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久没见你
完全来划分评估和审计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这只是2种有大量重叠交叉而又有各自不同的方法,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达到组织的目标。 首先从定义上看,评估,就是评价估量,首先你需要评价对象,其次,还要将这种评价量化,比如安全评估就将风险对资产的影响结果作为量化的表现手段。而审计,则主要聚焦在评价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等。 评估和审计的大量重叠交叉体现在过程上,评估实施中,有采用基于审计的评估方法,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网络设备配置审计,实施人员拿着手里或心里的checklist在一条一条进行匹配,另外基于审计的评估可以把大量评估工作的重点放在审计结果差异性上,比如,对象的安全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通过一定的审计思路,然后在提供评估结论说明以及咨询建议的就可以focus在这个方面,也就是说基于审计的评估可以把评估的重点放在审计评价差异性较大,而且又是较重要的区域。而在审计中,也有基于风险的审计,也是现在很多审计公司在采用的方法,也就是你说的cisa考试书里可能提到的,但是你说的后面一句“有评估是审计的手段一说”则恐怕是你误读了,评估用在审计中最大的就是对审计结果对组织目标的影响风险或者后果的评价。基于风险的审计说白了,也就是为了让实施方省资源,因为通过一定的评估得出风险较大的区域,这样就可以将审计重点focus在这个区域内,而其他风险原本就不大的方面,则可以粗略而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审计是差距式评估 另外的重叠在于证据上,评估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去评价估量对象,比如风险评估,需要评价估量风险,那么,这种评价可能就来自于合理性、合规性、合法性以及有效性,只不过评价之后,还需要进行一定的量值,比如这个房子很符合要求,它的价值大概是100w。而审计的证据,也是对合理性、合规性、合法性以及有效性的评价。 还有的重叠可能来自于目标上。对目标的评价范围都可以是采用评估和审计的方法,比如,目标为评价有效性。 审计和评估不同,体现在结果表达上,审计结果主要是结果的状态,比如,是否符合要求,而评估结果则还要包括结果的过程,比如造成此结果的过程原因。 另外的不同在于实施人员上,审计不管是内审还是外审,通常还是有其独立性要求,也就是审计实施人员应该同审计对象是独立的。而评估则不一定,评估完全可以有评估对象的所属机构完全一致,不会有独立性要求。 还有的不同在于过程表现上,其实评估和审计都有一个标准或者checklist,不同的在于评估的这个checklist,还有评估人员的最佳实践,这通常不是以某种可见表现形式出现,而审计的checklist通常都是可见的。很多人觉得评估和审计思路的差距较大的,其实不然,两者其实都有一把尺子,都是用这把尺子去进行度量,只不过评估的尺子有的是可见的,但还有很多在评估人员的脑袋里(比如最佳实践),而审计的尺子通常都是一条一条可见的。两者的难度主要就是积累而已,评估人员不一定能做审计,主要就是他没有积累那些可见的checklist(这种checklist多是针对某种硬性要求的),而审计人员不一定能做评估,则是他没有在最佳实践方面的积累。
笨鸟肥肥
解释如下:1、受托经济责任是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和报告其经营状况的义务。受托经济责任的基本内容包括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两个方面。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是民间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两者相互依存。2、审计关系一般是指由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委托人三者之间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它是审计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和保证。民间审计是在“两权”分离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是民间审计产生的前条件。民间审计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lisalisa喵喵
之了回答: 指的是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 经营者和所有者目标不同,经营者(受托者)追求个人报酬最大化,所有者(委托者)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也就是说经营者希望以最少的劳动付出获取最大的劳动报酬,而所有者希望以最少的劳动报酬获得最大的营业利润。这两者本身并不完全矛盾,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较大的利润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的报酬。 但是由于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存在信息不对称,一方面,经营者掌握的企业的信息更加充分,而所有者只能通过经营者的报告对企业的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就可能出现比如经营者私自占用企业资源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经营者的报酬取决于他的努力程度,但是所有者并不知道经营者付出劳动的数量与质量,只有经营者自己才心知肚明,这两点就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如果经营者道德高尚,那么以上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就不会存在冲突,可人都是利己的,说的专业一点人都是理性人,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为了解决以上的冲突,一般都是一下三个措施,首先是报告制度,通过财务报告让所有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这个报告是经营者根据自己的经营业绩做出的,可能存在一定水分。其次是激励机制,也就是说两个人的利益挂钩,当企业的利润达到一定点的时候,管理者可以获得额外的奖励,这样对于管理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报酬,对于所有者利润也达到了自己满意的程度。可是当业绩达不到所有者规定的数额时,就意味着管理者得不到这笔额外的报酬,于是又出现新的问题,他可能会通过财务造假,使利润虚增。因此需要出动最后的手段:监督体系,通过审计手段发现财务报告中的问题。可以说报告制度和激励制度是对经营者的软约束,监督体系是对经营者的硬约束。
小演员王沁曦
资产评估与审计的联系 :1、资产评估中资产清查阶段,就其工作方法而言,包括对委托方申报的评估对象进行核实和界定,有相当部分工作采用了审计的方法,具有“事实判断”的性质。2、根据我国现行资产评估法规要求,流动资产及企业负债也被纳入企业价值评估范围之内,而流动和负债的评估有相当部分可借鉴审计的方法进行。3、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经审计后的财务报表及相关数据可以作为企业评估的基础数据。4、审计审核会计资产计价要大量运用资产评估技术和方法。资产评估与审计的区别:1、特征不同审计是在现代企业两权分离背景下产生的旨在企业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做出事实判断,具有明显的公证性特征。资产评估是市场经济充公发展,适应资产交易,产权变动的需要,旨在为委托人与相关当事人的被评估资产做出价值判断,具有明显的咨询性特征。2.专业原则不同审计人员贯彻公证、防护和建设三大专业原则。资产评估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则必须遵循供求、替代、贡献、预期等基本经济原则。3.专业知识基础不同审计工作是会计学、税法及其他经济法规等知识为专业知识基础,而资产评估的专业知识基础,除了由经济学、法律、会计学等知识组成外,工程外技术方面的知识,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4.工作标准不同审计主要是对会计报告的审计,审计对业务的处理标准与会计是同一的, 而与资产评估却是大相径庭,例如市场价值与历史成本等。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