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2

Joy9999999
首页 > 审计师 > 为什么频繁更换审计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彷徨爱情

已采纳

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治理层及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会计事务所是提交这份财务报表最直接的责任人,如果责任人出了异动,那么对于这份财务报表,投资者就要格外当心了。管理层需要对出具的财务报表负责。管理层,特别是负责财务的高管或董事的频繁变动,就极有可能是舞弊的预警信号。投资者可以从上市公司的年报中了解到当年度高级管理人员及董事(尤其是审计委员会成员)的变动情况,并分析思考相关人员变动的可能原因,以识别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会计师事务所的频繁更换也往往是上市公司存在舞弊风险的预警灯。有经验的投资者通过分析前后任审计师的规模、声誉、收费水平及出具报告的时间等细节,可以对风险评估起到良好的帮助。

为什么频繁更换审计师

158 评论(12)

新津东方

?太平保险换审计师是因为公司的审计报告存在质量问题,审计师没有能够发现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导致公司财务报表存在虚假记载,这就需要换审计师来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以确保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

281 评论(10)

默然回首千百度

有人说股市里赚钱的是投资高手,错!那些人赚的是心血钱,只是皮毛,真正赚钱的大有人在。 1、代表国家行使监管责任的证券发行审核各部门、监管部门及交易所的工作人员。企业上市是要排队,要攻关,这是人所共知的。物以稀为贵,所以才成了抢手货。供不应求就要走后门,找关系,甚至行贿,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掌握这个审批大权的是谁?当然是发行审核部门,为了能够发行成功,需要上市公司几年的运作,当地政F领导要亲自出马,中介券商要总动员,当然这些费用都要上市公司出,最终落实到股民头上。一家企业上市要有证券公司推荐辅导,地方政F和管理部门审批,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意见,向证监会报批,这里面又牵涉到领导和具体办事人员,那一关都得过,那一关都得攻,用什么攻不说大家也明白。所以,相关有权部门的人员赚钱是最容易的。象王益、王小石就是这类人的代表,当然还有更大的。 2、各种中介机构证券公司、证券从业人员,会计、律师、资产评估事务所。证券公司是推荐辅导企业上市的,同时负责承销上市公司股票,没有证券公司的协助企业寸步难行。而证券公司一方面承销推荐上市,另一方面又是二级市场的参预者,它们是两头吃,所以油水最大。那些事务所吃的是昧良心钱,大凡违规包装上市都有这些人的影子,只要给钱就签字盖章。我们经常看到上市公司更换审计师事务所的公告,为什么?因为审计对于上市公司形象非常重要,如果审计师事务所不配合公司造假,或者出个保留意见那就麻烦了,所以对不配合的就要更换,而审计师事务所是靠审计费养活的,所以只能狼狈为奸,这是普遍现象。其实只要审计认真负责,上市公司的造假都能审出来。 3、投资基金的管理人员及操盘人。用别人的钱给自已赚钱是基金管理人员的真实写照,这是目前中国收入比较高的阶层。表面上是帮基民管理资金赚钱,但很多基金是不管基民赚不赚钱,先保证自已的高收入,赚了是自已的,赔了由基民承担。用基民的钱拉抬股价,再向拖拉机账户、老鼠仓进行利益输送,赚足了钱就改换门庭,所以基金经理是跳曹最频繁的职业。同时基金是通常都是消息灵通者,与管理层非常亲密。比如社保基金,是真正的国家队,每次都能走在政策和行情的前面,去年收益超过一千亿元,收益率达到43%,,仅股票差价收益就达亿元。并非是他们水平高,而是得益于其政F背景和投资人的双重身份。如果没有这种身份也跟我们一样赚不到钱,不信大家看看中国平安投资三个月亏损120亿,中投公司投资不到一年亏损50%以上,离开了“母亲”的怀抱,他们就露出了“熊”样。 3、由知识分子和各利益集团代言人组成的新闻从业人员、经济学家和证券分析师。这两部分人是与证券公司、上市公司、基金机构一体利益的,它们面对的是股市中的散户,充当了马前卒和喉舌的角色,以让散户掏钱为目标进行充分的忽悠。不管是把黑的说成白的还是把白的说成黑的,只要有人上当就有人给钱,是利益集团的宣传人员。很显然,他们提成的是投资者的钱。大家可以看看目前那几个著名的经济学家,那个不是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那些证券分析师,没有一个不是依附在某一机构的身上。至于记者就更不用说了,谁给钱就帮谁说话,记者是最没有职业操守的一群人。 4、有关系能接近高层决策者和接近上市公司信息的人。信息对于做股票的重要性不用多言,信息就是钱。我们经常看到政策公布前股市已经反应了,上市公司消息发布前已有先知先觉者。这些人不是算命先生,也没有那个本事能分析出来,唯一的解释就是预先知道了消息,从那儿知道的?谁透露的?这是个查无实据的事。这些人收益最快也很大。 5、有背景的超级“资本家”。中国最富的人群,不是那些企业家,也不是高官显贵,而是有着上亿甚至百亿的“资本家”。这些人的原始积累是见不得光的,很多是在转型期间利用职权和关系在国有资产私有化、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接轨期间钻空子、走私贩私,贪污受贿的暴发户,或者是利用职权和关系贪污受贿者。这部分人不显山不露水但却有着惊人的财力,它们是通过资本市场把钱洗成了白色。这部分人通常都有官的背景,既有资金势力又有人脉资源,能够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稳赚不赔。 6、上市公司高管及其关系网。每上市一家公司就意味着一批百万甚至亿万富翁的诞生,它们的钱并非是创业得来的,而是从股民身上榨取的超额利润。 7、道行高的投资高手。市场确实存在着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把握市场脉博的投资人,他们头脑清楚,行事果断,趋势把握的好,能够赚钱。但在中国市场里出不来巴菲特和罗杰斯,只是一些短命高手,收入起伏较大,很多后来把赚的钱又还给了市场。比如被称作股神的林圆,据说目前亏损已超过50%,损失十亿元以上。原因是中国股市没有投资只有投机,是投机就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而这个风险由于政策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会放大。如果没有人脉的依附和消息面的来源,仅靠表面的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做股票,相信目前环境下中国没有稳赚不赔的高手。

26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