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一起等
审计疑点是指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背常规、常理的各种现象。审计疑点的发现、追查或排除,是审计师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正确掌握运用审计疑点的查证技巧,有利于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审计疑点的特征
1.性质的异常性。这是审计疑点的最基本特征。审计师要确认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审计疑点,主要是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原理原则及企业经营活动特点,检查在企业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资料中有无异常的交易时间、交易地点、交易金额、异常的往来结算单位和异常的账户对应关系。
2.手段的隐蔽性。审计疑点不会一目了然地暴露在会计资料上,往往以各种隐蔽手段进行伪装,不易被人察觉。特别是一些经营思想不正、法纪观念淡薄的人,更是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作弊手段极其隐蔽。
3.形式的多样性。由于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加之不同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不同,作弊动机不同,导致审计疑点的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有的伪装、变造凭证;有的利用往来账户挪用、盗窃企业资财;有的利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任意调节损益;有的隐瞒收入不入账;有的伪造合同虚构销售等。
4.结果的待确认性。审计疑点仅仅是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各种可疑迹象,并不表示一定有问题。事实上,有的审计疑点经过查证可以得到排除,而有的在查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疑点,需要进一步跟踪追查才能予以确定。
二、发现审计疑点的技巧
审计疑点的发现不仅要求审计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制度,并在执行审计程序时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和职业道德。
1.通过“听”来发现。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审计师可以通过“听”来了解情况,发现疑点。如听管理层对单位基本情况的介绍,听往来客户以及工商、银行、税务等部门对企业的看法和评价,听广大职工对企业或相关人员的评价等。如果审计师能够学会认真去“听”,做个有心人,总能从中发现一些可疑迹象或线索的。
2.通过“问”来发现。这里所说的'“问”,是指有针对性地选择特定的对象进行调查询问。此时,必须掌握“问”的技巧,采用适当的方式。如有时可以直截了当,有时则必须旁敲侧击;有时是茶余饭后的闲聊,有时则必须是严肃地质询。方式视时间、地点和内容的不同而灵活运用,不能一概而论。
3.通过“看”来发现。“看”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书面资料的查看和对某些重要场地的观察分析,从中发现和揭示可能存在的问题。这里所说的书面资料,既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也包括管理层的重要会议记录、文件和合同,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等。
4.通过“分析性复核”来发现。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师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之间的关系或计算相关的比率,以确定审计重点、获取审计证据和支持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方法。审计师通过执行分析性复核有助于实现以下目标:①确认经营活动目标的完成程度;②发现意外差异;③分析潜在的差异和漏洞;④发现潜在的不合法和不合规的问题。
5.运用逻辑推理来发现。审计师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应充分利用事物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分类、分析、归纳、推理,把相关的问题和现象纳入逻辑分析范畴,以发现和揭示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
三、审计疑点的查证技巧
审计师对已经发现的审计疑点,可以运用以下技巧作进一步的查证。
1.动态审计疑点查证技巧。动态审计疑点是指在对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时发现的正在发生的可疑迹象。查证动态审计疑点应该正确运用逻辑推理法和追踪溯源法。逻辑推理法是指审计师运用逻辑学原理,根据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推断,以确认审计结论的合理性。追踪溯源法是指审计师按照动态审计疑点所提示的审计线索,进一步追踪其产生的原因和动机,并顺着经济活动的运行轨迹查核相关资料和凭证,根据审核结果得出审计结论。
2.静态审计疑点查证技巧。静态审计疑点是指静态资料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其他相关书面资料中反映出的一些可疑的错弊迹象。查证静态审计疑点的主要审计技巧包括审阅法、核对法、调节法。审阅法是指运用相关审计依据,通过对会计记录和其他相关书面资料的检查和核对来得出审计结论。核对法是指根据会计记录中的勾稽关系来查证审计疑点的真伪,从而得出审计结论。调节法是指通过将一些不可比会计数据调整为可比数据,然后利用差异分析来查证静态审计疑点形成的原因,并得出审计结论。
四、审计疑点的排除
审计疑点的排除是指根据查证结果确定审计疑点的性质,并对其进行纠正处理的方法。对于任何审计疑点,只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有问题或没有问题,都应适时排除。排除审计疑点的方式可分为:
1.正面排除。正面排除是指通过对审计疑点的查证,获取了足够多的证据,证明在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中发现的审计疑点是由正常原因引起的,并非真有问题,应予以否定。否定即是对审计疑点的排除。
2.反面排除。反面排除是指通过对审计疑点的查证,获取了足够多的证据,证明在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中发现的审计疑点是由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是确实存在的问题。对这类审计疑点,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处理。
重庆渝祥居
对于大额存款,在不同的银行标准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1万元,个别小银行就认为是大额存款,会给予你利率上的区别对待了,但是对于国有四大行而言,2万元以下的金额还让客户自己到ATM机子上自助办理业务呢。 5万元,这个应该是普遍性的大额存款标准,在广大的地方中小银行,5万元往往就是银行办理金卡的标准了,日均存款达到5万元可以享受到初级的贵宾待遇,而5万元以上及以下往往存款利率也有区别,这也是《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对于大额交易的标准。 20万元,这个是对于大银行而言,以四大行为例,20万元起步的存款,属于大额存单,也只有20万元以上的存款,才可以享受到高于普通定期的存款的利率上浮比例。所以,大额存款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在不同的银行要求不一样,整体上而言,对小银行来说,一般为5万元;对于大银行则一般为20万元。 特殊的大额存款标准 上述所讲都是普通的标准,在银行有一类最高级别的客户,其存款不仅享有最大的利率优惠,还有专属的理财产品及专门的客服人员,此外银行还会邀请客户免费参与各种活动、沙龙等等,赠与客户免费的体检以及图书等等,对这类人员的要求,存款金额一般不低于600万元,即使是小银行一般也得300万元以上,达到这个存款金额的,被称之为私人银行客户,这也是银行的最顶尖的客户群体了。拓展资料:银行存款是储存在银行的款项,是货币资金的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现金管理制度的规定,每一企业都必须在中国人民银行或专业银行开立存款户,办理存款、取款和转账结算,企业的货币资金,除了在规定限额以内,可以保存少量的现金外,都必须存入银行,企业的银行存款主要包括:结算户存款、信用证存款、外埠存款等。银行存款的收支业务由出纳员负责办理。每笔银行存款收入和支出业务,都须根据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