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44

珠宝理财
首页 > 审计师 > 央企审计师更改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毛毛512512

已采纳

各中央企业要严格按照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的统一要求,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工作。承担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资质条件必须与企业规模相适应。具体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要求。承担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最低不得少于40名,其中:企业资产总额在50-500亿元的,主审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不得少于60名;企业资产总额在500-1,000亿元的,主审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不得少于80名;企业资产总额在1,000亿元以上的,主审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不得少于100名。(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资信条件。会计师事务所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承担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一是近3年内因违法违规行为被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给予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行部分或全部业务、吊销有关执业许可证和撤销会计师事务所等行政处罚;二是近3年内因审计质量等问题被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两次(含)以上;三是近3年内在承担中央企业有关审计业务中出现重大审计质量问题被国资委警示两次(含)以上;四是国资委根据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明确不适合承担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三)会计师事务所数量要求。为保证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信息沟通障碍,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企业合并资产总额在100亿元以下的,其全部境内子企业(包括实体在境内的境外上市公司,下同)原则上只能由1家会计师事务所独立审计;企业合并资产总额在100亿元以上、子企业户数在50户以上且地域分布较广的,其全部境内子企业最多可由不超过5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联合审计。对于多家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审计的,主审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审计业务量一般不低于50%,且企业总部报表和合并报表必须由主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年限要求。根据《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规则》(国资发评价[2004]173号)的规定,中央企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连续承担财务决算审计业务应不少于2年,同一会计师事务所连续承担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不应超过5年。连续承担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的起始年限从会计师事务所实际承担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的当年开始计算。各中央企业要严格执行上述要求,对连续承担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已超过5年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进行更换。(五)会计师事务所变更要求。各中央企业应严格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原则和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的统一要求,做好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工作。需要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由企业总部按照国资委有关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的规定,采用招标等方式确定。凡上年度纳入国资委统一委托审计范围的企业,如需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应向国资委报告变更原因,经国资委核准同意后,按规定采用招标等方式选聘。

央企审计师更改

170 评论(11)

追梦的风筝123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相关的指标并未细化,谁能最终入选,应该是以综合实力为主进行考量,事务所的规模、人员素质、历年收入等等,都是参考因素。”入围事务所之一的中审会计师事务所的总审计师贾建彪对《中国会计报》记者表示。

另一位入围事务所的相关人士介绍,事务所的资质、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员的数量、相关的历史经验、有无违规操作记录甚至事务所百家排名情况等,都可能成为参考条件。

参与竞标的事务所都直接面对评委,相互之间并不碰面。这种“背靠背”的竞标方式,给了事务所很大的压力。这样的方式必然会使得事务所谨慎报价,也就压低了最终的中标价格。

“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大一些的事务所应该能够更好地承担项目,但是因为价格等问题,最终中标者可能是比较小的事务所。毕竟,人才、经验、品牌和无形价值这样的东西,本来就是很难量化的,并不一定 有绝对的竞争力。低于成本的不正当竞争也无法杜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事务所人士对记者抱怨。另外,对于最后评委会给出的综合分数是按哪些具体标准给出的,为什么一家事务所的分数高于另一家事务所,这些都还没有解释。“这些细节都不会公布出来。”他说。

推广到所有国企尚需时日

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引入第三方—— —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中央企业,还是有许多亮点可看。

“统一管理有它的好处,时效性和规范性会比较好,而且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委托方是国资委,独立性就会更强一些。”贾建彪说。

在他看来,这样一批项目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是非常好的市场。“毕竟,国企数量虽少,但资产规模很大,很多事务所就是随着国有企业的成长而壮大的。”据了解,在国资委监管的100多家央企中,有53家企业的负责人由中组部委托审计署进行审计,其余由国资委组织审计。

那么,能否将这种方式推广到所有的国有企业?而地方国资部门也有类似的做法。几乎与国务院国资委所同步,绝大多数地方国资部门也在引入会计师事务对所属国有企业进行相关审计。东部沿海某地引入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财务指标甚至清产核资等项目进行专门审计,并通过建立审计机构储备库的形式,对所引入的审计机构进行动态管理。对存在问题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处理,并给予黄牌警告甚至淘汰。

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全部国企纳入审计的要求,客观上是存在的。但就每一年的情况来看,还无法达到这种广度。一位国资委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中央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庞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只可能分批审计,而不能一步到位。

经济责任为审计重点

此次比选《公告》中,明确了本次审计项目的两类标的—— —经济责任审计项目8个标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专项审计项目3个标的。

经济责任审计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对央企来说,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是针对企业负责人而言的,习惯上称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

而一位央企总会计师对记者表示,在他的经验中,离任审计是审计的重点,任期当中的审计总体上比较少。

国资委2006年公布的《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中规定,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性、财务收支核算的合规性、资产质量变动状况、重大经营活动和经营决策负有的经济责任以及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经营绩效变动情况等,是审计的六大重点。

“但有时候,这样的审计更多的是例行公事,一般不会查出太多问题。”上述央企总会计师称。

“就算审计发现了一些问题,怎么处理可能也会有一些顾虑。”某会计师事务所人士私下告诉记者,“在最终的审计报告提交国资委之后,相关方面都会有一定的沟通,例如怎样定性,怎样披露,披露到什么程度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21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