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5

Chowhound壹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受雇于审计单位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nnettahjj

已采纳

审计学专业有哪些就业方向,学了审计学专业好不好找工作,可以从事哪些职位工作呢,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方向一:会计事务所应该说,审计学专业的小伙伴们更适合在会计事务所工作,因为会计事务所主要从事审计工作,是咱们专业最对口的就业方向。审计师的工作职责是,按照审计准则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审计师的工作重点是被审计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按照一定的会计准则编制,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从工作方式的角度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们大多是以团队形式完成特定项目。项目完成后,团队就会解散,新项目到来时又会组成新的团队,所以工作内容和合作的同事都会经常变化。如果想在会计事务所工作,你必须要细心,有责任心,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审计师的工作繁多且强度大,每年的1-3月是最忙的时期,小伙伴们要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不过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不夸张地说,在事务所工作5年能让咱们学到在企业10年也学不到的东西。因为事务所主要是做财务报表审计,因此接触的行业、账目和人员都比企业内部多,关注和考虑的问题就比一般财务要多,沟通能力也会提高,还能为企业管理层提供良好的财务管理建议。与企业不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职位并不需要等岗位空缺时才有晋升机会,而更类似于学校的升级制,完成能力考核之后就能顺利升级。经过3-5年的磨练,就能从新人成为资深审计师或经理。如果能够考取“注册会计师”执业证书,也将大大拓宽咱们的职业发展空间。许多审计师也把跳槽到企业财务部或内审部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之一。方向二:企业内部审计、财务部门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相对于会计事务所要轻松一些,压力也小一些。与事务所的审计工作不同的是,由于内审部独立于其他部门同时又有权对各部门进行审计,审计师就成为企业各部门中极少数可纵观企业全局的人,比各部门经理掌握的信息都更为全面,得到全面锻炼的机会也更多。因此,许多优秀的内部审计师在从业一段时间之后,就可能成为总裁、副总裁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人选。除了内审部门,小伙伴们还可以选择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建议小伙伴们从财务专员做起,如果有实习机会当然最好不过。因为越是大型的企业,越不会让新人直接去运作庞大的企业资本,而是先做基本财务工作。小伙伴们要能沉得住气,锻炼好基本功之后才能在管理层面崭露头角。如果选择把内审、财务作为职业方向,咱们可以将外企或大型企业的高级财务人员定为职业目标。财务高管人才大都处于企业的核心层,他们不仅要了解企业的经营运作,还要在企业的经营投资方面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这类公司所需要的高级财务人员一般有财务副总裁、财务总监、财务经理、高级财务分析经理和财务主管等。方向三:资产评估资产评估是一种市场中介工作,因此用到资产评估工作的单位很多,例如金融证券投资公司、房地产开发机构、各类资产评估事务所和税务事务所等。虽然资产评估工作虽然看起来和咱们专业不是特别对口,但也可以作为参考方向之一。小伙伴们从事评估工作具有相当大的专业优势。因为评估业务中在对特定资源相关的会计信息进行判断时,如流动资产和负债的评估,有相当部分的工作可以借鉴审计的方法进行。而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经过审计的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数据也可以作为企业价值评估的基础数据。由于工作需要,资产评估师要经常出差,而且遇到业务量比较大、委托方急需报告的情况,也需要经常加班。很多行内的前辈们都会感慨资产评估的工作比较辛苦。但任何需要做出成果的工作都不是轻松的,咱们会在忙碌的工作后体会到巨大的成就感,这反而会激励咱们投入到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资产评估工作门槛不高,而且现在很多企业更倾向于评估、会计和管理都能胜任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小伙伴们想要尽快获得职位晋升,建议在工作之余考取注会、资产评估等资格证,这也能够使我们的发展前景更加明朗。另外,想入职政府机关的小伙伴们可以考取公务员,咱们可以在政府审计机关和司法机关从事审计检查与鉴定工作。除此之外,想在保险、银行、证券等金融类单位工作的小伙伴们,就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需要咱们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更多,毕竟工作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审计师受雇于审计单位

208 评论(10)

爱尔兰咖啡啊

承接审计业务如何评估利用专家工作 专家是指除会计、审计之外的某一特定领域中具有专门技能、知识和经验的个人或组织。专家可以是被审计单位或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也可以是被审计单位或会计师事务所从外部聘请的个人或组织。以个人身份出现的专家,该专家即为主要责任人;以组织身份出现的专家,该组织为主要责任人,具体人员通常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利用专家的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以下程序,以获取专家工作能够满足审计需要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1)在确定是否利用专家工作时,考虑专家工作涉及项目的性质、复杂程度和重大错报风险,是否可获取其他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以及项目组成员是否具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2)在计划利用专家工作时,对专家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进行评价,并考虑专家的工作范围是否可以满足审计的需要;(3)在将专家的工作结果作为审计证据时,评价专家工作的适当性。一、确定是否需要利用专家的工作(一)利用专家工作的领域(二)确定是否需要利用专家工作时应考虑的因素1.项目组成员对所涉及事项具有的知识和经验。如果项目组成员从未接触过所涉及的事项,通常需要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2.根据所涉及事项的性质、复杂程度和重要性确定的重大错报风险。通常,如果所涉及事项性质特殊、复杂程度高,且对财务报表的影响重大,那么所涉及事项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可能性通常也比较高。3.预期获取的其他审计证据的数量和质量。如果预期可以获取的其他审计证据的数量较多且质量较高,能够解决注册会计师遇到的相关问题,注册会计师就可以考虑不利用专家,否则就需要利用专家的工作。而且,其他审计证据还可以进一步印证专家工作的结果。二、专家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一)评价专家的专业胜任能力1.专家是否具有适当职业团体授予的专业资格或执业许可证;2.在注册会计师寻求审计证据的领域中,专家的经验和声望。(二)评价专家的客观性当存在下列情况时,专家的客观性受到损害的风险将会增加。1.专家受雇于被审计单位;2.专家在其他方面与被审计单位存在关联关系,如经济上依赖于被审计单位或投资于被审计单位。(三)对专家的胜任能力或客观性存在疑虑时的处理如果对专家的专业胜任能力或客观性存有疑虑,注册会计师应当与管理层交换意见,并考虑能否通过专家的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必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或利用其他专家获取审计证据。在下列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利用其他专家对专家的工作予以证实:(1)专家工作所涉及的事项对审计意见特别重要。(2)注册会计师需要其他专家的帮助以充分理解专家所提供的信息,特别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信息,如业务标准的性质和相关性、运用的假设、评价标准遵循情况所执行的程序等。(3)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计单位内部专家对所涉及事项的独立性较差。(4)在以往的审计业务中对专家的工作结果有重大不同意见或作过重大调整。(5)注册会计师不能从专家那里获得满意的原始资料和必要的解释。(6)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发现的情况使其对专家的结论产生疑虑,如果没有其他专家的帮助,将无法消除这种疑虑。三、专家的工作范围(一)获取专家工作范围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查阅被审计单位对专家的职责范围作出规定的书面文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信专家的工作范围可以满足审计的需要以获取相关审计证据。(二)考虑邀请专家参与项目组讨论 四、评价专家的工作在将专家工作结果作为审计证据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专家工作的适当性,包括评价专家工作结果是否在财务报表中得到适当的反映或支持相关认定,以及考虑下列因素:(1)专家使用的原始数据;(2)专家使用的假设和方法,及其与以前期间的一致性;(3)专家工作的结果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和实施其他审计程序的结果是否相符。注意:如果专家工作结果未能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或专家工作结果与其他审计证据不一致,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采取下列措施:(1)与被审计单位和专家讨论。注册会计师需要与被审计单位和专家共同商讨,查找原因,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2)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包括聘请其他专家对专家的工作予以证实。(3)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无法通过实施追加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或者被审计单位拒绝另外聘请专家,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五、在审计报告中提及专家的工作(一)出具无保留意见报告时的情况当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注册会计师不应在审计报告中提及专家的工作。(二)出具非无保留意见报告时的情况如果专家工作结果致使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审计报告中提及或描述专家的工作,包括专家的身份和专家的参与程度等。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征得专家的同意。如果专家不同意而注册会计师认为有必要提及,注册会计师应当征询法律意见。以下几种情况会导致在利用专家工作时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其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并考虑在审计报告中提及或描述这些情况:(1)注册会计师认为在审计业务中需要利用专家的工作,而被审计单位拒绝这一要求或拒绝向专家提供必要的资料。(2)专家由于保密的要求等原因拒绝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信息或对注册会计师的提问回答不充分。(3)专家不能取得作出结论的所有必要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在审计报告中提及专家的工作并不能减轻或者免除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也不能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分摊给专家。

139 评论(9)

风吹萧萧

1、审计目标不同。内部审计:对组织内部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进行审计。2、独立性不同。内部审计:为组织内部服务,接受总经理或董事会的领导,独立性较弱。注册会计师审计:为需要可靠资讯的第三者提供服务,不受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领导和制约,独立性较强。3、接受审计的自愿程度不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内部组织必须接受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督。注册会计师审计:注册会计师以独立的第三方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委托人可自由选择会计师事务所。4、审计标准不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人员遵循的是内部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审计:注册会计师遵循的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5、审计时间不同。内部审计:通常采用定期或不定期审计,可随时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通常是定期审计,每年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审计一次。

CPA审计也称独立审计。是指由有关主管部门稽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执行的独立审计。内部审计是指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或部门、单位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标准,采用专门的程式和方法,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进行稽核,查明其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以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内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内审是建立在组织内部的管理职能。 1、定义不同:内审是组织内部的管理职能;外审是由独立的外部机构提供的签证活动。2、目标不同:内审目的是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管理目的);外审则是为对组织的财务资讯的合法、公允、一贯提供合理的保证。3、工作范围不同:内审的工作范围函盖单位流程的所有方面;而外审则只集中在财务流程及与财务资讯有关的内部控制方面。4、方法不同:内审的方法是结合组织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也可以包括外审的一些程式,但前提是方法必须是“系统化和规范化”。而外审的方法仅是一些报表审计的程式。

1,独立性不同。 内部审计强调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之间的独立性,不强调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与领导人之间的独立性。因此内部审计本质上是单向独立的。 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对应称法,即:由部门、单位内部设定的专职机构及人员,独立地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用以健全内部控制,维护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经济监督活动。内部审计在中国审计组织体系中,起著以国家审计为主导,以内部审计为基础的重要作用,支撑著企业的审计工作。内部审计的本质在于,作为企业指挥者管理机能的一部分,对企业管理手段妥善与否、有无弊漏和是否经济有效,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分析和评价。内部审计的主要缺陷和特点是,由于在本单位领导下进行内部审计活动,其独立性表现稍弱;但具有及时性、连续性、针对性、预防性等特点。 2,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 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是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审的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 3,由于审计目标不同,故两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也不同。 即便是两者最大的相同点财报,注会与内审的关注的重点不同。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侧重点是会计资讯的质量和合规性,也就是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合有效性、经济性、合规性。 4,业务范围不同。 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是财报审计,以财报审计拓展到代编财务资讯,执行商定程式、财务咨询等活动。而内部审计是以企业财务活动为基础,拓展到以管理领域为主的一种审计活动。 现在市面上的一些内部审计的书主要讲的不是财务审计方面的内容,主要是避免与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重复和有的内部审计专家的错误观念导至,但是索耶在期著作中明确告诫“在热衷于这些审计所产生的有利影响时,绝不能走得太远,决不能乎视基本的财务审计和经济业务审计”。 5,审计标准不同。 内部审计的标准是公认的方针和程式,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6,专业胜任能力要求不同。 内部审计要求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水平,由于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其目的,改善机构动作并增加价值,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与水平。

二者之间的联络主要表现为:1、由于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外部审计就须对内部审计的设定和工作情况进行了解。2、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注册会计师审计可以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3、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可以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费用。

国家审计的主要特点就是法定性。国家审计是一种法定审计,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必须执行。审计决定涉及其他有关单位的,这些单位应当协助执行。内部审计之父索耶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社会审计也称注册会计师审计或独立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独立执业、有偿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活动。社会审计的产生源于财产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一是审计的内容和目的不同 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是依据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单位内部的定额、计划指标及内部管理制度等,检查企业各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经济活动取得的经济效益等,提出各项改善措施,评价企业内部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等。内部审计的种类,包括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营业务审计和管理审计等。而外部审计则是依据《独立审计准则》,主要审查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等方面,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并未较多触及经济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等方面。因此,内部审计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要比外部审计要求高。 二是审计的服务物件不同 内部审计人员在处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问题中,充当企业管理当局的参谋和助手,并帮助各级管理人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其主要的、直接的服务物件就是包括企业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在内的组织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通常,外部审计人员是受托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年度审计,其服务物件是与企业利益相关的社会各界,包括股东、银行、债权人、 *** 和潜在的投资者等。当然,这不排除他们的意见被企业管理当局和董事会采用的情况,但这是次要的,不是其主要的使命和目的。 三是审计作用的范围不同 内部审计所发挥的作用一般仅局限于组织内部,只有当正确的审计结论和建议被采纳并及时采取改进行动时,才会产生具有建设性的实际效果。内部审计人员对生产经营管理所持的观点和看法一般不向外界透露,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而外部审计人员对财务会计报表所表述的审计意见和结论要公布于众,客观上起到了社会公正的作用,其作用的覆盖面比内部审计要广阔的多。 四是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程度不同 外部审计人员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内部会计控制,以及对会计资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实质性影响的相关控制,而内部审计人员则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包括内部会计控制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且,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外部审计人员之所以关心内部控制,是因为它们影响其设计的审计程式性质和进行实质性测试的范围,这与他们对财务会计报表发表独立意见相比是次要的。内部审计人员关心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并针对控制的缺陷提出强化控制的意见和措施。 五是审计的范围和时间不同 内部审计的范围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它既可以借助于正式的记录和档案,又可以依据非正式的记录和档案;内部审计通常对单位组织内部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时间安排比较灵活。而外部审计通常是定期审计,每年对被审单位的会计报表审计一次,其审计范围主要局限于财务会计领域及其相关的内部控制系统,重点在于那些对财务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有实质性影响的重大事项,它只能依赖正式的记录和档案。所以,内部审计在审计的物件范围上比外部审计要广泛,在审计时间上也更为灵活。 六是审计程式不同 内部审计的工作程式通常按照部门或经营地点来设计,会计记录和报表的审查只是其工作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内部控制系统和工作质量的检查和评价上;而外部审计的程式一般针对财务会计报表所列专案来设计,绝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核实和验证报表各专案的余额是否真实、准确、可靠,以及确认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和政策是否公允。

审计范围和重点不同吧。 国家审计着重于国有资产运作情况进行审计,主要审计国企、 *** 部门等,对资金预算运用情况等进行审计。 内部审计着重于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是企业内部人员进行的审计,审计人员受雇于企业。 CPA审计是受客户的委托,对客户单位的财务报表等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做出鉴定。 三者都是审计,但侧重点、独立性与审计范围、审计目的都各不相同。

存在本质的区别。 通俗的说,内部控制审计,是外部的审计事务所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出具鉴证报告;而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的内审人员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前者外查,后者自查。

27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