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8

减肥的小新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评估错报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脸红红1121

已采纳

根据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审计风险是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的"注册会计师就是要查清楚报表中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为了更有效查出这些重大错报,所以进行风险评估(就是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是十分有意义的.

审计师评估错报

341 评论(9)

水之语城

关于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如下:

审计风险定义为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重大错报风险是审计师在审计前就已经存在的风险,这不是由审计师能够控制的,重大错报风险分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审计师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风险评估。然后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 确定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制定审计相关工作计划,包括确定审计的时间范围和性质开展相应的审计程序。

审计师在开展审计工作中,对于财务报表本身存在的错报,由于职业判断失误,审计的固有局限性,审计师职业素养不够或未尽到审计师应尽有的责任,未发现并且要求管理层纠正错报,那么这一部分风险就叫做检查风险。官方定义为某一认定层次的风险。单独或者连同其他风险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并没有发现该错报的可能性。

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是相互独立的,但是二者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审计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审计师所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程度越高,那么审计师就越需要尽可能的获取更多或更适当的证据,以降低检查风险以保持审计风险在一个可接受的低水平。

总之重大错报风险是审计对象本身固有的风险而检查风险则是审计师在后续审计过程中,因主观客观原因为未及时发现并纠正错报导致的风险。

如果财务报表本身的错报就很少,那么审计师即便开展较少的审计程序,也可以将总体的审计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如果说财务报表本身错报就很多,那么即便审计师开展充分的审计工作,很可能最终总体审计风险还处于一个高位。

解释一下公式,不要记错。

重大错报风险分为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其中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最终风险模型公式为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189 评论(10)

winwing168

一般审计主要是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而财务报表上的数字由管理层认定,审计要对其再次认定。而审计主要目的是:纠错和发现舞弊。相应的审计风险就是对报表重大错报带来审计失败的风险,所以审计人员必须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3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