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较的心
陈启宇先生1972年出生,硕士,民盟盟员,工程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优秀毕业生。历任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董事、副董事长、总裁等职。现兼任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遗传学会理事,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副董事长、总裁:姚方先生, 梁勇先生1967年出生,硕士,中国民盟盟员,高级工程师。现任复星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社会职务有: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九届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等。汪群斌先生1969年出生,本科,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复星国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并兼任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上海湖州商会会长等社会职务。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2004年度中国医药十佳职业经理人、2006年度上海市光彩之星、上海市第四届优秀青年企业经营者(金鹰奖),第四届中国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国家科技部第五届“跨世纪人才十大新闻人物”,2008年度“中国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家”个人奖等荣誉。章国政先生1965年出生,硕士,中国注册会计师。历任先后担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教师,泰国正大集团易初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多个合资企业财务部经理、副总经理,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总监,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现任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管一民先生1950年出生,本科,会计学教授,历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讲师,上海财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2000年9月起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 韩炯先生1969年出生,硕士。1998年作为创始合伙人参与创办了通力律师事务所, 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曾担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七届、第八届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 2005年6月至2008年4月担任上海市律师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现任通力律师事务所主任、执行合伙人。姚方先生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范邦翰先生,1953年生,大专,中共党员,经济师。曾先后担任上海市医药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人事部经理、上海市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药品部部长、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任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李显林先生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制药管理委员会董事长、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1955年出生,硕士。2001年起历任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现兼任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等职。周文岳先生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培训发展中心总经理、企业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1960年出生,硕士。2003年至2006年任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副总监。傅洁民先生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企业技术中心主任。1952年出生,硕士。1988年起历任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理室主任、副总工程师、副院长、院长。崔志平先生,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国际部总经理。1963年出生,硕士。2001年至2005年历任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事业部副总监、总经理助理兼国际事业部总经理、副总经理。现兼任Handa Pharmaceuticals,LLC董事。程阳锋先生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1977年出生,硕士。2004年至2006年任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投资者关系总监;2006年至2007年10月任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2007年10月起任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丁晓军先生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主任。1964年出生,硕士。现兼任上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朱耀毅先生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医学诊断事业部总经理。1962年出生,硕士。现兼任上海复星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雪峰先生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商业管理委员会主任。1970年出生,硕士。1993年就职于辽宁省审计厅;1995年起历任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审计部经理、投资部经理、投资总监、福建同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医药药品分销公司董事长等职;2003年9月至2010年1月任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2010年1月起任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级助理兼商业管理委员会主任。李东久先生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制药管理委员会主任、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1965年出生,双硕士;1987年7月至2009年12月历任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车间技术员、车间副主任、合资子公司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事业部总经理、副总经理等职。徐军北京金象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北京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1955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主管药师。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西城区商业联合会副会长,西城区西单商会监事长,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连锁经营协会理事。曾荣膺“全国中药系统优秀企业家”、“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中国医药十佳职业经理人”、“美中经济合作组织中国首席企业家”等称号。曾任北京市西城区百货公司党委副书记、组织部副部长,西城区药材公司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副经理,西城医药总公司总经理。刘强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1966年出生,高级政工师,1986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长江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吴以芳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1969年出生,硕士。韦飞燕广西花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1964年出生,EMBA。1998年接手管理和经营柳州中药厂,使一个严重亏损企业焕发出生机,创造了国有小型企业走出困境的奇迹,花红片成为妇科用药全国知名品牌。2002年与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合作,成功改制,成立广西花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虞哲敏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桂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1954年出生,经济师,历任上海大众制药厂车间主任、计划科科长,副厂长;四川天府药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上海天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晓晖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财务部总经理。1971年出生,会计学硕士,注册会计师,曾任职于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吴壹建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上海复星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1970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职业医师,《中国药店》杂志社编委会委员。曾任职深圳三九医药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首席营运官,上海三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柏桓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行政支持部总经理。1959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曾任职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上海博莱科谊信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陶朝晖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市场营销部总经理。1968年出生,本科。曾先后服务于永裕(Zuellig)、诺华(Norvatis),曾任东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东盛集团董事、助理总裁。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副秘书长,2004年医药行业“十大营销案例”得主,2005年“中国医药行业风云人物”。 柳海良1949年出生,经济师,曾在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强生(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20余年。 监事:王品良先生,1968年出生,硕士,注册会计师,2000年7月至2009年2月历任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副经理、财务部经理、财务副总监、总会计师等职,2009年2月至今任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2009年9月至今兼任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曹根兴先生,1946年出生,大专,1997年至今任大华(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
justjoshua
一、简介:战略性投资是指对企业未来产生影响的资本支出,具有规模大、周期长、基于企业发展的目标、分阶段等特征,影响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的投资。即对企业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投资。 企业战略性投资泛指直接企业竞争地位、经营成败及中、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投资活动。典型意义的企业战略性投资项目包括:新产品的、新的生产技术或生产线的引进、新领域的进入、兼并、资产重组、生产与营销能力的扩大等等。这类投资通常资金需求量较大,回报周期较长,并伴随较大的投资风险。因此,企业战略性投资的风险投资特征往往也非常明显。企业战略性投资事实上是场竞争的产物。企业制定战略性投资,目的是建立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国内外场的竞争中获胜。企业在场中的竞争地位加强,企业价值的实现和增加才有可靠保证。二、陷阱规避企业投资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战略性投资,主要指为了企业未来而进行的投资,如行业内并购、多元化发展等,另一类是财务性投资,如雅戈尔、刘銮雄的华人置业等,在证券等金融场上游弋,其个别年度的收益甚至超过了主业。经历了金融风暴,企业对财务性投资的风险有了充分的认识,也适当地收缩了。手握现金的在危机时是虎视眈眈,伺机进行战略性投资,抄底是对的,但不要因为价格的便宜而忽略了其中的陷阱。 1、行业内整合很多都想通过行业来提高规模和产能、降低成本,以获得采购和定价方面的话语权。其中的陷阱是消化不良,可能因为企业文化、被方黑幕、方的管理能力等。例一:全美先后太平洋西南和主要竞争对手彼得蒙,一年多的时间,规模增至原来三倍,造成原信息系统和人力系统难以承担,结果服务质量下降,利润率大幅下降。例二:AOL与时代华纳合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曾带来无数美好期望,事实上失败的很惨,这个金额高达亿美元的并购案,造成值缩水高达亿美元,创始人也要出面道歉。中国这类例子也多不胜数,比较出名的如TCL并购阿尔卡特和汤姆逊、明基并购西门子等,都是令人惋惜的失败,至于联想IBM电脑,也不太乐观。行业内整合陷阱的规避:(1)、深入了解被并购企业,尽职调查更偏重于财务调查,特别关注是否有等黑洞。(2)、企业文化,特别是跨国的文化差异,在前必须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具备管理整合能力后才考虑出手。2、多元化发展多元化比行业内整合的难度更大,成功的一般会举GE为例,国内则有复星。其中的陷阱主要是把握行业周期,因为多元化涉及不熟悉的行业,像,很多上都在寻找矿山,与自己主业一点也不搭边,年底金属价格大跌后均面临大幅减值。多元化发展陷阱的规避:(1)、行业周期的研究和企业的选择:坚持长时间研究后的稳健投资,对整体环境、行业、企业做持续的研究。GE是数一数二战略,这个有点难;复星是从行业中筛选出超过中国GDP增长速度的少数行业,并在这些行业当中,持续跟踪已经成为或者有潜力成为前十强的企业。这个可以学习。(2)、把握最佳的进入时机,争取较低成本的介入机会。比如,对海南铁矿的投资,复星从关注到签署合作意向书就用了将近4年的时间。又如为了入股中小城商业银行,复星跟踪研究了很久,从排名全国前列的中小城商行中选出了2~3家跟踪研究。(3)、对于想投资的企业,关注企业盈利的能力、团队的竞争力和资源的竞争力等几个考核指标。3、投资机构的选择素质好一点加上有扩大雄心的企业,接触投资机构如C、PE的机会一定很多,这其中的陷阱就是对赌协议,像蒙牛、昌盛:陷阱规避:更好地了解投资机构(1)、他们习惯于通过控股对董事会和运行进行监控。(2)、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去规避风险,不要轻信他们的对赌协议。(3)、不要为了上而放弃自身的经营模式和风格。战略性投资,谨记张瑞敏的话:“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三、投资退出1、退出的效应:(1)、实现投资项目的良性循环(2)、投资退出有利于确保现金流量的平衡,改善财务状况(3)、以高溢价退出投资项目,可为带来可观的特殊收益和现金流(4)、退出经营不善及负债高的项目或业务,可让有效重组债务,达到止血消肿的目的(5)、投资退出作为一种收缩战略,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6)、通过减持或降低在投资项目的股权比例,可以引入专业或策略投资者共同经营投资项目,形成多元产权模式,降低风险。2、退出的途径:投资退出其实也是一种资产经营活动。因此需要借助资本经营手段来完成。其主要手段不外乎通过“转,售,并,停,关”,其中以“转,售,并”最为理想。从资产经营角度来谈谈投资退出的主要途径有五条:公开上、转让股权、兼并与,股权回购,清盘。清盘属于投资失败的无奈之举,只有从前几条途径才能获得投资回报3、退出方式的选择:投资项目退出,要因不同而异,很多在投资时往往只考虑日后如何经营,却很少想过如何适时兑现投资,更少想过如何收拾亏损残局.其实投资的退出并不只限于项目亏损时的万不得已,而应该是主动的发展战略,在恰当的时机以退为进. 所以在投资时充分考虑它,会使投资项目不仅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更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下面通过三点来总结为何退出投资项目:投资退出作为的一种收缩战略,应是一种主动的发展战略。通过收缩实现的最优规模,以至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其为财务管理的核心目标。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