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臭崽儿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种类有三种:
(一)无保留意见。
说明审计师认为被审计者编制的财务报表已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否定意见。
说明审计师认为财务报表整体是不公允的或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
(三)无法表示意见。
说明审计师的审计范围受到了限制,且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是重大而广泛的,审计师不能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
内部控制审计程序步骤:
1、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记录。这是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定手段,了解被审计单位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的情况,并做出记录、描述。
2、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确认内部控制风险,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可依赖。在对控制环境、控制程序和会计系统进行调查了解,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应对内部控制风险和内部控制的可依赖程度做出初步评价。
3、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证实有关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效果。通过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可基本掌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环节,为进行符合性测试确定一个前提。
4、评价内部控制的强弱,评价控制风险,确定在内部控制薄弱的领域扩展审计程序,制定实质性审计方案。
理想气体911
现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目录:一、序言:1项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序言二、基本准则:1项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三、具体准则:27项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审计计划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号——审计通知书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3号——审计证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4号——审计工作底稿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后续审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审计督导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结果沟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2号——遵循性审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3号——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4号——利用外部专家服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5号——分析性复核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8号——审计抽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人际关系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1号――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3号——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4号――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5号——经济性审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6号——效果性审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7号——效率性审计四、实务指南:2项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2号――物资采购审计
土豆咖喱咖啡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2月15日,在“中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上,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正式发布,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目 录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审计业务约定书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2号——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2号——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1号——存货监盘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证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1号——会计估计的审计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3号——关联方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1号——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期后事项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41号——管理层声明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01号——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考虑内部审计工作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21号——利用专家的工作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11号——比较数据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号——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1号——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1号——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2号——银行间函证程序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3号——与银行监管机构的关系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21号——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殊考虑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2号——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3号——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第2101号——财务报表审阅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11号——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第4101号——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 财会[2006]4号 2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第4111号——代编财务信息 财会[2006]4号 2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 财会[2006]4号 2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