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0629侠女
楼上说的都不对。审计中的重要性与我们平常所说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审计专业术语的重要性是指某一交易或事项可能影响利益相关者做决策的程度,重要性与某一事项的金额或性质相关,并取决于特定环境。重要性水平是对重要性的量化,如果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一定,重要性水平越高,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比如说,审计师可以接受的财务报表错报为10000元,如果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很高(重要性水平高),则审计师可以接受的检查风险就越低。楼主对重要性与重要性水平产生混淆是因为没有理解重要性的含义,审计的重要性不是说某个项目重不重要,而是对错报风险的一个衡量指标。
火辣小白羊
审计中重要性是指审计项目或被审计单位、个人在社会中的影响的程度;审计水平的重要性是指审计“人或审计单位”的自身素质而言;上述重要性有本质的区别、(1)对项目而言(2)审计“人”而言。
加油嘴馋的我
我觉得各位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并不是全面的加以自己的想法在里面的。对于我这个审计专业的学生和同时备考cpa证书的同学来说,重要性和重要性水平其实意义上市相同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从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来阐述。而重要性水平就是针对被审事项中报表是否存在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种程度在一定环境下可能会影响决策者的决策或判断。同时重要性水平其实就是对重要性、查找错报漏报的审计工作提供量化的标准。在cpa官方教材中,是这样阐述重要性的:1、如果合理预期错报(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依据做出的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该错报是重大的。第一条我们可以看出其实重要性水平通俗点就是找出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或者未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但汇总起来可能超过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的错报。2、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的影响。第二条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注册会计师或者审计人员在判断重要性水平的同时,首先要了解被审计单位极其环境。我们确认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时,是需要先选基准,在定比例的。3、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来做出的。第三条说明,我们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需要满足总体预期使用者的,无需考虑个别预期使用者的意愿。好了,追本溯源,重要性和 重要性水平其实是一个衍生出来的关系,辅之审计程序,助于审计工作完成的一项重要因素。重要性是一个大的概念,而我们实践使用的是重要性水平。两者没有区别。附加:在重要性水平中,我们通常分为三界限。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实际执行重要性水平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
福气娃娃TT
财会审计人员是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力量。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已经成为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政府部门改善经济管理、评价财务状况、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财会审计的职能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扩大。从简单的事后记账、算账,逐步转向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经济效果、考核业绩、参与决策等。一个合格的财会审计人员给领导提供准确而有价值的信息,可以为企业当家理财,当好参谋,有助于领导的正确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对会计提出的全新要求,培养更多的财会审计人才,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决定从2006年上半年开始,在我省开考财务会计与审计本科专业。该专业由华南农业大学主考。考生通过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由省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有华南农业大学副署的财务会计与审计专业毕业证书,教育部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学历。课程平均分达到72分以上,通过学位外语考试的本科毕业生可授予学士学位。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