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亮亮魔人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高顿网校为您解答:
审计报告阶段
1、审计小组归集审计工作底稿、并编制审计报告初稿,并将审计报告初稿和审计工作底稿提交审计处分管业务的领导进行审核。
2、审计小组按审核后的要求,对审计报告进行修改。
3、审计小组向审计处领导汇报审计报告的征求意见稿,并对审计报告的征求意见稿进行定稿。
4、将审计报告的征求意见稿送相关分管领导和财务处领导传阅,并进行相应的沟通。
5、对审计报告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定稿。
6、将审计报告的征求意见稿征求被审计单位(当事人)意见。
7、将定稿后的审计报告进入网上审批程序,并出具正式审计报告。
8、向有关领导、部门及当事人送达正式审计报告。
专题推荐:财务审计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财经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网校、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会计论坛、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高顿网校将始终秉承"成就年轻梦想,开创新商业文明"的企业使命,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财经网络学习平台!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问,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盐见黄瓜
1、了解和评价审计对象的可审性。
2、决策是否考虑接受委托;只有在符合下列条件下才能接受委托。
3、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4、计划审计工作。
5、制定总体审计策略。
6、风险评估程序。
7、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8、进一步程序一实施控制测试二实质性程序。
9、完成审计工作。
1、了解和评价审计对象的可审性。
2、决策是否考虑接受委托;只有在符合下列条件下才能接受委托。
⑴在初步了解业务环境后,CPA应当考虑承接该业务是否符合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等相关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⑵承接鉴证业务还应当具备下列所有特征①鉴证对象适当;②使用的标准适当且预期使用者能够获取该标准;③CPA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其结论;④CPA的结论以书面报告形式表述,且表述形式与所提供的保证程度相适应;⑤该业务具有合理的目的。如果鉴证业务的工作范围受到重大限制,或委托人试图将CPA的名字和鉴证对象不适当地联系在一起,财该项业务可能不具有合理的目的。
3、商定业务约定条款。
4、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5、计划审计工作
⑴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①客户的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和治理层是否诚信②项目组是否具备执行审计业务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必要的时间和资源③事务所和项目组能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④由于在连续审计的情况下,CPA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审计经验,因此在决定是否保持与某一客户的关系时,项目负责人通常重点考虑本期或前期审计中发现的重大事项,及其对保持该客户关系的影响。
⑵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
⑶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
6、制定总体审计策略。
⑴风险评估程序
⑵计划实施的进一步程序
⑶其他审计程序。
7、风险评估程序从6 个方面了解
⑴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⑵客户的性质
⑶客户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⑷客户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⑸客户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⑹客户的内控。
8、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9、进一步程序一实施控制测试二实质性程序。
10、.完成审计工作
⑴汇总审计差异。
⑵提请调整或披露。
⑶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
⑷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⑸评价所有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
⑹编制审计报告等。
monmonfxwen
1、确定审计的目标2、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3、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4、符合性测试5、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6、实质性测试7、实质性测试结果的评价8、撰写审计报告
紫草莓蛋塔
准备阶段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哪些情况 1、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2、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3、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情况;4、关联方及交易情况;5、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6、其他
常用方法 1、查阅去年的审计工作底稿;2、查阅行业业务经营资料。3、查阅公司章程协议、董事会会议记录、重要合同等。4、参观被审单位现场。5、询问内审人员和管理当局。
(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审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具有法定约束力。
⑴签约双方的名称;
⑵委托目的;
⑶审计范围;应明确所审会计报表的名称及其反映的日期或期间
⑷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1、确定审计的目标
2、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
3、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
4、符合性测试
5、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6、实质性测试
7、实质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8、撰写审计报告
扩展资料: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
审计流程的延续
复审和后续审计主要适用于国家审计、部门审计等强制性审计的情况。
(一)复审
复审是审计机关对原来的审计工作进行全部或部分的复查,以确定原来所做的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引起复审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论提出异议。
2 审计机关对于审计小组的工作进行检查,为保证审计质量而进行复审。
3法律诉讼引起复审。
对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结论和决定不服时,可以在收到审计结论和决定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审计机关申请复审。上一级审计机关应当在收到复审申请之日起的三十日内,作出复审结论和决定。
(二)后续审计
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实施后续审计,由审计机关根据有关决定,后续审计实施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审计机关认为较为适当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但时间相隔不宜过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审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审计流程
bigbig米米
审计的大致流程由下;1,拟定审计方案,也就是审计计划,通常说的都审计些什么/2,组织或配备审计力量、配备审计人员;3,下达审计通知书,通知书应注明被审计单位准备什么资料、审计期间;4,进驻审计,就是到被审单位开始实施审计;5,与被审单位索取或借阅相关资料、同时与被审单位相关人员交谈,增加感性认识;6,记录或复制相关资料,为撰写审计底稿或审计报告用7,汇总审计过程记录的问题,同意审计组的意见;8,起草审计报告,写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法律法规是怎样规定的,审计处罚的标准是什么?审计组通过;9,向提交审计派出机关递交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当什么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依据、处理意见;10,将审计报告的内容与被审单位见面,交换意见;11,审计派出机关讨论通过审计报告,并做出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此环节是审计局对被审计单位下发的强制执行文件,因此这个文件必须写的淋漓尽致,表述干脆,尽量不用或少用修饰词句,必须明确的一下几点:1)审计期间,那个日期至哪个日期2)审计查处什么问题、违反了哪条法律法规,那条哪款,应该受什么样处法、不可轻描淡写,罚款是一万元、二十万元不能含糊12,向被审单位送达审计结论、同时报送审计主管领导、上级审计机关;13,按照审计结论所述内容、落实审计结论,该收缴的收缴、该处罚的处罚;14,将上述审计文书做卷归档备查。
小琪1128
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广义的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项目开始,到审计工作结束的全部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阶段,各阶段又包括许多具体内容。狭义的审计流程指审计流程指审计人员在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得步骤和方法。
Camillemcc
1、审计计划阶段。一是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二是编制审计工作方案,主要包括审计目标、范围、内容和重点等。2、审计实施阶段。一是由审计机关确定审计组组长,选派合适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二是制发审计通知书,在实施审计3日前送达被审计单位,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直接持审计通知书进行审计;三是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确定审计应对措施;四是编制审计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审计目标、范围、内容、重点及措施等;五是实施审计,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出审计记录。3、审计报告阶段。一是审计组起草审计报告;二是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批后,应当以审计机关的名义书面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若10日内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审计组应当针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书面意见,进一步核实情况,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作必要修改,连同被审计单位的书面意见一并报送审计机关;三是复核审计报告。审计组所在业务部门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等业务文书、相关审计证据材料进行复核;四是审理审计报告。审计机关审理机构对审计组所在业务部门复核修改后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进行审理;五是审定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原则上应当由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会议审定,特殊情况下,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授权,可以由审计机关其他负责人审定;六是签发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经审计机关审定后,由审计机关负责人签发。
以哩哇啦
审计工作流程一:一、审计准备阶段1、接收委托,确定审计项目。2、组成审计小组3、了解和调查被审计单位。4、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制订审计工作计划方案。5、编制审计通知书,被审计单位承诺书。6、下发审计通知书二、审计实施阶段1、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有关会计资料(包括电子文档),实施财务审计程序。2、整理汇总审计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有关情况。3、审计小组汇报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有关情况,确定需进一步核实的问题。4、实施相关的追加审计程序。三、审计报告阶段1、审计小组归集审计工作底稿、并编制审计报告初稿2、审计小组按审核后的要求,对审计报告进行修改。3、审计小组汇报审计报告的征求意见稿,并对审计报告的征求意见稿进行定稿。4、将审计报告的征求意见稿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5、出具正式审计报告。四、审计报告的终结阶段审计小组将审计档案归档。审计报告流程二:第一步,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包括:调整分录汇总表、重分类分录汇总表、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表等。第二步,判断和运用重要性水平,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表与会计报表层次或账户余额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据以确定未调整不符事项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第三步,解决重要差异。注册会计师确定审计差异之后,一般应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建议其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那些重大差异,注册会计师必须考虑改变审计意见和在审计报告中如何反映的问题。第四步,进行审计小结。注册会计师应就有关审计事项进行小结,编制审计工作完成情况表,并明确地评价和说明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写入审计小结中。通常审计小结文书应包括审计概况、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情况、意见和建议、审计结论等内容。审计小结是一份重要的审计工作底稿,它是对审计工作中各种信息的综合提炼。注册会计师应对审计小结进行认真审核,并妥善保管。第五步,编制试算平衡表。第六步,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审核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其中,会计报表附注包括公司简介、会计政策、报表项目注释、分析情况以及重要事项揭示五个部分的内容。如果注册会计师代为编制会计报表及附注,不能将附注事项与应在审计报告揭示的事项混为一谈,即不能因为注册会计师代替被审计单位编制报表附注,而不在审计报告中揭示那些应予揭示的事项。第七步,确定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根据对所取得各种审计证据的分析和评价结果,结合重要性水平,确定应在审计报告中发表何种审计意见。第八步,草拟审计报告。第九步,复核审计工作底稿。这里主要指进行重点复核和全面复核,如果复核中发现存在遗漏问题,应返回到审计实施阶段补充审计,如果复核中发现问题处理不当,应返回至编制审计差异表这一步骤,对不正确的处理意见做出适当的修订。第十步,出具审计报告。经复核确认后,注册会计师应将审计报告草拟稿(或征求意见稿)送至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经确认后,再正式签发并出具审计报告。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