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30

左家庄与特8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应遵守的准则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桑珠欢穆

已采纳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责任,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审计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准则。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第三条 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与人员,及其从事的全部审计活动。第二章 一般准则第四条 一般准则是指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及其职权、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资格条件和职业的要求。第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应考虑组织性质、规模、内部治理结构以及相关法令的规定,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内部审计人员。第六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在其内部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并积极了解、参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第七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专门学识及业务能力,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不断通过后续教育来保持这种专业胜任能力。第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计业务。第九条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任何实际经营管理活动。第十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能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第三章 作业准则第十一条 作业准则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和审计实施阶段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考虑组织的风险及管理的需要,制定审计计划,对审计工作做出合理安排,并报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前,应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并做好必要的审计准备工作。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深入调查了解被审单位的情况,对其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第十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运用座谈、检查、抽样和分析性程序等审计方法,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第十七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积极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进行审计,不应改变审计计划确定的目标和范围。第十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把收集和评价的审计证据及形成的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第四章 报告准则第十九条 报告准则是内部审计人员反映审计结果,出具审计报告,以及内部审计负责人批准和报送审计报告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第二十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于审计实施结束后,出具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必须以审计结果为依据,做到客观、准确、清晰、完整且富有建设性。第二十一条 内部审计报告应说明审计目的、范围、结论和建议,并可以包括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对审计结论和建议的意见。第二十二条 内部审计报告应声明系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办理,若有未遵循该准则的情形,审计报告应对其做出解释和说明。第二十三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内部审计报告的审核制度。内部审计负责人应审查审计证据是否充分、相关、可靠,审计报告表述是否清晰,审计结论是否合理,审计建议是否可行。第二十四条 内部审计机构在内部审计报告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应向被审单位下达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书。第二十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是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相对保证。第二十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进行后续审计,以确保审计报告所提出的审计结论和建议得到有效实施。第五章 内部管理准则第二十七条 内部管理准则是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利用审计资源,履行内部审计职责,实现审计工作目标的规范。第二十八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确定年度审计工作目标,制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编制人力资源计划和财务预算。第二十九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审计条例》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结合本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审计工作手册,以指导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并作为监督、检查的依据。第三十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建立内部激励制度,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评价其工作业绩。第三十一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保持与国家审计机关的联系,依法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和指导;应保持与民间审计组织的协调,并评价其工作效率。第六章 附则第三十二条 本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负责解释,审计署颁布。第三十三条 本准则自****年*月*日起施行。

审计师应遵守的准则

359 评论(15)

吃得圆圆的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审计人员职业特征并反映自身特殊要求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其主要内容是: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因此,广大审计人员必须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保持高度一致,同心同德。必须忠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2、遵纪守法。法律法规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认真履行《审计法》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依法加强财政、财务收支的监督管理,旗帜鲜明地同一切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切实保护国家、集体财产的安全和完整。3、做好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是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一是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在办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业务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确保审计结果合法、真实、完整;提倡积极奉献精神,坚持认认真真审计、清清白白做人。二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其正当、合法的经济权益。三是严守被审计单位涉及国家经济、技术、商业等秘密,除法律规定外,不得私自向外泄露。4、廉洁自律。“保持廉洁、惩治腐败”,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事关国家的兴衰和存亡问题。因此,我们在审计活动中,必须做到廉洁自律,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一是清正廉洁、一尘不染。不得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收受馈赠、贿赂以及索贿。二是严于律己、不徇私情。不得凭借手中掌握的权力搞钱权交易,不得接受被审计单位宴请和公款支付的娱乐活动。三是作风正派、生活检点。自尊自爱,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5、不断加强学习。实践证明,广大审计人员必须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要求。

32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