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yanhei
关于CIA认可度: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现有196个分会,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1987年加入该协会,成为国家分会。由CIA签署的内部审计报告得到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国内: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资格由中国国家审计署引入国内,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负责行业管理,是国内唯一的内部审计执业资质,亦是国内内部审计持证上岗的唯一资格。国际:CIA资格受到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香港等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认可,亦可作为技术移民专业资格。CIA资格不仅是国际内部审计领域专家的标志,也是目前国际审计界唯一公认的执业资格。考取CIA资格,您将得到国际审计界的终身认可。IIA协会作为全球顶尖的会计行业协会,亦是美国两大会计协会之一,CIA资格与全球主要会计师协会资格均有认可,其中包括ACCA、AICPA、CIMA、CGA、IPAAU等。国际企业把CIA定位为:核心、增加价值、改善运作、实现组织目标。世界500强大企业均设有由高素质CIA组成的专门审计部门,许多资深CIA人士还进入了跨国公司的决策层。据了解,IBM公司30%的管理人员是内审部门培养出来的,这项考试为他们“打开了对外学习的一扇窗口”。CIA不仅可以成为到优秀企业拿高薪的敲门砖,更主要的是能成为通向高层的通行证。国内各大招聘网站上(包括香港招聘网站)截取的招聘启示,高级雇主全部要求必须拥有CIA资格,或者CIA资格优先,雇主的要求直接体现CIA的超高认可度与价值。引用一段某友11年发的回答信息:CIA资格证的认知度日益提高了。比如广州工行,有CIA证的加10%工资,而有CPA证的才加5%。CIA在美国是从管理方向定位的,涉及对公司治理、风险和内部控制等全方位的多角度服务。不象CPA,重在记忆式中国式的考试,现在上市公司,金融行业,外资,事务所对CIA都比较欢迎了。现在很多招聘类网站,看看500强企业的审计、财经类岗位的要求。===========================================================关于CFE认可度:注册舞弊审查师CFE资格证书,反舞弊欺诈、舞弊审计能力的黄金证书!国际财金界反舞弊唯一通行证!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内各项政策逐步推进,反舞弊已成为大潮流,CFE必将成为未来热门职业首选。注册舞弊审查师(CFE)证书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通用 。1998年举行的世界审计组织第16届大会将“最高审计机关在防止和检查舞弊和腐败中的作用”作为大会讨论主题之一。2002年10月15日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布了《审计准则第99号——考虑财务报告中的舞弊》。2003年10月22日反舞弊和腐败审计指南得到亚洲审计组织第9届大会批准。2008年美国舞弊审查师协会(ACFE)、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以及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联合发布了《舞弊风险管理实务指南》。该指南的发布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舞弊风险的深层关注。2008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要求企业应当建立反舞弊机制。2010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审计准则,其中与舞弊相关准则高达9条。2012年、2013年,由中国审计署担任主席国的亚洲审计组织亚洲审计组织多次强调反腐败与舞弊审计行动是预防和打击腐败的有力武器。ACFE(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主席JamesD. Ratley说:“世界各国的监管体系均将防止舞弊的责任分配给了管理层,但是在监管法规之外,将道德行为作为核心原则并从根本上积极管理其舞弊风险的组织将更具竞争力,同时将赢得和保持正面的公司形象。”。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主席兼CEOBarry C. Melancon说:“为防止舞弊许多组织需要付出更多,防止舞弊要求有来自管理层的专门授权。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主席DavidA. Richards 说:“组织必须采取主动的姿态以确保在关键的风险点上,恰当的采取了有效的舞弊防止措施和侦测技术来应对。”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曾指出:审计单位必须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合作与协调,利用预警机制减少贪污舞弊。国家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强调:舞弊防范与审计非常重要,今后审计工作要有效防范和及时发现各种舞弊行为。财政部王军副部长答ICAEW《会计》问时说:财政部致力于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规范和评价标准为主体,推动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内部约束机制。
sunjia0521
发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IIA)是由内部审计人员组成的国际性审计职业团体。成立于1941年。其前身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其会员称之为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 1941年以前美国只有个别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小组或机构。由于当时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那时的内部审计一般是在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管理和控制之下,从事一些防护性审查,保护财产,查找弊端的工作。而且人数较少,在单位的地位和作用很低,不构成单位内部一项独立的职能。被视为会计的秘书。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管理阶层需要别人的帮助,这种情况为内审的发展提供了机会。1941年春,在公用事业部门有两个组织:爱迪生电力研究所和美国电气化联合会,首先建立了内部审计分委会。4月邀请北美公司内部审计负责人约翰.B.瑟斯顿()作题为《内部审计――管理之必需》的讲演,使会议的参加者受到很大的鼓舞。会后他们在纽约一致认为:在公用事业行业中,内部审计要作为独立的职业从会计行业分离出来。就在这时维克托.Z.布林克()出版了《内部审计的性质、作用和程序方法》一书,把内部审计提高到理论的高度,进一步推动了内部审计人员建立内审职业机构的兴趣。于是在1941年9月23日由24名会员成立了创立委员会,由阿瑟.E.霍尔德()任主席。10月27日通过了协会章程。1941年12月9日举行了第一次年会(成立大会),选举约翰.B.瑟斯顿为第一任主席。宣告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的成立。它标志着内部审计从此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 协会成立初只在纽约设有分会,后来发展到底特律、芝加哥、费城、洛衫机和克利夫兰。然而,至此协会也只是美国的协会。1944年协会在加拿在多伦多设立分会,开始跨越国境。随后,1948年又在伦敦设立分会,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性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由国家分会、各国的一般分会、审计俱乐部和个人会员组成。我国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在1987年加入该组织。 主要工作:IIA的内部审计行业的主要是全球的声音,公认的权威,公认的业界领袖,首席主,主要的教育家。成员的内部审计工作、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审计、教育信息技术和安全性。关注重点:协会面向全球,以“经验分离,共同前进”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协会更把“在全世界范围内提高内部审计的形象”作为战略目标。 LZ可以自己整合下。。。求给分啊
王者堕落天使
内部审计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内部审计工作”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既是一种“行为”;战略成本管理是应用具有战略相关性的成本管理信息,建立的一系列成本控制方法、体系。
摘要:
本文在介绍内部审计及战略成本管理内涵外延的基础上,阐明内审工作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思维的必要性,并结合经济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以炼化企业为例阐述内部审计工作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战略成本管理;内部审计;价值增值
目前我国面临发展速度放缓,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经济新常态。“变则通,通则达”,各行业要适应新常态,就要“思变”,作为企业的经济卫士,管理参谋的内部审计也需要创新。笔者所处的企业为炼化行业,炼化企业当前面临产能过剩、油价下跌、产品结构调整,步入微利这一形势,降本增效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突破审计传统理念,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思维,将其融入内审工作,以期提升审计效能,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实现价值增值。
一、内部审计工作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思维的必要性
(一)二者目标一致
从二者的概念可以看出内部审计与战略成本管理二者的目标都是促进企业价值增值,只是二者的实现方式不同,内部审计是一种行为,而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方法。
(二)战略成本管理能够满足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
战略成本管理是从战略角度谋求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增值。角度层次较高,其中所包含的价值链分析方法,涵盖了企业增值活动的所有作业链,涉及面更广。适应了内部审计关注面拓展的需求;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主要体现在服务企业经营,促进企业增值活动上,战略成本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经济活动展开的,其凸显了效益性。这正适应了内部审计服务职能转变的要求;战略成本由价值链分析、对标管理、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目标成本法等一系列方法体系构成,这种体系化的方法对于提高审计效率,提升审计效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战略成本管理对内部审计工作有指导意义
“内部审计工作”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既是一种“行为”;战略成本管理是应用具有战略相关性的成本管理信息,建立的一系列成本控制方法、体系。方法用于指导行为。因为二者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所以战略成本管理对内部审计工作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战略成本管理思维下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相关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取得效果,才能证明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应用战略成本管理思维指导审计工作实践及思考如下:
(一)引入战略成本管理的“对标管理方法”促进企业挖潜增效
xxx企业为炼化企业,“化工三剂”耗用是炼化企业生产成本重要的组成部分,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为了挖潜增效,开展“化工三剂”消耗与管理专项审计,其中应用了战略成本管理中的对标管理方法,收效较好,促进该企业在“化工三剂”方面挖潜增效xxxx万元。具体做法如下:
1.选定恰当的对标目标
“合规性”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和制度作为评价的依据,很多有关“效益”的指标则没有相关依据,若无参照的对象很难判定其对效益贡献作用的高与低,好与坏,因此该内审部门为了找出企业存在的效益差异和挖潜空间,首先就要选定合理的目标进行对标,内审部门通过综合评估地域、生产规模、经营模式等方面后,最终选出集团公司内部五家同行业企业作为对标目标。
2.制定指标
体系确定五家都使用且耗用量比较大的19种剂在采购单价、招投标率、单耗及周转率方面构建指标体系。
3.收集指标
数据内审部门获取集团公司内部五家单位的相关数据,并对相应数据进行整理搜集和必要的计算,形成对比数据表。
4.层层对标,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形成审计报告
进行相关指标的对标,找出差异,通过对比发现有8种剂价格偏高,2种剂单耗较高,并且三剂的招投标率较低等情况。并分析导致以上差异的深层原因,有针对性的与对标炼化企业进行沟通交流,总结先进经验,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建议,形成审计报告。
5.整合行为阶段
进行后续跟踪审计,确保整改效果依据审计整改建议,对相关事项进行持续跟踪,关注整改效果。通过后续跟踪,确保审计建议有效实施,相关工作得到了完善和优化。
(二)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源头控制”理念,建议对投资项目进行事前规划审查,减少损失浪费
某企业内审部门开展信息系统应用审计,在审查过程中发现该企业投建的一套安保信息系统,虽然技术先进,但因与该企业的周边环境不相适应,导致运行不畅,误报频传,为了使该系统正常运行,后期又投入了较多维护成本,但效果不佳。
这主要是在事前规划阶段决策失误导致。通过此案例反思,目前投资项目事前规划由生产规划等部门组织进行,缺少专门的监督机构进行监督,存在风险。通常审计工作关注费用的合规性,以及工程结算量的准确性,即使是关注一些投资项目的可研,也是到项目投资建成后进行评价。这种对项目量的事中跟踪和事后监督评价,无法避免因为规划失误造成的固有损失,这种损失往往是巨大的。项目事前规划审计存在盲区,所以建议对投资项目规划进行事前审查。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主席理查德.钱伯斯说过“利益相关者是内部审计价值的最终评判者,创造价值是内部审计应该关注的重点”。内部审计工作要获得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肯定,就要将促进企业创造价值放在一个核心地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实现内审增值,就必须创新思维,优化审计方法,“采管理学百家之长,为内审所用”——战略成本管理在内审的应用就是对此的一种实践。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4.
[2]乐艳芬.战略成本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