前文已有一些零星的叙述,现再集中介绍一下。先看朱执信的博学。胡汉民在谈到朱执信读书的情形时说:“先生通诗书以外,兼通数学及许多科学,却都是自修得来的,并不是从师而学的。” “当先生留居日本时,早不干科学那一套,也久不弄数学了,而有些在日本数学院专攻数学的人,却来请教先生的数学,问起先生数学的学校进修来,不过在中学时代学过一二年罢了,举此一端,就可见先生的悟性和记忆力的确十分过人,先生学英文一年,便能看书。”朱秩如介绍得更为详细:“先兄友而好学,四书五经、通鉴、二十四史、内经皆烂熟于胸中,十六岁始习数学于从舅汪仲器先生,但自弧三角以上至微分积分及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则自读书籍而习之,每夜研钻,非至四更不就寝,不独能忆各公式,且深明各公式由来之原理,与其应用之范围。不独谙新式之算法,各正史之天文志律历志周髀算经勾股开方捷术数理精蕴历象考成中西算学大成华蘅芳梅定九算书则古昔齐算术等,自古代以至前清时代诸算书,无不探其奥蕴。……渡日本后,又广购东西洋数学名家之著书而读之,尤好演算难题,算思苦索,废食忘寝,凡与数学有关之科学,如天文学力学之类,亦皆通晓。”朱执信的学习范围是十分广泛的,甚至对古碑帖也十分感兴趣,1912年,他收集了不少唐昭陵碑及金朝碑的拓本,一有空就抚玩欣赏,还不时临帖习字,雕刻图章。他在法政学校担任教员时,还喜欢武生剧,尤其喜欢一位名叫新华的演员扮演的《杀子报》,不时还仿效武生的唱腔,引吭高歌。由于朱执信读书的面比较广泛,既有社会科学,还有自然科学,同时掌握了英语、俄语和日语,而且通晓书法、篆刻,因而,他的知识结构比较均衡、全面,形成了一个坚实的“立体工程”,成为一个“全才”青年,这为他以后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上的建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看看朱执信的强烈学习兴趣和学习“定力”。朱执信之所以能够广博地学习,是因为他有强烈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使他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刻苦攻读,具有如钉子般精神的学习“定力”,前文所叙述的朱执信所掌握的坚实的数学知识,是由于他在兴趣的驱动下主要靠自学而掌握的。朱执信十岁的时候,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后,坐在门前的台阶上看《汉书》和《史记》,直到太阳落下去了,看不清书页的字,才回房间休息。年仅七岁的弟弟不理解兄长为何读书如此着迷,便询问兄长,朱执信说:“这些书中的历史故事,太吸引我了,像一块磁石吸住我的心。”朱执信小时候跟父亲学书法时,也是天天苦练不辍,有时练了几个小时后还舍不得搁笔,连平时教子严格的朱棣坨先生也有些于心不忍,便说:“大符,你不要练了,休息一下吧!”朱执信仰起圆圆的脸对朱棣坨先生说:“父亲,我不累,这临帖有趣得很呢!”说罢,又埋头练起字来。由于浓厚的兴趣,朱执信读书,有时到了痴迷的地步,因而闹出一些笑话。他十余岁的时候,爱读王安石的书,因仰慕其高尚的节行,也仿效王安石久不沐浴的习惯。姐姐多次劝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经常洗澡,但他却听不进去。直到去日本留学后,接触到西方的文明,才改变了这一习惯,天天沐浴,衣服整洁,比其他同学更注重个人卫生。朱执信学习王安石连他的缺点也仿效,这种爱屋及乌的做法,虽然有些偏颇,但对于一个十岁的少年来说,是可以理解的。而他这种“痴迷”,正是他刻苦攻读的动力,充分体现他强烈的求知欲。朱执信读书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勤于思考,善于融会贯通,因而有创见性。朱执信之弟朱秩如对此曾有过生动的回忆:“先兄好读史而不甚好训诂之学,好古文诗而不好八股文试帖诗,好临帖习字而不好习大卷泰,故其应各书院文试,常以史论算学等科获奖于菊坡精舍学海堂,而以不善八股文试帖诗大卷字,不售于越华粤秀等书院,时吴玉臣先生掌应元书院文衡,先兄借他人名以应考(因应元书院只许举人应试),以深通斯密亚丹等西洋学者之学说,故大蒙赏识,常列前茅。”尽管朱执信不甚好训诂和八股文,但他这种“不甚好”是源于他对这些学科的研读,正是在研读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些学科程序死板、僵化,容易窒息人的创造性思维,所以采取批判的态度。朱秩如还回忆道,朱执信在书院读书时,曾写一篇洋洋万言痛陈时政的论文,而阅卷者是守旧派,在文章中批道:“胸中一壶泥而尘。”但此文却被学友们争相传阅,赞叹道:“文中吹来清新风。”由此可见,读书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是朱执信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重要基础。读书要做到融会汇通,读出创见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朱执信通过对科举制度弊病的批判,认为知识必须与现实相结合,才是真学问。否则,就是科举制度培养的“只有学问不会办事的书呆子”,“这样的学问就‘悬空’了,是‘死的学问’。”他在《求学与办事》一文中认为:“真正的学问,是要同社会有脉络贯通的,同实际生活联系为一气。没有办事,他这学问就悬空了。所以,这些在国内国外毕业了的人,不去尽他社会上应有的职务,那就是把所有的学了的学问,都变做死的学问。”朱执信的创造性思维,对他日后的革命活动,尤其是指挥军事行动,带来莫大的好处。如前所叙,朱执信青少年时代读书是很用功的,看起书来连饭都忘记吃,可是他看的书也只限于社会科学、文学和自然科学,至于军事理论却不曾看过。但后来在攻打绿林头领王和顺和收复虎门之役,都是朱执信独自指挥的,所有的命令也都是由他发下的,当时他身边并无参谋,并无一个军事专家。可是敌军的指挥官是久在戎行,久历战事的,作战经验要比朱执信丰富得多,军事专门学识也比朱先生懂得多,但是竟然败在朱执信手里,岂非一件怪事?其实,说怪不怪,这就是由于朱执信创造性思维的魅力,他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思考、判断,作出决策,不断总结经验,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官。这在历史上开创—了“一个书生打退横行国内的军阀”的先例,实在是一种美谈!朱执信读书的三个特点,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广泛地学习产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形成刻苦攻读的“定力”,而这种“定力”又促使学习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这种“互动”催开了人类智慧的花果: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散编辑于 2008-03-1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有帮助,为TA点赞无帮助,看其他答案超全小故事教程,下载快手极速版马上学!值得一看的小故事相关信息推荐更多小故事教程,下载快手极速版随便搜,全部都能免费看!本月53502人下载咨询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广告短篇故事_无删减版_在线听书值得一看的鱼竿相关信息推荐短篇故事_免费在线听,小说好剧情精彩演绎,高清全集有声小说免费下载,自动连播更轻松,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喜马拉雅!本月136856人下载咨询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广告朱执信生前所有事迹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极速提问garlic 正在咨询一个职场问题—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王者荣耀怎么显示伤害 伤害数字显示方法有玩家表示之前在游戏里可以看到伤害的数字显示,为什么现在看不到了?这是因为你调低了
dp786639854
本篇文章整体从如下方面介绍证书。
1、基础级别的证书
首先,我要解释一下什么叫基础证书:就是涵盖了大部分职业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技能需求,但是可考可不考、有时间就尽量考的证书。
不是最最最必要的,但是考了会加分。
① 驾驶员资格证
准备时间:3个月-1年
报名费用:5000-8000元(各个地区不一样)
“大学一定要考驾照”,这句话我从大一入学,我的助班就和我再三强调了。
然而我还是没听,当时考驾照要先付3500元,然而刚好我手机坏了,需要换。
于是,在一台iPhone6s和驾照之间,我选择了iPhone6s.
实话说,当事人现在表示非常后悔,因为出来工作之后没有时间考,而且驾照的考试项目是越来越多的,题目只会越来越难,也越来越难过。
最难的是之前面试一份工作需要出差的,老板问我:“你会开车吗?”。
我哑口无言,最后也没有被录取。
血的教训:考驾照真的要趁早。
② 英语四六级
考试官网:
考试时间:每年分别在6月和12月举办两次考试。
英语四六级其实是很基础的,有些学校还会要求过不了四级不能毕业。
六级成绩虽然不作为申请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但它会对学生得到奖学金产生影响。
反正能考就尽量考吧,但是没过也不要太焦虑。
大部分企业都会要求过四级,尤其是公务员、银行和外企,但也有不看这个的。
像妮可这样做文案、做新媒体的,就不要求英语很厉害。(但我还是过了四级的)
所以最最最好还是要过个四级,毕竟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会有什么意外,说不定转岗转行了就需要用到。
③ 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
考试官网:
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3月、6月、9月和12月考试。
其中3月和9月考试开考全部级别全部科目,6月和12月考试开考一、二级的全部科目,6月和12月份的考试根据省级承办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开考。
计算机二级也是很基础的,Office、Excel、PPT这些软件很多工作都需要用到。
至于考不考这个证,我认为不是必要的。
但是我很记得的一件事是,我读大三那会儿,我的师兄新招了个实习生就一脸鄙视地说:
“读大学读了四年,连Office都不会用”。
推荐大家考这个证书,主要是希望你们能找到一个动力逼自己去学习办公软件,避免到时候去了公司被人笑话。
④ 教师资格证
报名费用:60元(笔试)+240(面试)
各地区不同
首推!首推!首推!这个证书是我的首推!
我觉得在大学里实在是没什么规划,也不求大富大贵、干什么大事的人,有时间真的可以考考教师证哇!(尤其是女孩子)
推荐考这个证书,其实有很多私心在。
但我必须跟你们分享一下,我毕了业才突破的一些认知。
以前读书的时候,觉得老师工资低而且工作坏境枯燥,一度不屑于做这个工作。
但是后来在深圳遇到一些老师转行的同事,她跟我说深圳当老师虽然实习没有钱,但是一毕业就有8k工资。
原来老师待遇并没有想象中低,而且每年寒暑假都是带薪的,这比普通的除了过年全年无休的企业打工人真的好太多了!
作为女生,我是年纪越大就越觉得老师这个职业很好。
福利待遇好(公积金高、有过节费、偶尔发发米和油盐的)、假期多、还很稳定。
最后分享一个我在别人那里听到的概括:
“在很多人眼里,医生、教师、公务员这种才叫做职业,其余的都是打工”。
所以,真心推荐那些没什么规划的朋友,可以考虑下这个方向。
⑤ 普通话等级考试
接着上面的想要考教师资格证的来说,有意向当老师的同学必须先考一个普通话证书。
从事播音行业,例如播音员,配音(专业人士普通话须达到一级),有些地区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或者招聘时,也会要求普通话证。
老师的基本要求是二乙(语文老师要二甲),播音行业的需要二甲以上;所以这个证书还是很必要的。
另外,普通话好的同学可以发展一些兼职:
· 喜马拉雅FM(小说、短文和长文的配音工作,时薪约80,还有一定的打赏).
· 配音秀(各种电影、电视、广告配音等)
· 荔枝FM(开一档自己的节目,当网络主播赚钱)
考试时间:一年两次。
上半年大概是是3月报名,5月左右考试;下半年大概是9月报名,12月左右考试。(全国统一,具体安排看当地政策)
成绩: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分三级六等
一甲:97-100分一乙:分二甲:分二乙:分
2、可领取补贴,积分落户的证书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不一定是就业必备,但是对积分落户很有帮助,而且可能还可以领到补贴的证书。
健康管理师证书
报名费用:2000-5000元不等
通过政府合作机构报名
这个证书被很多本地号吹爆,因为它确实有挺多好处:
· 领取3300元的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或2000元的技能晋升培训补贴 (含职业培训补贴或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 积分最高可加30分,适用于广州积分入户、入学;
· 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可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个税。
是不是很心动,不过也不是人人能考的,必须符合以下报考条件:
1、大专及以上学历
① 具有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
② 具有非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健康管理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中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医药卫生中等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健康管理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含金量超高”的证书
所谓“含金量超高”的证书,通常都是指职业资格证书,只有获得了这类证书,才有相关行业的准入资格。
比如注册会计师证、法律职业资格证、执业医师证等.....
下面,我简单地介绍一下其中的作用和考试时间...
① 初级会计
因为中级、高级报考条件的限制比较多,很多同学都报考不了,所以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就成为在校生的首选!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从事会计工作,并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考。
② 注册会计师(CPA)
注会被认为是财会领域 “黄金职业”,该证也是会计行业内的顶尖证书。目前我国注会缺口仍较大。
报考条件:
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考试科目:
专业阶段考试有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6个科目;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
③ 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
考试官网:
考试时间:ACCA考试一般在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各进行一次,每次可以最多报考4门。
ACCA是特许公认会计师,在我国也俗称为国际注册会计师。
共有13门课程,两门选修课,课程分为:知识-技能-高级三个阶段。
注册会计师考试要求5年内考过6个科目。
它最友好的就是,复习时间比较充裕。
④ 律师资格证(法律职业资格证)
报名费用:300元左右
学法的学生还可以准备司法考试,拿到法律从业资格证。
法律工作,无论是公检法、律师、法务、金融监管机、知识产权代理,越正规的单位,越好的岗位,越要求这个证书,基本是定律了。
不过国家对律师实行职业资格和执业资格双证的管理,如果你想以律师身份从业,还需要考取律师执业证书或者律师工作证书。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妮可今天推荐的只是一些可考虑的方向,冰山一角而已。
有很多的建议都是出于主观经验,最终决定要不要考还是需要你们自己斟酌的。
希望我的经验对大学里迷茫的你,能有一些些帮助。
晴天小珠717
在校大学生可以考的证书有:
1、英语四六级证书(特别是六级证书)
英语四级只是初级的门槛,很多学生连四级四级都没有考过,更别提英语六级考试高分通过。无论是打算就业还是读研的话,六级证书(如果高分通过)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有帮助的。在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导师特别喜欢英语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甚至有些导师会直接问学生们六级考了多少分。
2、教师资格证证书
教师资格证被称为十大含金量证书,是由人社部签发的证书。是步入教师行业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打算以后有从事教师行业,或者打算去教育机构工作的想法,一定要在大学期间把教师资格证拿到手,随着教师资格证报考人数越来越多,教师资格证也成为比较难考的证书之一。
3、国家计算机证书(最好office)
有些岗位在应聘的时候,需要具有熟练的计算机高级办公软件技能。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能够考取一个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office,对于要求这种能力的岗位来说,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国家计算机二级office对于自己以后再工作其实有帮助的,比如在考试期间会学习excle,ppt,word等处理的要求。
扩展资料:
英语四六级考试取消完形填空题型,将单句翻译改为整段翻译。英语四六级考试终于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但是单句翻译改成整段翻译,增加了题目分值与难度,给学生增加了学习负担。而且,从根本上讲,题型的变化只是考试形式的创新,如何改革英语学习评价模式,让英语教育回归语言工具属性,打破英语崇拜情结,才是问题的关键。
英语教育的重要性确实不可忽视,但是英语毕竟是一种语言交际工具,英语学习毕竟不是研究学术、探讨尖端科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潜在鼓励学生做考试“机器”,已经背离了英语教育的初衷。取消完形填空,四六级考试形式与GRE、托福考试更为接近,是一种进步。
兔兔兔酱丶
朱执信(1885-1920)原名大符,字执信,原籍浙江萧山,生于广东番禺。近代民主革命家。1902年入广州教忠学堂,组织群智社,探求新知识。1904年官费留学日本,结识孙中山。次年加入同盟会,任评议部评议员兼书记。以蛰伸、县解笔名在《民报》上发表多篇政论文章,批驳保皇论调,阐发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尤其侧重阐发民生主义,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一些内容。1906年朱执信回国,在广东高等学堂、广东法政学堂和两广方言学堂任教,秘密进行革命活动。1910年参与策划广州新军起义。次年4月参加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逃亡香港。武昌起义后在广东发动民军起义。广东光复后任军政府总参议、广(州)阳(江)军务处督办、广东审计院院长。宋教仁案发生后力主整顿加强军队,武力讨袁。“二次革命”失败后坚持反袁斗争,加入中华革命党,任中华革命军广东司令长官。1917年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府军事联络兼掌管机要文书。次年到上海,协助孙办理华侨捐款事宜和撰写《建国方略》等,担任《星期评论》、《建设》杂志编辑撰述工作,参加新文化运动,赞扬布尔什维克精神,攻读俄文准备赴苏俄学习。1920年朱执信奉命赞助漳州护法区建设,敦促粤军回师驱逐桂系军阀,又赴广东发动各地民军。9月21日在虎门调停丘渭南部和邓钧部的矛盾时被乱枪击中牺牲。噩耗传到上海,孙中山如失左右手,称赞其为“最好的同志”、“中国有数人才”。1921年2月27日孙参加朱执信追悼大会并撰写挽文。10月1日广州执信学校开学,孙中山亲临致词,称颂其为“革命实行家,又为文学家”。著作编为《朱执信集》。朱执信的读书方法如前所述,朱执信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的思想准备时期分为两个阶段,即青少年时代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改革书籍的阶段和留学日本阶段,这两个阶段都离不开读书。正因为朱执信读书读得好,才使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其思想水平高于同时代的大多数青年,成为当时中国青年的“潮头”人物。朱执信读书读得好,读出了成效,除了他聪敏过人,领悟能力强,记忆好这些先天条件外(他留学时学的日语,归国后依然能熟练运用,由此可见他记忆力之好),还与他成功的读书方法是分不开的。那么,朱执信有什么学习“秘诀”呢?对此,戴季陶曾作过精辟的概述:“他那研究学问的智慧和热诚,真是我们几个常在一块的朋友所不及的。读书的量,我不及他,读书的理解力,我也不及他,至于讲到智识行为结合一致的意力,更是我们所万万不及他的。”由此可见,朱执信读书有三点宝贵的经验:一是读书的面比较广,涉猎古今中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二是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读书时有刻苦钻研的“定力”;三是在读书时勤于思考,结合实际,通过理解而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对此本书前文已有一些零星的叙述,现再集中介绍一下。先看朱执信的博学。胡汉民在谈到朱执信读书的情形时说:“先生通诗书以外,兼通数学及许多科学,却都是自修得来的,并不是从师而学的。” “当先生留居日本时,早不干科学那一套,也久不弄数学了,而有些在日本数学院专攻数学的人,却来请教先生的数学,问起先生数学的学校进修来,不过在中学时代学过一二年罢了,举此一端,就可见先生的悟性和记忆力的确十分过人,先生学英文一年,便能看书。”朱秩如介绍得更为详细:“先兄友而好学,四书五经、通鉴、二十四史、内经皆烂熟于胸中,十六岁始习数学于从舅汪仲器先生,但自弧三角以上至微分积分及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则自读书籍而习之,每夜研钻,非至四更不就寝,不独能忆各公式,且深明各公式由来之原理,与其应用之范围。不独谙新式之算法,各正史之天文志律历志周髀算经勾股开方捷术数理精蕴历象考成中西算学大成华蘅芳梅定九算书则古昔齐算术等,自古代以至前清时代诸算书,无不探其奥蕴。……渡日本后,又广购东西洋数学名家之著书而读之,尤好演算难题,算思苦索,废食忘寝,凡与数学有关之科学,如天文学力学之类,亦皆通晓。”朱执信的学习范围是十分广泛的,甚至对古碑帖也十分感兴趣,1912年,他收集了不少唐昭陵碑及金朝碑的拓本,一有空就抚玩欣赏,还不时临帖习字,雕刻图章。他在法政学校担任教员时,还喜欢武生剧,尤其喜欢一位名叫新华的演员扮演的《杀子报》,不时还仿效武生的唱腔,引吭高歌。由于朱执信读书的面比较广泛,既有社会科学,还有自然科学,同时掌握了英语、俄语和日语,而且通晓书法、篆刻,因而,他的知识结构比较均衡、全面,形成了一个坚实的“立体工程”,成为一个“全才”青年,这为他以后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上的建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看看朱执信的强烈学习兴趣和学习“定力”。朱执信之所以能够广博地学习,是因为他有强烈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使他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刻苦攻读,具有如钉子般精神的学习“定力”,前文所叙述的朱执信所掌握的坚实的数学知识,是由于他在兴趣的驱动下主要靠自学而掌握的。朱执信十岁的时候,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后,坐在门前的台阶上看《汉书》和《史记》,直到太阳落下去了,看不清书页的字,才回房间休息。年仅七岁的弟弟不理解兄长为何读书如此着迷,便询问兄长,朱执信说:“这些书中的历史故事,太吸引我了,像一块磁石吸住我的心。”朱执信小时候跟父亲学书法时,也是天天苦练不辍,有时练了几个小时后还舍不得搁笔,连平时教子严格的朱棣坨先生也有些于心不忍,便说:“大符,你不要练了,休息一下吧!”朱执信仰起圆圆的脸对朱棣坨先生说:“父亲,我不累,这临帖有趣得很呢!”说罢,又埋头练起字来。由于浓厚的兴趣,朱执信读书,有时到了痴迷的地步,因而闹出一些笑话。他十余岁的时候,爱读王安石的书,因仰慕其高尚的节行,也仿效王安石久不沐浴的习惯。姐姐多次劝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经常洗澡,但他却听不进去。直到去日本留学后,接触到西方的文明,才改变了这一习惯,天天沐浴,衣服整洁,比其他同学更注重个人卫生。朱执信学习王安石连他的缺点也仿效,这种爱屋及乌的做法,虽然有些偏颇,但对于一个十岁的少年来说,是可以理解的。而他这种“痴迷”,正是他刻苦攻读的动力,充分体现他强烈的求知欲。朱执信读书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勤于思考,善于融会贯通,因而有创见性。朱执信之弟朱秩如对此曾有过生动的回忆:“先兄好读史而不甚好训诂之学,好古文诗而不好八股文试帖诗,好临帖习字而不好习大卷泰,故其应各书院文试,常以史论算学等科获奖于菊坡精舍学海堂,而以不善八股文试帖诗大卷字,不售于越华粤秀等书院,时吴玉臣先生掌应元书院文衡,先兄借他人名以应考(因应元书院只许举人应试),以深通斯密亚丹等西洋学者之学说,故大蒙赏识,常列前茅。”尽管朱执信不甚好训诂和八股文,但他这种“不甚好”是源于他对这些学科的研读,正是在研读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些学科程序死板、僵化,容易窒息人的创造性思维,所以采取批判的态度。朱秩如还回忆道,朱执信在书院读书时,曾写一篇洋洋万言痛陈时政的论文,而阅卷者是守旧派,在文章中批道:“胸中一壶泥而尘。”但此文却被学友们争相传阅,赞叹道:“文中吹来清新风。”由此可见,读书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是朱执信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重要基础。读书要做到融会汇通,读出创见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朱执信通过对科举制度弊病的批判,认为知识必须与现实相结合,才是真学问。否则,就是科举制度培养的“只有学问不会办事的书呆子”,“这样的学问就‘悬空’了,是‘死的学问’。”他在《求学与办事》一文中认为:“真正的学问,是要同社会有脉络贯通的,同实际生活联系为一气。没有办事,他这学问就悬空了。所以,这些在国内国外毕业了的人,不去尽他社会上应有的职务,那就是把所有的学了的学问,都变做死的学问。”朱执信的创造性思维,对他日后的革命活动,尤其是指挥军事行动,带来莫大的好处。如前所叙,朱执信青少年时代读书是很用功的,看起书来连饭都忘记吃,可是他看的书也只限于社会科学、文学和自然科学,至于军事理论却不曾看过。但后来在攻打绿林头领王和顺和收复虎门之役,都是朱执信独自指挥的,所有的命令也都是由他发下的,当时他身边并无参谋,并无一个军事专家。可是敌军的指挥官是久在戎行,久历战事的,作战经验要比朱执信丰富得多,军事专门学识也比朱先生懂得多,但是竟然败在朱执信手里,岂非一件怪事?其实,说怪不怪,这就是由于朱执信创造性思维的魅力,他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思考、判断,作出决策,不断总结经验,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官。这在历史上开创—了“一个书生打退横行国内的军阀”的先例,实在是一种美谈!朱执信读书的三个特点,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广泛地学习产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形成刻苦攻读的“定力”,而这种“定力”又促使学习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这种“互动”催开了人类智慧的花果: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散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