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9

火野丽Q
首页 > 审计师 > 小城市审计师很辛苦吗知乎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复方氨酚

已采纳

每个行业都很辛苦。审计行业也不例外。他的专业性更强。脑力劳动的强度更大。肩负的责任更重。祝全国审计行业的卫士们端午节快乐! “天天加班,动不动熬夜通宵,全年无休”是没有踏入审计这行的小伙伴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印象。虽然要比一般企业的会计辛苦点,当我愿用我10年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验告诉你们,并非如此高强度。只要是财会工作的月头忙月末忙,是一个事实,因为要报税要出报表,这种情况在正规的大公司尤其明显,经常每个月前后5天来的最早的是财务,走的最迟的是财务。另外,上半年忙也是事实,因为4月底之前要出审计报告,5月底之前完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近几年过年都比较早,1月底2月初就过年,所以年前基本上做不了什么大项目,项目全部挤压到年后。刚过完年,企业其他业务部门还没有缓过神来上班,等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才来上班,企业财务可不行,初七就要奋斗在工作的岗位上,跟着审计师加班搞数据。 忙的时候,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加班的时间比较晚一点,内资所多数时候最迟都在10点左右,这个还要看带队项目经理的行事风格,有团队愿意窝在一起弄工作的东西,有团队撤场后,回到家里处理好个人事务后,夜里可以自己安安静静弄工作的东西。 过了4月其实就没有那么辛苦了,前面4个月,每一个在会计师事务所干过审计这行的,都有过辞职的念头。 只是低段位的审计员了无牵挂,受不了压力就走了,待了4、5年高级审计以上级别的,在事务所待遇还不错,突然离职,暂时不一定能有好的单位接纳,也就硬着头皮留下来了。4月一过,慢慢就变成朝九晚五的上下班节奏,现在很多事务所还开始实习不坐班制度,没事可以不来,保持电话畅通就行,突然就觉得干审计也挺好,也就一直坚持留下来了。 总结一下,就是:上半年忙,那是整个行业都这样,但是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动不动猝si不存在的;下半年如果不出项目基本都是早九晚五,有事不用请假的那种,出项目了也是跟着企业的作息习惯正常上下班。 不清楚楼主问这个的目的,用个人经历来说吧。个人在这个行业八年,财务分析、审计、会计什么都做,如果从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来看,上边那些工作我们可能都要做,不仅仅审计那么简单,辛苦肯定的,成长也是最快的。今天项目组两个同事各有个地方找不到问题所在,第一个银行存款期初余额差了接近五万块钱,我让她把银行账拿来,指着去年期末数连续三笔让她加计一下,恰好是这个数字,这是一种长期工作下形成的本能,辛苦工作得来的。另一个我看了下,告诉她了一个方法,最终她也很快找到了,这些东西都是常年审计乱账得出来的本领。审计也能混,只是混下去没什么成长而已,长期做基层工作有什么意思呢?所有行业都是这样,想要杰出,就必须努力付出。 谢悟空小秘书邀请!我觉得干什么事,要认真做好都不容易,有的时间短工作量大,真正做好确实比较辛苦。但有些审计可根据审计目的的不同,工作重点有不同侧重,则工作量也可根据侧重点不同重点抽查与普查相结合可能就不见得都会那么辛苦。记得总公司香港上市验资的审计,普华永道公司来人就那么几个,全公司厂家分布各地,他们有些设备仪器、原材料及半成品还是主要依靠我们各单位抽调人员帮忙,他们只是先对我们有关人员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他们重点跟随几个方面的清点盘查,有些他们也外行的设备还得靠我们专业技术人员评估作价,只是最终报表要我们具体操作人员和有关财务审核及单位负责人签字,最后由他们带回去再出审计报告。 谢谢您的提问,我专注于给各位分享各种职场经验,每日更新,跪求大家关注,下面说一下我的观点吧。 审计很野真的很辛苦吗?这个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下面我分享一下,我认为审计工作,比较难搞地方吧,是否辛苦,各位看管自行判断哈: 1.客户难搞 客户,也就是我们的审计对象,非常难搞,这里所说的难搞,不是说他们的账有多乱(乱账我们通过正常的审计程序,能把该调的调整都弄出来),而是指他们的配合程度以及他们的学识程度。 譬如说,有些客户的思维很独特,觉得自己给了钱就是大爷,觉得是向您买了一份报告而已,按照客户的意思出就行了,要他给资料您,天方夜谭;还有一些客户,觉得审计师的存在,严重加大了他们的日常工作量,因此表现出惯性的不配合以及对您工作的否定;还有一些客户,为了我们出少一点审计调整,他少背一点儿锅,动不动就调账,动不动就改数,搞到几乎所有审计工作要重来,我们出了调整,还各种威逼利诱要我们别出,神烦。 2.自己人难搞 所谓的自己人难搞,主要是指两个方面: a.上司难搞: 如果您碰到一位非常有担当,凡事都会维护着自己人,主动背锅的经理或者高级经理,恭喜您,您在事务所的日子会很愉快;如果您碰到一位啥都不会,只会独善其身,推卸责任的经历,那您做好跳槽的准备的,您将经历的,是经理无情的推卸责任、个人无法理解的修改意见、各种他自己也说不出为什么的额外审计程序、以及没日没夜无情的加班。 b.下属难搞: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特别是四大,近几年常常会出现有这种情况,招进来了一些高学历但低情商的同学,不太懂得与人交流,分配给他们的审计工作,不懂的不敢问,做不完不敢说,为了顾全面子拖慢了整个项目进度,更有甚者,喜欢上审计系统翻看底稿主动学习,但胡乱操作一通后将我通宵搞出来的底稿删了。 3.工作量 以前来说,审计是没这么忙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年审的价钱谈得比较贵,大一点的项目,两三千万一年,很随意,这个预算,完全可以book多点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稍微加一下班,能搞出来。 但现在随着国内所的蓬勃发展,很多大型的事务所,包括四大,都要被迫加入价格战,以前两三千万的项目,现在可能只有7~800万,这个预算,人数绝对要砍掉一半以上,但工作量完全没有减少,很可能还会增加,那就只能用疯狂的加班,一个人干两个人的份,把缺失的人力资源补上。 以上就是我的稍稍举的一些例子,还不是全部,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样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谢谢大家!认认真真做事,规规矩矩做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要认真负责,把事做好,没有不辛苦的行业。当然,审计行业也如此。不管是什么行业,要是用心去做,都是很辛苦的。 稀里糊涂的去做,没有什么辛苦的事情。告诉你,审计行业很辛苦的那个人,肯定是在用心的在工作。[呲牙][呲牙] 我也来凑个热闹: 1、首先可以肯定绝对伤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谁更辛苦?不好说。。 2、审计劳动强度很大。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审计都是在抄抄写写,在混。这现象确实存在,但这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计。由是审计失败事件时有发生。 不过,就算是抄抄写写,劳动强度也是有的。我曾与不少国际四大同时审计同一单位(前公司有B股或H股时是需要国内事务所及国际事务所同时审计),上半年最忙时候,看到他们没日没夜的加班赶时间,往往一天也就休息不到4小时,甚至更少,在等车时,时不时都会看到他们有些站着站着就坐在地上,甚至躺在地上……。我也同样曾试过好几次通宵,在自己家门口附近审计,还需要在客户单位旁边安排住宿,以减少路上时间,当时,我也是刚刚加入某国内超大所,只能听从老板的安排。 与四大事务所经常性的加班不同,【国审】出来的人,都是不喜欢加班的,因为疲劳战不但会让自己的敏锐触角变得麻木,没办法发现问题或线索,而且还会制造冤假错案。时间与效率有时也是反比关系的。 3、最辛苦的还是对质量的要求。常规审计往往还可以找点东西抄抄写写应付,专项审计有如破案,没一定经验与能力,是无法破解的。。。。真正的辛苦,或许就在于此。 20年前,我曾受命查一个资金的去向问题,因为归还不了20亿贷款,银行需要拍卖担保的某中央单位的财产,该中央领导委托我帮查一下这些企业资金到底去哪了。我坐在一个近200平方的会议室里面,该企业旗下数十关联公司(含数十房地产项目)的凭证资料摆到脚都没地方放,我就一人坐在那发呆3个月,就是找不到一个突破口。当年的20亿可不是现在的20亿哦。 我的助手我全让他们自由活动,逛街购物玩 游戏 ,只要不违法让公安抓起来,我就不管他们。最终,3个月后,我理出一个思路,旋即调动人员不用2周时间,即破解此项目答案。。。书面的知识,在实践中往往是不够用的,即使你能把那些书本内容倒着背出来,也帮不了你。。。。企业的钱哪去了?——你想按常规年度审计那样抄抄写写应付一下,是不可能的。 从那时起,头发不知不觉的开始白了起来,行业聚会,也看到不少同行的与我一样,年纪不大却白了头(女的就少见有白头的,真奇怪)。 4、审计对专业度要求很高,对知识面的广度要求也不弱。别以为懂得会计、审计、税法之类,你就天下无敌,无坚不摧。事实上,具体的审计,还需要懂得评估、法律,甚至是各行各业的工艺流程,另外,常识性的东西,比如笔迹及证据真伪等,你也得懂一下简单的鉴别(当然你能有专业的鉴别本领更好),……单位的技术你可以不专业,但也需要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不然,你的审计质量很难有保证。。这样,你才能查出边合伙人及老婆都不知道的大金库。。。不过,审计令企业家跳楼,也是我意想不到的……现依旧内疚中………… 这或许就是行业的真正辛苦所在。。 审计是审计机关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 财经 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无论什么行业,要是用心去做,都是很辛苦的。 稀里糊涂的去做,没有什么辛苦的事情。告诉你,审计行业很辛苦的那个人,肯定是在用心的在工作。但还是要放平心态,积极工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坦然对待加班,能做多少做多少,真办不了也很正常,但要与领导或合伙人提前讲明情况,别误事即可! 题主你好,审计行业只是国家规定设立的一个部门,专门对国家团体,企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制度的检查监督的行业。从八十年代设立的 现在也是热门专业。你选择了审计是不错的。 你问的问题是不是很辛苦?答案就是你自己工作能力,态度,工作效率确定的,你全面掌握了审计工作的要求,技能,方法,工作就会游刃有余,顺利完成,当然任何工作都有艰苦的要求,没有轻松的人生,必须通过努力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所以,艰苦努力是事业成功的助推器,唯有艰苦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你说对吗? 回答问题愿你满意!

小城市审计师很辛苦吗知乎

194 评论(14)

哈密赖赖

在知乎上看到这个问题,所以有了这篇文章。

我就是那种『甚至完全转了行』的审计师。

我在2012年10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就职于普华永道北京分所。在普华的这段经历,让我受益终身。如@Tracy Liu的回答,在事务所里『有趣的人』确实不多,但有趣的事情很多很多!

在普华三年间,我先后服务了联通、移动、中石油、国药、阳光地产、特斯拉等主要项目以及其他一堆小客户,参与的项目涉及电信、能源、医药、地产、汽车等多个行业。三年期间,我成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同时还考了香港注册会计师(QP4门已通过,FE等成绩中)。

2015年11月我正式辞职。后面这几个月我在做个人的一个小项目。我找了一个技术团队,其他环节都是我一个人在做。既然都『做个App』了,那就基本上属于『甚至完全转了行』那一类人了。

但是,我转行也是有前科的。

我本科在西安交大读的是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后却成了翻译,一开始从翻译公司接报酬很低的活,到后来只服务彭博商业周刊和国内两家著名商学院。

虽然翻译工作回报可观(比审计师的薪水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但是我后来还是毅然转投财务方向,一个是翻译工作失去了挑战;另一个,我觉得工作性质决定必须转行,这个工作无法规模化,收入会永远停在那个阶段。

当然,后来我做审计时,在淡季或者假期,客户给我派活我还是会接的。所以我四大三年没有主动出去旅游过,基本全贡献给翻译和学习了。

离开普华快3个月了,我对自己的选择一直很坚定。我平静地接受自己的命运,每天都在为我自己想做的这个小项目而奔走,去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边界,去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域。

我说我平静的接受我的命运,其实就是说我也知道我在接近30岁的『高龄』,女儿刚出生的情况下,自己已经在财务和审计行业打好了还不错的基础,却转行跳入了未知的水域,这在别人看来肯定就是一出闹剧,而在我和我老婆看来这却是必然。 作为专业服务公司(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的一员,作为每天都在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的审计师,职业训练造就这一类人本能地遇到问题多收集资料,多调查分析,偏向理性去评估机会成本和风险。但是,我的性格是无法因为职业经历而改变,我相信『捋袖子直接开干』是对爱读书爱思考的人最欠缺的品质之一,所以我要突破自我。我一直都相信自己应该按照甘地提出的这个信条来行事:

简单说,『信仰即思想,思想即语言,语言即行动,行动即习惯,习惯即价值观,价值观即命运』。 我信奉这种简单的观念,并努力付诸实践。尤其我女儿在15年8月出生,我无法想象以后她面对同样的理想与现实的抉择时,我没法告诉她我因为害怕变化带来的风险而选择放弃,不去实现自己坚信正确的想法,更不能无耻地对她说『因为你爸做不到,所以你要做到』。

这3个月,我经历了太多事情,真要回头想想,就觉得普华的经历像是上辈子的事情,那些现金流量表、BS和P&L、大合并小合并、调整和抵消、收入和税、转移定价、中国准则、国际准则和US GAAP的GAAP difference,底稿和Aura,全都像被套上了一层蒙版。 我知道它们都在那里,印在我的脑子里,但是,总有一个模糊的感觉。感情上,感觉好模糊。 就像挚爱的亲人离世之后,所有零碎往事、音容笑貌,都历历在目,但是总觉得他们在渐渐离我们远去。

回顾下普华的审计经历,除了让我在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实现快速积累之外,我觉得更大的影响是对我的学习能力、对我的工作习惯和思维的提升。 正是由于审计工作的高强度和耗时长久,所以我得想法设法去实现自己对于工作之外的个人规划、发展自己跑步读书等兴趣。这就逼着我把GTD、时间管理以及知识管理研究透、贯彻到行动中去,然后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3年审计人生,除了和别人一样加班熬夜,我的nike running还积累了2500公里跑步里程,我的时间统计App atimelogger在手机上运行了三年,每次CPA考试,我都制定每一门考试需要积累的番茄数并分解到天去执行,我的番茄时钟Focus Time App积累了数千个番茄。

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是用拍纸本(legal pad)整理当天待办事项,而且是专注于『重要不紧急事项』,完成『不重要但紧急』事项。至于『重要又紧急』事项,那些事自然就是工作重点而不需专门整理。晚上睡前我会在日记本上花5分钟写写当天的主要日程清单。

我用Evernote来做全部的知识管理工作。三年来,我的Evernote中分门别类整理了2700篇笔记,除了财务领域的知识库之外,其他主要是关于自我管理、高效学习的材料和思考。当然,里面也有我自2009年来的年度计划、年度总结、读书笔记以及业余时间翻译的诗歌。我针对知识管理确定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最近通过网络向100人的组织进行授课,取得不错反响。

可以说我是被四大的高强度工作逼着进行GTD、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所有人都有梦想,都有写在新年计划里等待去实现的东西,这些更偏向『诗和远方』的东西需要我们利用规则去约束自己,实现更大的自由。如果单纯依赖『自由的灵魂』,很多情况下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结果。

我对别人分享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内容时,总是会引用歌德的一句话来强调为什么要『管理』自己:

正是因为快速、高强度学习的经历(审计和之前的翻译都是如此),造就了我对学习这件事情的激情。我不是为学习而学习的人,我也坚决厌恶所有僵化而流于形式的教育,只热爱学习和知识本身,不喜欢死读书。

很多人不觉得现在的学习存在问题,也有很多人认为手机和微信等科技发展并没有为人的学习成长带来威胁,但是我的观点与此相反,我属于少数为这个问题沉迷的人。

我看过数据,2014年末,微信人均使用时长每天约40分钟,频率达20多次。我的观察结果也基本一致。现在,时间散作碎片、信息总是过载,而学习这件事,科技发展并没有带来相对应的帮助。 现在的情况,是人类的认知跟不上机器认知的发展,是人类的品格培养、习惯培养在现在的背景下愈发困难。养成专注和坚持的习惯要比以前困难太多了!科技,并不会帮助人去找到活着的意义。 所以,我相信现在新的科技在帮助大家『做更好的自己』方面并没有特别显著的成绩,很少有产品专注于提高用户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来帮助大家更快更好的学习,反而有点落井下石的意味,耗尽人类本来就不多的意志力和专注。每个人都需要终生学习,每个人都面对学习这个难题。所以我总结了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在知乎上专门回答学习和自我管理问题。

在我看来,学习这件困难而有意义的事情,可以用简单而有趣的方式来完成。通过学习成长,我们都要成为更好的人。我觉得去创造产品解决碎片化时代终生学习者面临的问题,这是我想做的。

无法回避自己对『碎片化时代,终生学习者如何高效学习』这个难题的热爱,而秉承『信仰即思想,思想即语言,语言即行动,行动即习惯,习惯即价值观,价值观即命运』的原则,我别无选择只能离开财务领域,注册了一个小能熊公司来做这个事情。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命中注定。 小能熊公司,要为学习者制造最好的工具,如同苹果为创造者所做的。

做审计本身就精彩,有很多新鲜的人和事,研究各种各样的公司,和各种部门、人员打交道,挖掘企业报表中的每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发现自己无法躲避的使命之前,我无比热爱我的审计工作,并投入了我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件事。

但是,转行之后,『外面的世界』真的更精彩。我出来时,除了我自己琢磨了1年多的产品理念,和我倔强的信念,我真的什么也没有。我没有技术合伙人,没有设计师,连BP都没做出来。

但是这些问题我都必须自己出动,一个一个去解决问题。为了找一个技术合伙人,我将所有可能的渠道梳理了一遍,从朋友推荐、北京高校BBS、行业论坛、创业群和论坛、知乎上的IT人、以及缘创派等垂直网站,我挨个梳理,用excel表来跟踪梳理进展,见了20个以上的潜在合作对象,最终找到了很有契合度的合伙人。认识的这些人大多数都一直联系着,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

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每个月问题都得自己亲手解决。这就涉及去找各种各样的人,所以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 我见到很多朋友Mac上装的软件和正版内容比电脑还贵(虽然我出于研究目的购买app的支出也要超过iphone),见到很多对工作效率和工作细节自我要求严格到变态的朋友,例如OmniFocus中的O和F一定要大写,不然立刻在你身旁抓耳挠腮心痒不已。之前在事务所出审计报告也不是每个人都到这个程度的。我见到很多朋友全年保持着四大在忙季时的工作强度。

遇到和结识的朋友中,其中@阿禅和@金乌对创业的激情和态度让我大受鼓舞,深感佩服。他们的工作效率让我这个前四大人非常汗颜。

例如我和阿禅在中午饭期间花1小时讨论完我的创业项目,期间谈到我的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实践。他说我觉得有个人你应该见一下。半小时之后,我见到了金乌。我们三人聊了一会,都相见恨晚,甚是投机,当时就提出我们三人应该在网上开设一次收费学习的实验,课程就是我们三个合作,分别讲GTD、时间管理、知识管理以及团队协作,以实操和具体场景为核心。20分钟后,课程的形式、内容和提纲全部敲定了,以OmniOutliner的形式分享到我们的聊天群里。我们的日历里已经收到下次聚会的时间、地点和主题。1小时后聊天结束,大家各自忙自己的事情。仅仅1个多小时后我就收到金乌发来的课程keynote,他那部分已经(带着令我震惊的专业和审美)完成了。当天晚上,三个人的微信朋友圈都发了这个开课通知的状态,点赞的人拉到课程通知群里,300多人的潜在客户就汇集起来了。后来成功转化付费用户接近100人。

这件事情给我的震撼太大了。这种事情、这种效率是之前在会计师事务所这种PSF、甚至任何成熟型公司都是可能出现的。而现在,我遇到的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做事情,都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且你得迅速变得擅长做这个事情。创业者得自己有能力养活自己,而不是等组织给发工资。

简单说,现在遇到的事情,遇到的人,真的非常『额妹吱嘤』(amazing)。

下周要去见几个投资人,不管结果如何,我知道我肯定会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我在做的项目必然是比较困难的,不是风口,我自己的资金也有限,但是我会坚持住。花半天写这篇文章,也算是作出一个公开承诺,不能放弃。

文章很长,我知道我又啰嗦了。我在知乎写回答的原则是只写关于学习和自我管理内容,介绍理论和思考,强调行动和改变。结果经常犯的毛病是写得太长,想把很多事情在一篇里面说出来。以后我会改,会写得更有趣一点。不喜欢看长文的朋友抱歉啦

125 评论(15)

别吃哥的菜

据个人了解,审计师相对辛苦一些,会计工作重复性多一些。

12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