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02

佛罗妮曲奇饼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管理费用抽什么方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珊珊来了

已采纳

你这是题目呢? 还是审计的问题? 要不然很不好说啊。1.按书上说,是要内控确定的金额,但一般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少有事务所会去做内控,因此很多情况下都是审计人员自己决定测凭证的重要性水平(因为测凭证是审计过程中最没技术含量的程序);2.内部审计一般是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制度,制度设计是否合理(当然一般都合理),然后看执行是否按制度执行,比如3000以上报销要财务总监签字,那就检查报销单上是否有总监的签字;内控可以不用每年都做,但要做肯定就要检查,实际操作中,内控审计还没什么经验,看不出啥问题,都是走程序。3.基本是这样,但一般的公司就把内控免掉了,上市公司我们会做一下内控。

审计师管理费用抽什么方

227 评论(8)

减肥的小新

审计抽凭证要不要抽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之类的?要抽查的,审计要抽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这几个会计科目的凭证,每个月抽一笔。一般选取几月份的,或者说要金额比较大的。

332 评论(15)

尘世任我行

审计费用有四点决定,被审企业所处行业,审计报告目的,票据数量和资金规模,你可以在小程序上搜索跑政通,找到审计服务,填写地址和公司信 息之后,看到不同审计公司的报价,可以大大的放心使用.

114 评论(13)

绝色经典

就是审计时候 对于重要科目 或者次要科目重要重大金额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抽查有时候会言 像固定资产什么的其他还好 你如果真的没有也没事 提供复印件也行咯

222 评论(10)

蓝色泡泡沫

你们自己抽查,还要请会计师事务所干啥?当然是会计师事务所派来的注册会计师抽查你们的凭证。审计报告出具后,注册会计师要负责任的。

81 评论(12)

一缕青丝万缕愁

(一)资产类科目抽凭

通常情况下,资产类的审计重点是防止资产多计。一般情况,资产类科目抽凭更加关注借方金额,检查资产的入账依据是否充分、合理。

(二)负债类科目抽凭

与资产类科目相反,负债类科目抽凭时,更加关注贷方金额的入账依据是否充分、合理。(三)权益类科目抽凭

除了结转性质的凭证,权益类科目有发生额时,一般要求100%凭证抽查。

(四)损益类科目抽凭

一般情况下,涉及到货币资金收支的凭证,必须有发票等单据支持;涉及到非正常损益的转账凭证,必须有被审单位内部的审批手续。

(五)具体科目的抽凭技巧

1、货币资金

①小额的发生额,通常结合费用类科目(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进行检查。

关注点:发票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审批手续是否存在、入账期间是否正确,等等。

②大额的发生额,通常结合收入成本类科目、往来科目进行检查。

关注点:发票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单据性质是否符合记账分录、入账期间是否正确,等等。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

2、应收账款的借方对应主营业务收入。因此,应收账款的借方金额可以结合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检查。

关注点:是否有销售发票(部分被审计单位还应有其他相关手续,如:出库单),入账期间是否正确,等等。

3、存货、应付账款

存货的借方对应的科目是应付账款的贷方。因此,存货的借方金额可以结合应付账款的贷方进行检查。

关注点:是否有采购发票(部分被审计单位还应有其他相关手续,如:入库单),入账期间是否正确,等等。

4、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无需抽凭(在审计期间有发生额时关注注销坏账及以前期间注销的坏账又有收回的情况,坏账的注销是否有公司相关部门的批准手续等)。

5、待摊费用

待摊费用的借方抽凭时,应关注:是否有发票,发票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发票的内容是否与明细账一致,入账期间是否正确,等等。

6、固定资产

通常,土地、房屋建筑物、车辆和大额固定资产,其增加、减少需要100%抽凭检查。

关注点:①借方:是否有购置发票,发票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发票的内容是否与明细账一致,入账期间是否正确,等等;②贷方:是否有相关内部审核手续,等等。

7、累计折旧

通常,累计折旧无需抽凭。

8、工程物资、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在建工程的抽凭方法和固定资产类似。但是,工程物资和在建工程绘存在入账时

并无发票、而是依据合同入账的事项。遇到类似难于判断的凭证,应交由项目负责人进行判断,或与其他同事讨论研究。

9、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通常,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的贷方无需抽凭。

抽查借方时,应关注:是否有发票,发票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发票的内容是否与明细账一致,入账期间是否正确,等等。

提示:对大额的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应对借方保持高度关注。

10、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通常,对借款的抽凭应结合借款合同进行检查。

11、预收账款

仅检查预收账款的贷方发生额是无法控制风险的。

抽查预收账款的借方时,应关注:是否有销售发票(部分被审单位还应有其他相关手续,如:出库单),入账期间是否正确,等等。

12、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

应付福利费的贷方一般无需抽凭。

抽查应付福利费的借方时,应关注:是否有发票,发票内容是否属于福利费性质,等等。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

13、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的贷方无需抽凭。

抽凭检查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的借方时,应关注:是否有缴款单,增值税发票等等,缴款单的期间是否正确。

14、预提费用

通常,预提费用的贷方更加关注其入账的合理性。

15、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通常,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无需抽凭。

16、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对于转字凭证、能够测算的项目,无需抽凭。

关注点:发票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审批手续是否存在,入账期间是否正确,等等。

17、所得税

通常,所得税无需抽凭。

抽凭时,需特别关注的事项:

1. 应付有原始单据但没有附有的记账证。

2. 往来科目之间的对冲。

3. 插大金额的记账凭证。

4、对于流动资产,一般抽查凭证20%,如果发现错误加查20%;对于固定资产,一般是抽查80%以上;无形资产是100%检查。现金与银行存款要100%查证是否账实相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审计

195 评论(8)

TATA木门韩林

理论上参照内控,实践中多根据经验内控主要是通过过程审计,看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老客户可搞 一两笔穿行来验证其持续有效性审计的过程基本是你说的那样

276 评论(14)

吃拉面只喝汤

1.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你所说的第一个问题所说的金额其实没有什么具体意思,在审计抽样当中,为了能提高效率往往需要抽样,但抽样完全是按照随机原则抽取的,没什么规律,但为了避免抽样给带来的误差,事务所会选择一部分金额比较大的,这是根据重要性原则。这个金额其实是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以后初步确定的,可以根据企业的规模。以前发生错报的情况确定,一般注册会计师的经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看事务所程度风险的能力。2.第二个问题内部控制,这个是很复杂的一般,一般是方法有检查。观察。询问,穿行测试这些,就是看你一个单位的流程和程序有没有漏洞,如果有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会计和出纳应该分离,如果某一个单位没有分别设置,那这个会计就很可能出现舞弊,还有你说的抽象凭证,其实就是看看有没有签字之类的,如果有说明单位内部控制还可以,但不是绝对的,比如领导在签字的时候就应付一下看都没看,那这个签字是不是一点没效果啊,所以内控也是不行的,如果内部控制很差就没必要进行控制测试,就需要进行实质性程序,如果你想完全明白内部控制的作用,介意你可以去买一本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书,或者是审计准则,不过没基础是很难看懂的。3.首先是了解这个单位的坏境,接着测试控制,根据控制的好坏选择实质性程序。就是这个,至于你说的审计报告其实不是一个步骤,只是最后一个结论。以上都是我存手写的,望楼主采纳,我很辛苦的

166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