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贱骚年
财务作假,投资者可通过法律途径向审计所索赔,而相关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也可能会被取消,并处一定罚金。所有财务欺诈都与公司高管有关。只要切断高管的责任,就能消除上市公司造假的动力。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
1、利用企业间的关联交易提高经营业绩,粉饰财务报表。
一般来说,我国上市公司大多属于集团企业。无论是从公司结构、组织形式、业务范围、各种经营环节等方面来看,它们大多处于一个复杂的多结构中。
向社会披露的合并会计报表数据,包括母公司、子公司、各类合营企业、合营企业以及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各类企业的经济活动。
关联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独立核算,但往往在整个集团内相互补充,甚至是商业购销客户,理论上为上市公司通过内部交易调整合并数据提供了平台。
2、通过“泡沫重组”或资产突然转移等方式,追求一种浮华的短期逐利行为。
通过债务重组和资产转让取得的这种非经常性收入并不总是存在的。由于主营业务实际增长不大,经过一两年的实质性业绩提升,这些企业的业绩往往出现大幅下滑。投资者投资是因为他们只关注企业表面收入的增长而投资失败。
扩展资料:
我国证券市场是政府主导型市场。上市公司在初次发行阶段,证监会要求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企业上市后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的主要方式是配股,导致很多企业为了利益进行财务包装。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基于自利可能有操纵利润、虚报业绩的动机,作为财产所有者的股东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委托独立的审计人员对管理者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进行审查、鉴证和报告。
但目前注册会计师制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财务造假行为不断出现,其原因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制度本身存在一些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制度原因
百度百科-会计造假
rosebonbon
在资本市场中,利益相关者关注的不仅仅是更换审计师的行为,更关注的是这种行为引发的后果,即对财务报告的影响。本文以我国独特的更换审计师时机选择问题为出发点,研究了审计师更换时机对财务报告有用性的影响,这也弥补了以往在更换审计师研究中对所有变更审计师的公司一视同仁的不足。由上可见,更换审计师的时机选择直接影响到年报的审计质量,仓促更换审计师的公司其审计质量一般较低。审计师更换时机不同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不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财务报告中存在较大问题的公司,其就会花较多时间寻找适合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这种情况下,时机的选择会更多地考虑盈余管理。还有一种可能也会导致审计质量较低,由其他原因导致公司确定会计师事务所较晚,而年报披露时间临近,审计师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进行充分的审计。因此,从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应当规范上市公司仓促更换审计师的行为。监管机构可以限制上市公司更换审计师的时机,要求公司必须保证必要的审计时间,从而保证审计质量。
南南南南者
作为审计专家的中大教授李学柔是这样评判这份职业的前景的:“现代企业中的内部审计部门绝对是高级管理人才的摇篮。”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张力则更直白地说:“现代大企业中,总裁、副总裁基本上都要从内审部门干起,换句话说物流师,优秀的内部审计人才如果不是总裁、总经理的苗子,起码也是副总裁、副总经理的苗子。”审计部在现代企业内的管理地位越来越重,广东省内审师协会副秘书长王胜利说,在上市公司中,审计部是一个独立于其他任何部门的机构,对企业的财务审计师、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各个部门进行审计评估,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现代的企业内审已超出了传统对财务收支、资金的来龙去脉、经济效益的审计,它涉入企业管理领域各方面,包括合同审计、内部制度评估、投资风险评估等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内部审计,可窥见现代企业中总审计师的地位:某国际集团总审计师由董事会直接聘任,由董事长亲自签署聘书并直接对董事会负责,总审计师享有充分知情权,即可列席各个层次的经营管理会议和随时调阅各类经营管理文件和资料,并有权向公司所有的部门相关人员调查取证,被调查者不得拒绝。内审师扮演的是董事会的“钦差大臣”的角色,总审计师与企业的总经理等经营管理层是平行的关系。总审计师的成果体现在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中,前者是董事会会议的重要内容,总经理要对审计报告所提出的问题以书面的形式答复,而管理建议则是日常进行经营管理审计中发现有问题随时向总经理提出审计方面的意见。这样,总审计师不仅是监督企业内部运作、发现各种管理漏洞的“警察”,还是企业高层的“高参”,通过审计工作降低运营成本、评估经营风险,给企业高层提供决策的依据。由于内审部独立于其他部门同时又有权对各部门进行审计,审计师是企业各部门中极少数可纵观企业全局的人,比各部门经理掌握的信息都更为全面,得到全面锻炼的机会也更多。因此,许多优秀的内部审计师在从业一段时间之后,就可能成为总裁、副总裁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人选。内审师地位正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师但在我国的大多国有企业中,内部审计人员却处在相当尴尬的可有可无的地位。据王胜利介绍,内审制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推行,《审计法》规定,国有企业中要设立内部审计部开展内部审计,但许多国企中审计部只有几个人,还只设在财务部之下,审计师不仅起不了独立监督的作用,审计报告甚至把内部审计部作为一个专门搞关系的“公关部”,以应付国家审计部门的审计检查。与此相映成趣的是近期许多上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却对内部审计愈来愈重视,许多企业把内审部一再扩充。据了解,深圳华为共有内部审计人员80余人,其总部就有30余人;合生创展的内审部原来有7个人,近期扩充到22人;雅倩化妆品公司也在近期把内审部扩充到10多人。对此现象,李学柔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内审师是现代企业中极重要的职位,国企和民企对待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的这种差别,通俗地说,就是民营企业怕别人把自己的钱偷走,而一些国企的经营者则是怕自己偷了国家的钱而被别人知道。”但近年来企业内审师的地位无疑在日渐提高。在加入WTO后,要生存发展的企业必须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与内部审计与国际接轨,真正重视内部审计师在企业的作用。2200名国际内审师国内制造据王胜利介绍,目前举行的国际内审师(CIA)是美国内审师协会(IIA)推出的一种全球性的资格考试,CIA不仅是国际内部审计领域专家身份的标志,而且还是国际审计界唯一共同认可的执业资格。1998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开始与IIA合作,在中国推行CIA资格考试。据统计表明,自1998年我国推行国际内审师(CIA)考试以来,4年来全部通过其4门考试的考生仅有2200多人。专家指出,我国目前从事审计报告的人员队伍虽达30多万人,但许多人员并不符合现代企业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高素质审计师的缺口极大,而且这审计师缺口还在呈增大之势,因为跨国企业不断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和改制后要上市的国企、民营企业要设立内部审计部。可以预见审计报告,随着国际审计师的供求矛盾将进一步突出,拥有一张CIA资格的人才将越来越炙手可热。对于内审人才的职业前景,李学柔教授说:“内审人才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发展空间不够大,只需担心自己的本领不够强。”
鹿脸脸舅舅
作为一个审计师在如今这个知识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时代也要不断更新个人知识结构,并且本着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的人生态度稳步前进,有关审计师这个职业应该走的几个重要步骤解释如下:1、做一个成功的审计助理主要协助审计员完成凭证抽查、实物资产的抽盘等实质性程序工作。一个合格的审计助理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有:谦虚好学的精神、踏实苦干、勤勉的工作态度。2、成为审计员按照审计计划的安排,在现场审计时负责主要科目的审计,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并将审计中发现的重要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审计人员是影响审计团队协作精神的基本因素,合适的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项目过程中能和谐的工作,彼此间能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并相互依赖。一个合格的审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有:良好的审计技能和经验、随和的性格和顾全大局的工作态度。3、向审计项目经理前进项目经理专门负责和客户沟通,了解公司的具体业务情况,行业发展情况,在充分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事先编制审计计划、评价审计风险、制定审计方案,现场结束后进行一级复核工作,审计业务结束后要根据查出的问题确定审计报告类型,并将签字对审计结果负责。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是审计组的灵魂,给审计小组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这样的项目经理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有:有力的组织能力和控制能力、积极的工作热情、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精通的业务能力。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