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3

Ares填词人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变更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花栗鼠花栗鼠

已采纳

我认为还是写内控好些一些 而且内控也可以分好多方面

审计师变更论文

113 评论(8)

汀汀20082008

审计师是专门从事检查并进一步证实公司会计账目和报告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可接受性的专业人员。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审计师声誉的衡量

【摘 要】首先回顾了审计师声誉的基本理论,然后对审计师声誉的衡量方法进行分析。最后对该类文章进行评述,并提出相应的启示。

【关键词】审计师声誉;衡量

DeANGELO***1981***认为,即使审计师初始技术能力相似,审计质量仍然与审计师规模相关。理由是,大的审计师有着较多的客户,作为现任审计师,拥有更多客户的准租金。当审计失败时候,大的审计师将会损失更多的客户,损失更多的准租金。审计师的这种更多准租金可能损失的“担保”增加了较大审计师的审计质量。这样,有理由认为,大的审计师有着更高的声誉。

***2008***认为如果不考虑4大与非4大事务所的审计师执行符合要求的审计质量的审计程式,较强的产权保护体制并不会影响会计盈余质量特征。国际四大的声誉还是具有其他事务所所不具有的特征,审计师声誉的四大与非四大的两分法具有其他划分方法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美国和澳大利亚审计市场的证据表明,全国性的审计师单独并不存在审计溢价,但如果同时是城市的领袖审计师则存在审计溢价。审计溢价水平在澳大利亚为24%,在美国为17%***Ferguson et ;Francis et ***。在澳大利亚,城市领袖审计师如果不是全国性审计师就没有审计溢价***Ferguson et ***,但是在美国则存在这样的审计溢价***Francis et ***。

Casterella,Francis,Lewis,and Walker***2004***运用1993年的调查资料,发现小客户市场六大行业专长审计师存在审结费用溢价,但是客户的审计收费随着相对于其它客户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无论是大客户还是小客户市场,客户讨价还价能力跟审计收费负相关。

王鹏、王咏梅***2006***的研究发现,中国资本市场确实更认同信誉好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

温国山***2008***本文对“四大”于2003至2006年期间在中国A股证券审计市场的行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研究发现:“四大”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与此同时,其各成员所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较之“非四大”,其客户规模大、财务质量高、ST***或*ST***客户比例低,另外,“四大”的独立性强,在相关行业具有显著的行业专长,审计质量高,审计收费比率低。

综合看来,四大与非四大的区分方法成为研究审计师声誉最为常用的方法,同时行业专长、城市领导地位的事务所对与审计师声誉的衡量也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审计师声誉是否存在溢价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一类认为审计师声誉有着明显的溢价。另一类认为,审计师声誉没有明显的声誉溢价。正如Francis***1984***的文章所指出的那样,审计师规模对于价格的影响是关于审计市场竞争、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的一个复杂函式。

产品差异有可能使得规模大的审计师因为审计质量较高而收取较高的审计价格,审计市场的竞争和规模经济则使得规模较大的审计师降低审计价格。这样,审计定价应该取决于产品差异对审计价格的增加和规模经济使得审计价格降低之间的力量的对比。而实证研究中则的确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审计师规模对于审计定价的影响的结论。

在Simunic***1980***的文章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8大审计师收取较高的审计定价,文章认为审计师规模较大并没有影响市场的竞争,其中除了普华永道收取较高的价格外***对大客户市场显著***,其余7大甚至收取了稍低的审计价格***不显著***,似乎说明审计市场中规模大的审计师由于规模经济而稍微降低了价格***不显著***。严格的说,Simunic***1980***的文章并没有得出审计师规模***声誉***影响审计定价的确凿的证据。

Francis***1984***利用澳大利亚的资料证实了8大审计师比非8大有着显著高的审计定价,而且在大客户和小客户市场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似乎说明了审计产品差异对竞争的影响。

对于上述Simunic***1980***与Francis***1984***似乎相反的结论,Francis和Stokes***1986***认为,Simunic***1980***与Francis***1984***的研究结论差异源于二者对被审计物件的规模分类采取了不同的标准。为了进一步解释这一差距的产生原因,他们以1983年96家最大的澳大利亚上市公司与另一组9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重新进行了模型估计。他们的结论显示:对于规模小的上市公司,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较其他事务所的审计收费高;但对于规模大的上市公司,大的事务所的审计收费与其他事务所的收费并没有显著差异,即事务所的规模对审计收费并不具有重要影响。

Michael Firth***1993***认为服务产品的质量的衡量很困难,消费者不得不依靠提供者的品牌声誉。文章检验了会计公司的品牌声誉是否存在审计溢价。样本资料使用了更换品牌名称的事务所,以及这种变更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显示,重新定位于高的审计声誉的事务所导致了更高的审计费用。品牌名称在审计服务的提供方面显得很重要。

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2003***以2001年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资料利用Simunic的模型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他们的研究发现,事务所规模对审计收费并不具有重要影响。李爽、吴溪***2004***的研究表明,十大与非十大之间的审计收费没有显著差异。刘斌等***2004***的研究也没有发现二十大与非二十大之间的审计收费的显著差异。

Chenetal***2005***与吴溪***2005***对2000-2002年B股审计市场的研究表明,国际五大在竞争性的法定审计市场没有赚取显著地审计收费溢价,仅在寡占性的补充审计市场中获得了显著的审计收费溢价。

何卫东***2002***以1999年上市公司审计收费资料研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会计师事务所型别审计价格相关。伍利娜***2003***利用我国上市公司首次披露的2000年和2001年的审计费用的资料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以及年度财务审计费用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是否是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年度财务审计费用显著相关。王善平、李斌***2004***用2002年深市资料发现二十大具有显著的审计收费溢价。朱小平、于谦***2004***发现,十大的审计收费显著高于其他事务所。漆江娜等***2004***的研究表明,国际四大的审计收费显著地高于其他事务所,而且经国际四大审计的财务报表具有更低的操控性应计专案。因此,这种收费溢价被解释为国际四大的审计质量异质或声誉溢价。郝振平、桂璇***2004***对B股公司境内外审计费用的研究表明,国际四大具有显著的审计收费溢价。李连军***2004***发现,国际五大的审计收费显著地高于非国际五大,而在非国际五大中,国内五大的收费也显著地高于其他事务所。

吴应宇,毛俊,路云***2005***以2001-2004年我国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物件,利用修正的Simunic模型对不同资产规模的客户支付给“五大”的费用溢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型客户向国内“五大”支付审计费用溢价,而小客户则不支付溢价。

审计师声誉对于审计市场的执行起着重要作用,考察审计师声誉的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可以观察审计时声誉在审计市场中的作用程度,反映审计师对审计师声誉的重视程度。

审计师声誉的衡量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方法是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收入进行划分类别,代表审计师声誉的分类。审计师声誉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国际四大和非国际四大,国内外研究中用得最多的分类方法就是采用国际四大与非国际四大的分类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爽,吴溪.审计失败与证券审计市场监管——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2:30.

[2]DEANGELOL., Size and Audit Qua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December 1981***:182-99.

[3] joint effect of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Big 4 audits on earnings quality around the world[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8,25***1***:157-91.

作者简介:路云峰***1969-***,男,河南镇平人,管理学博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实践。

点选下页还有更多>>>

339 评论(8)

duxingdejimi

我觉得“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个题目应该不错,因为现在中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在研讨,你有发挥的空间,参考材料也比较多。本科或者大专的论文答辩都比较简单,过个形式而已,你的论文分数很大一部分是跟你的导师有关系的,所以选个好的导师比你选个好题目重要多了。

235 评论(8)

欣欣公主Q

财务报表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财务报表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查看。

参考文献一:

[1]刘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代理成本与审计师选择[D].新疆财经大学,2011.

[2]蔡利.内部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与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西南财经大学,2010.

[2]董望、陈汉文.内部控制、应计质量与盈余反应--基于中国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椐[J].审计研究,2011,(4):68-78.

[4]韩新新.中国内部控制风险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

[5]刘文军.审计师变更与盈余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

[6]胡波.审计定价: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7]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J].会计研究,2011,(8):53-60.

[8]陈丽蓉、牛艺琳.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意见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之友,2010,(9):66-71.

[9]李继河.内部控制鉴证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及审计师报告策略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1.

[10]李艳姣.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相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9.

[11]柳俊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年的经验数据[D].东北财经大学,2010.

[12]李华飚.Java中间件技术及其应用开发[M].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13]张劲松.中国金融电子化建设问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制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5]郑炎雄,彭娅婷,黄晓涛.浅谈基于主机的COBOL教学实验[J].计算机教育,2008(19):112-113.

[16]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7]张劲松.中国金融电子化建设问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8]战松.信息时代的银行服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19]李颖.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路径和对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0]葛兆强.战略管理、银行成长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01):3-14.

[21]程婵娟.银行会计学[M].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二:

[1]王鸾.最简捷的企业人力劳资管理[M].北京冲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89-90.

[2]成林.Bootstrap实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14.

[3]王昊.栅格系统与版式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5-13.

[4][M].Apress,2012:19-30.

[5]刘海杜.软件的非功能需求及测试方法探讨[J].软件产业与工程,2010,(5):36-38.

[6]彭黄莉,牛占文.基于目标规划的连续性排班问题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5):718-722.

[7]贾俊凯,许辉,顾国强.基于数据划分的海量数据査询优化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14):6-7.

[8]张文成.美国工人失业和工会组织现状[J].国外理论动态,2004,(12):32-33.

[9]冯明.人力资源管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289-290.

[10]邱冬阳、彭欢与姚雅,「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抑价-基于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8期.

[11]曾宪勇,师思.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对IPO定价的影响[J].管理工程师,2011,05:29-31.

[12]陈海明,李东.我国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的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假说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01:50-52.

[13]ChenSJ,[J].TourismEconomics,2010,16(3):647-663.

[14]林婵娟与林孝伦,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品牌与竞争程度对审计公费之影响:中国之实证,会计评论,2009,第49期,35-72.

[15]邱冬阳、彭欢与姚雅,「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抑价-基于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8期.

参考文献三:

[1] 芦杰. 关于中专财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科设置的构想[J]. 中国林业教育, 2000,(02)

[2] 牛莉侠.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01)

[3] 董丽晖. 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能力的课堂因素分析[J]. 甘肃农业, 2006,(09)

[4] 陈兴霞, 曹军, 费淋淇. 浅析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仿真模拟题库建设[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4)

[5] 杜思晓. 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研究[J].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8,(10)

[6] 刘秋月. 会计电算化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构思与实践[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Z1)

[7] 王健. 加快林业企业会计电算化进程的建议[J]. 绿色财会, 2006,(09)

[8] 包准, 程宝华. 做好林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几点体会[J]. 绿色财会, 2006,(09)

[9] 高俊杰, 张东红. 种子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之我见[J]. 种子科技, 2008,(02)

[10] 丁丽娜.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03)

33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