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吃货
为审计人员支付的住宿费要记入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会计分录是由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额三要素构成。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魔羯女悠悠
住宿费有很多种,如果是工作人员出差用的,计入差旅费科目,若是职工宿舍的,计入福利费科目,若是公司招待用的,计入业务招待费科目。无论如何细分,最终都是计入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 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 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失或是利益。
管理费用具体包括:公司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税金、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咨询费、诉讼费、开办费摊销、上缴上级管理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会费、财务报告审计费、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飘泊四方的狼
一、业务接待费用审计背景业务接待费是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接待费用。但“八项规定”前业务接待费多用于跑关系、讲人情、政府公关等活动,存在着账目不清,数额过大,接待无标准,支出类型名目繁多、花样百出,如钓鱼费、手机话费、娱乐费、礼品、礼金等,一些难以报销的费用均列入“业务接待费”报销。不必要的业务接待及无效接待支出导致运行成本增大,降低生产效率及竞争力,滋生腐败。“八项规定”颁布后,业务接待费(公务接待费)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的一部分,逢审必查;各单位包括企业也逐步加强了接待支出的内部管控,不必要的业务接待支出逐年下降。不管审计行政事业单位还是审计企业单位,业务接待费用都是审计的重要范围,如何开展业务接待费用的审计就是相关审计的重点。二、业务接待费用的审计方法1.重视对业务接待费用相关的内部控制测试。(1)详细了解业务接待发生的业务循环,通过了解业务接待工作程序,明确业务接待的发起部门和业务负责人、审核部门和业务负责人、执行部门和业务负责人、报账部门和业务负责人等,掌握业务接待相关法规和制度要求。(2)熟悉业务接待的内部控制,选择1~2个样本进行穿行测试后,能绘出业务接待的流程图,列出关键控制点。(3)基于访谈、穿行测试等审计工作成果,标记内部控制薄弱点。(4)通过对内部管理规定和流程的了解,审阅业务单元的业务接待费预算和实际支出情况,初步判断审计重点方向。通过上述工作,审计人员能够标示出内部控制的薄弱控制点,结合审计重点方向的分析,针对薄弱控制点加大抽查力度和增加样本量。2.建立业务接待费用分析数据库。(1)建立业务接待费用分析台账,台账初始字段与财务系统导出字段保持一致,方便数据拷贝。(2)从财务系统导出业务接待费用明细账,数据处理后拷贝至业务接待费用分析台账。(3)从财务系统导出可能变相列支公务接待费事项开支的会议费、差旅费、教育培训费以及食堂经费等明细账,筛选疑点支出拷贝至业务接待费用分析台账。3.增加专用字段,建立审计模型,多维度赋值筛选审计样本。实务工作中,审计人员对业务接待费用进行多维度分析,根据业务接待费用的特性增加专用字段,建立审计模型,对上述维度进行赋值。赋值的目的是将审计人员对业务接待费用多维度分析的专业判断用数值的形式固化下来,并通过模型能够对大批量的业务接待支出进行赋值排序,尽可能减少主观抽取样本的不足。在赋值过程中,对异常现象和异常指标赋值较高,能够达到审计模型抽取时重点关注的效果。在审计模型中,对多维度赋值通过建立公式自动计算每笔业务接待支出的抽样分值,按照抽样分值排序后,结合异常现象和异常指标的筛选比对,高效抽取审计样本。(1)来访单位、来访职务、来访人数。关注来访单位是否与本单位有相关业务往来、来访人员的职务是否与业务往来相关、来访人数与接待事由是否匹配。对非业务往来单位或接待人员与业务无关的业务接待支出应通过赋值达到100%抽取样本。(2)接待事由。关注接待事由是否与本单位业务相关,同一来访单位同一接待事由是否发生多次业务接待、合理性是否充足,同一来访单位多次接待的相关工作内容是否与来访单位的工作性质匹配。(3)接待频率。计算同一来访单位或人员的接待频率,关注接待频繁的来访对象或人员,审核接待时间段内是否有相关业务发生,同时考虑接待事由与来访人员的关联度。(4)平均接待金额。对平均接待金额较高的来访单位或人员,作为抽取重点进行进一步筛选,除增加抽取样本量外,还要特别关注接待金额高的原因,审核是否发生违反规定的接待支出。(5)陪同人数。综合考虑来访人员职务和人数、接待事由等方面,判断陪同人数是否虚高。实务中部分单位为保证接待支出不超人均标准而虚增陪同人员数量,从而降低人均接待支出。对存在虚高嫌疑的接待支出应重点抽取。(6)接待时间。核对接待时间是否为正常工作时间,接待发生时间是否与对应的业务发生时间匹配,对节假日发生接待支出的应通过赋值100%抽取。(7)接待地点。对较频繁发生接待支出的接待地点,应关注支出发生的真实性,是否存在拆分接待支出的情况,应通过赋值增加抽取样本量。(8)接待标准。计算业务接待是否超标准支出,对超标准的接待支出通过赋值100%抽取。在业务接待费用的专项审计中,还可以考虑增加发票号码、发票时间、接待人员、银行卡刷卡时间等字段进行筛选和比对。4.对样本进行实质性审计。审计人员对抽取的样本按照审计程序表的要求开展完整性检查、合规性检查、真实性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审计模型中有关联的接待业务支出交叉索引审计方法,在实质性审计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抽取有关联的接待业务支出和交叉比对,如在同一用餐地点的接待支出是否存在拆分接待支出报销的情况,银行卡刷卡时间段接近的接待支出是否存在规避管理规定的情况等。
baibaicause
属于差旅费。
差旅费为出差期间因办理公务而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和公杂费等各项费用,差旅费为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支出项目。
员工报销时按财务部门规定填制报销单据,附原始票据:包括出差申请、机票(明折明扣票)、火车票、汽车票、船票、住宿发票、会议通知、过路费、过桥费等 ,无本人姓名的原始发票须在背面签名。乘坐飞机的,订票费、改签费、退票费、往返机场的车费不予报销。
差旅费的相关要求规定:
1、借支额度按个人借支额批准出差时间×住宿限额生活补助标准×50%+交通工具费用核定,并结合出差实际情况国内长途出差最高不超过4000元/人次,短途短期不借支差旅费。
2、差旅费借款须在出差返回后5个工作日内报销冲账,在5个工作日内未归还的,由各单位财务负责人通知薪资管理部从其当月薪资中扣还。
3、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会议费、董事会费,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差旅费的证明材料应包括:出差人员姓名、地点、时间、任务、支付凭证等。
xianla198501
住宿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住宿费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差旅费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差旅费是指出差期间因办理公务而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和公杂费等各项费用。差旅费是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支出项目。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管理费用包括的内容:企业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邮电费、绿化费、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等。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