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Angela
误区1:考过初级会计就算有基础了注册会计师的报考门槛要比中级会计低,没有工作经验和专业限制,而中级会计则有一定的工作年限和学历要求,因而有些考出初级会计证书的小伙伴会选择直接报考注会。初级会计的考试科目《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和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的《会计》、《税法》、《经济法》有一定的关联,有些考生会觉得:比起零基础考生,既然已经考过了初级会计,再考注会应该就会简单一点了。其实,持有这样的想法是很危险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点要求绝不是拥有初级会计水准的人可以轻松掌握的,哪怕是会计、审计等相关专业的考生,要考过注会也得花很大的精力。大家一定要正视自己的会计基础,认真学习,全力以赴应对考试。误区2:只上课看书,不做题听课和看书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做题是自己主动输出的过程。如果光靠看书,考生很容易自以为对这些知识点已经熟悉了,可是直到真正自己做题时,才发现对内容的掌握还有很多盲点和漏洞。因而做题在2021年注册会计师备考过程中非常重要。从来没有只靠听课看书、自己从不做题就能考过注会的考生。特别是《会计》、《财管》、《税法》、《审计》这四个科目,一定要通过习题训练才能巩固掌握知识点。对于《经济法》和《战略》这些需要大量记忆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做题来检查盲区,提高做题速度。只有在平时多犯错,到考场上才不会出错。另外,从这两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出题者对知识点的考察越来越全面,不再按照往年重要考点重复出现的规律,什么样的考点都可能会出题,所以大家一定要把书上的例题都搞明白。误区3:过分相信题海战术刷题的确很重要,但是刷题的前提是要将教材的内容熟记于心,大量的计算公式和概念要彻底理解,知道怎么运用,然后再通过做题强化记忆。做题是为了查漏补缺,更好地适应考试。然而,不少考生陷入了盲目刷题的误区,不考虑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只知道一味地大量做题,这样只会浪费宝贵的备考时间。做题是为了理解背后的知识点,知道答案为什么是这么来的,而机械式地刷题有时候只是背住了答案,并不理解解题的原理,下次遇到其它题目还是不能够举一反三。误区4:陷入「假性努力」的自我感动注册会计师备考是一件讲究学习效率的事情,考生的自律程度直接决定了考生能多大程度地有效利用复习时间。然而,有些考生却是过犹不及。看上去每天都非常用功,早上五六点起来背书,晚上疯狂刷题,挑灯夜读,把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似乎这样全身心投入学习就能给自己心理安慰。可实际情况却是一段时间下来,因为睡眠不足,体力消耗过大,白天上班时间昏昏欲睡,业余的时间只想补觉休息,没有办法再安心学习,得不偿失,只能放弃这种高强度的学习方式。还有一类考生,报名之后购买了各种课程和教辅励志好好学习,结果一两个月以后,复习的进度仍然停留在第一章,每天到该学习的时间,还是忍不住掉入习惯的惰性,看着手机刷小视频,每天留给自己真正学习是时间却少之又少。真正的努力需要符合人性的自律和长久的韧性,备考不可能一蹴而就,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有效学习,细水长流,注意劳逸结合,才能提高备考效率。误区5:不及时解决知识上的漏洞在学习中,大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或不会做的题目时,如果不及时解决弄懂,学到后面问题会越积越多,甚至有些章节的内容会完全学不下去,最后不得不弃考。建议各位考生平时就要准备一个错题本,遇到难点向老师请教,及时扫除学习上的障碍,对于不会的内容反复巩固强化,这样在考前的冲刺阶段,可以把错题本翻一翻,系统掌握易错的内容。误区6:完全照搬他人的备考经验网上有诸如「一年顺利过六科」、「三个月考过两科」等各种学霸们的经验贴,也有不少考生抱着大神的备考几笔埋头苦读,将别人的学习经验奉为圭臬。别人的学习心得可以借鉴,但是不能完全照搬。别人能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技巧考过注会,并不意味着你也能。每个人适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类型不一样,我们应该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不可盲从他人的经验和方法。
爆米花糖糖
误区1——考什么?
综合阶段更多的考查的是一种思路,而非像专业阶段考核细枝末节的东西,因此大可不必拘泥于细枝末节。
卷一更侧重于站在审计师的角度,主要考核鉴证业务,通俗的来讲,在进场审计后,审计师首先应结合行业景气度、企业背景、管理层考核及财务数据变动情况等因素,识别企业潜在风险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设计风险应对措施,在审计的过程中,需要指出客户财税处理中存在的不妥之处及作出判断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在客户就其疑虑的问题咨询你时,你应能及时作出职业判断,告诉他如何处理?其实这些都是在实务中很常见的,在与客户的沟通中,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怕是客户也不会正眼瞧你,主线大概为:报表/认定层次风险识别-风险应对措施-制定审计计划及审计程序的合理性-审计过程中涉及的财税处理及特殊事项。
卷二则更侧重于站在财务总监的角度,主要考核管理咨询、战略分析,从宏观至微观的分析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应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及组织结构、内部控制制度来应对内外部环境中面临的机遇挑战?在实现企业战略中如何进行投融资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及价值增值?在实现了价值增值后应采取何种利润分配政策以平衡企业的资金需求及股东利益?
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分析-企业面临的风险识别-企业战略制定及实现途径及组织结构、内控设计-企业投融资政策-利润分配政策。
误区2——何处下手?
不建议大家一上来就去听课或者看教材,区别于专业阶段的考核思路,建议学员在备考前先试做一套真题以了解综合阶段的考核思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只有了解了综合阶段的考核思路,你才能知道如何有针对性地学习?当然第一次做真题一定会有深深滴挫败感,请不要气馁
误区3——教材要不要再喽一遍?
从报名到考试大概有6个月的准备时间,对于在职的学员来说,每天2-3小时的学习时间都极为奢侈,姑且按照每天2小时,大概有300多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如果把6门教材再喽一遍的话,不知道诸位要用掉多少时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建议大家还是选用网校的辅导教材及历年真题即可,考点凝练可以让我们节约很多时间,当然对于这些凝练的考点如果真心不知所云,我们还是需要回到课本再看一下的。
误区4——考试与工资
如果寄期望于通过考试能够进入啥大公司,或者工资大幅增加,那请打消这个念头。证书与能力无关,很多人拿着一堆证书却依然处处碰壁,有时候在看论坛里面的帖子,很多人离职备考,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赶脚,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多问问自己,考试是为了什么?工作抑或是仅仅为了证明自己?如果是前者,请仔细思量离职备考的必要性,如果仅仅是鸭梨太大,那请你坚持这几个月,相信届时你能得到最好的馈赠。至于工资,如果从事财务审计工作,我相信多少还是会有些涨幅滴~
以上就是青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注会备考误区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想要了解更多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关资讯,欢迎及时关注本平台!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