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7

苏州大高中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泄露企业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比福爷爷

已采纳

1. 是的,审计师有风险披露义务。2. 这是因为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会了解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情况,如果存在重大的风险或不合规情况,审计师有责任向相关方披露这些信息,以保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3. 此外,审计师的风险披露义务还包括向监管机构和公众披露审计师自身的风险和不当行为等信息,以维护审计行业的公信力和形象。因此,审计师的风险披露义务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保障市场秩序和公众利益的重要措施。

审计师泄露企业

110 评论(10)

我想文文静静

不可以。根据华律网查审计人员不可以告诉,审计工作过程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审计工作结束半年后是可以告诉。审计人员是指审计机关或者其他审计机构中从事审计工作的专门人员。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门知识和业务能力。

301 评论(11)

善良哒小虾米

英国巴林银行,一家百年企业,由于内部审计薄弱,没有发现潜在的内部控制风险,最终破产。详见百度百科——巴林银行。

341 评论(13)

堆高于岸

人力资源审计引发大麻烦 2009年内部审计版面开篇情景案例由水落提供,本案例引发的讨论超过了以往各类案例, 网友投注了空前关注,并在个别观点上出现了针锋相对的争论。 【案例背景/BACKGOUND】 某公司审计总监李由现在一筹莫展,桌子上醒目的文件是人力资源总监送来的关于公司工资信息泄密情况通报,李由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几次抓成一团,又几次摊开,眉宇一直未能展开。半月前,公司薪酬委员会兼审计委员会主席,提请审计部做一份审计调查,了解公司中层人员薪资政策及其调整情况,供薪酬委员会讨论公司薪酬政策参考,同时指示,对薪资调整流程实施专项审计。由于公司实行薪酬保密制度,审计部门从未做过薪酬福利方面的审计,原来人力资源审计仅限于人力资源招募、录用、晋升、考核和培训方面审计,且考核结果运用于薪酬发放都不列入审计范围,人员晋升流程中涉及晋升后薪资调整文件也不向审计部门提供。因此接到这个任务,李由立即想到了授权,审计通知书由董事长亲自签发,总经理也专门找了人力资源总监面谈。 李由派出了审计部最强的两员干将,并专门就此项审计单独签署了保密协议,明确要求对薪酬等敏感信息保密。审计见面会和结束沟通会议上,人力资源总监一直没有好脸色,尤其在结束沟通会议上对审计发现很是反感,将很多问题推说为出于保密要求。现在审计报告和调查报告初稿已出,在人力资源部征求意见多日,人力资源部没有按期回复,却整来一份泄密情况通报。通报指出:公司一直实行薪酬保密制度,对工资信息实行不公开、不询问、不讨论的三不政策多年,员工对于薪酬从未有过攀比等。疑:最近进行的审计泄露了薪酬机密。公司在这几天收到数份加薪申请,加薪申请人将自己的薪酬与多个自认为同岗、同档次应该同酬的员工进行了详细比较,所提数据相当准确,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人力资源部正在安抚加薪申请人,对其提供的其它员工薪酬信息不予承认,并要求其提供信息源,相关员工讳莫如深。通报还指出某加薪申请人入职时就是审计师王亮推荐的。 让李由更头痛的是,通报提到的那位审计师王亮向他提出了离职申请,原因也来自于这次审计。 王亮在审计中发现,公司薪资调整制度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审计部门的员工普遍低于公司其它部门,而且审计部每年加薪申请均被调减为按最低增资额调整,而其它部门还出现申请少,批得多的情况,而那些人往往是审计出问题被处罚的人,审计处罚后获得了更多的补偿。王亮心灰意冷,将此审计发现也写入了审计报告,却被李由在初稿中就删掉了。 李由深知王亮的为人,他从来不会透露审计中的任何信息,但这次审计对他的冲击会否让他失了方寸,况且他口头提出不满,并要离职。李由陷入了沉思,我们都来帮帮李由吧。 【专家视点/EXPERT VIEWS】 本案例的核心看点在于:企业高度机密事项如何组织审计;征求意见不获被审计单位有效回馈,反受干扰;审计师不当利用审计获得信息;一定程度上,公司政治也考验着审计部门。我们看到很多网友的讨论已经关注到这些核心问题,并提出了他们的建议。比如就审计机密事项就有如下比较系统的观点,甚至明确提出了操作技巧:审计前与被审计单位讨论保密信息的接触问题;提前开特别会议。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前预计和拟定应对方案;将薪资审计竖向进行,使每个人尽可能少接触单个人的全部薪资信息;人力资源部门先将涉密数据调整,用不让审计人员看到具体部门和人员的名字用代号代替进行处理。由于审计总监已经删除报告中情绪化内容,对于其它审计发现和报告,审计总监应当有信心。审计总监可按原计划如期签署分发正式报告,尽管人力资源部门抛出了通报并迟迟不予回复,审计总监应不受此干扰,在审计报告中增加人力资源部门不予回复及出现泄密通报的事实,不作任何评述,但同时明确要求获得泄密事件的调查权。 王亮不当利用审计中获得的信息,要求离职,审计总监应先安抚,至少应当等泄密事件调查清楚。这里面其实也看出薪酬审计时内部审计师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存在瑕疵的,如果内部审计师可以获得本部门及其他部门人员薪酬信息的话。我们发现有网友提出了这样的担忧,并建议外包这种业务或者审计范围里要予以限制接触。 王亮作为审计部的得力干将,但在薪酬审计后心态失衡,甚至在审计报告中出现不当措辞审计总监删除掉了,这已经是他难以立足于该公司审计部,审计总监在泄密事件调查结束后,不管泄密是否与其有关,均可批准其离职。 不管调查结果如何,审计部门必须全面审视高度机密事项审计流程、人员安排、保密规定等方面存在问题并相应加强管理。 关于公司政治,内部审计不能不关心,也不能太关心,太过关心,将失去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关心,或许就是整个部门沦为炮灰。在这一点上,网友的热烈讨论足以让我们深刻认识这一点。 本案例引发的讨论还有很多亮点,如审计总监与内部人员沟通不足问题,内部审计部门利益维护问题,审计前沟通问题等等,李由都可能做得不到位,尽管这不是案例的核心,但我们相信阅读本案例的网友也可从其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336 评论(8)

星星星kooo

Q: 审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影响 : 审计职业道德缺失可能会对多个方面产生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信誉受损:审计师作为一个职业人士,其职业道德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到其个人信誉和职业声誉的建立和维护。如果审计师因为职业道德问题被曝光,可能会导致其在行业内的信誉受损,从而影响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业务拓展。2. 法律风险:审计师的职业道德缺失可能会导致其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产生法律风险。例如,如果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泄露客户的商业机密或者不当利用客户的信息,可能会导致客户对其提起诉讼,从而产生法律纠纷。3. 业务风险:审计师的职业道德缺失可能会导致其在审计业务中存在偏见或者不公正的行为,从而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产生业务风险。如果审计结果不准确或者存在问题,可能会导致客户或者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损失,从而影响审计师的业务发展和声誉。4. 行业声誉:审计职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和规范化的职业,其职业道德的缺失可能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声誉和形象。如果审计师的职业道德问题屡次发生,可能会引起公众对整个审计行业的质疑和不信任,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声誉。

12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