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杭州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克已奉公,勤奋工作;2.努力学习、更新知识,学以致用,积极进取,具备与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审计; 4.办理审计事项应当保持职业谨慎,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税务行政复议 5.办理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6.对在执行职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 7.遵守廉政勤政规定和审计工作纪律,廉洁自律,艰苦奋斗,努力奉献; 8.谦虚谨慎,平等待人,树立良好形象。国家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主要为以上八点,在实行审计工作的时候要履行这样的义务。
wanguofang
1、审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首先要有道德素质。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正义之心是审计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审计是一项得罪人的事业,审计过程中必然要揭露查处一些违纪问题,遇到各种阻力和压力。审计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敢于执法,做国家资产和人民利益的忠诚卫士。其次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和能力,不仅要熟悉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具备审计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有一定水平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准确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处理法规条文与事实的适用,对审计对象做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审计评价。2、审计人员应具备的特别素质在具备了基本素质能力之后,能否实现审计工作向更高水平的发展,还要看审计人员是否具备了从事审计工作所需要的特别素质。第一,要有职业敏感。面对给定的审计材料,为什么有的人能迅速找到切入点,有的人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其原因在于个人对问题观察的敏锐程度,这种敏感性要有长时间知识和实践的积累。第二,要有洞察力。在敏感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问题,关键要有一定的洞察力。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找到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即从哪方面着手可以有效地取得对问题正确判断的依据。第三、要有高度的综合判断能力。判断能力不仅仅是简单的分析判断,需要从微观层面进行甄别,更需要从问题的宏观层面进行剖析,分析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脉络,对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现状有不同程度的研究,能够把握审计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在统筹分析基础上才能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做到对问题准确的处理,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快乐的陆小晶
1、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当然,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高级审计师资格是最为理想的,如果不具体这些资格,至少需要掌握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内部管理基本规律。有些规模较大的审计机构也会聘用只具备某个或某些专业技术的人员,但这些机构需要配备的审计人员中至少要有一位具备财务知识及管理知识,因为这两项内容是审计工作中无法回避的。2、具备财务、审计、管理工作经验。这些经历是在书本里无法学习到的,需要通过实践逐步积累。但这项内容并不是必须的,可以在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带领下逐步积累。3、独立判断。审计人员每天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解释,具备独立判断能力,而不是受人左右,这是相当关键的一项素质。4、原则性。坚持原则是审计职业的生命,不坚持原则就丧失作为一名审计人员的基本素养。5、沟通技巧。审计工作主要是为了及时发现、指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各类问题的,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抵制、反感,在许多问题上会与被审计单位出现分歧。在沟通中,需要掌握沟通技巧,《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人际关系》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沟通方法,甚至允许审计人员作出一定的妥协。但是,究竟在哪些问题上才允许作出妥协,又应当妥协到什么地步才是适当的?这需要审计人员依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进行判断。需要强调的是,误解也确实是沟通障碍中的一项主要因素。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往往会认为审计工作是针对个人的,但事实上,审计工作的目的并不是搞掉哪个人,就内部审计而言,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组织能够更安全、高效的运转工作,内部审计的服务作用是很明显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内部审计应当对舞弊和错误保持沉默,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确实是相当重要的,这其实是对企业的治理层、管理层服务职能的体现。对于原则问题,例如重大舞弊行为的责任人,他的希求是审计人员不发现舞弊、已经发现的,他希求不调查,已经调查的,他希求不批露,如果无法满足这些要求,他必然对内部审计人员表现出敌意,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这样的矛盾面前,审计人员的责任是坚持原则,绝不妥协。6、其他素质。如诚信、冷静、客观、公正、保守商业秘密、勤勉等。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