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罗Tutu
民间审计的程序一般可分为委托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和立卷归档阶段等四个阶段。1、委托阶段包括洽谈、签约的委托过程和研究制订出审计方案的准备过程;2、实施阶段是审计方案具体执行的过程,是按照协议书的内容要求围绕审计目标采取必要的审计手续,运用各种有效的审计技术方法,取得各种证据和资料,查清情况和问题的过程,这是审计过程中的最主要工作,也是把审计方案化为具体实施行动的一种手段;3、报告阶段是在审计实施基础上对审计事项做出实事求是结论,提出审计建议的过程;4、立卷归档阶段是在审计业务结束后,由审计人员对审计文书根据合理取舍的标准进行立卷归档的过程。民间审计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审计师所组成的社会会计、社会审计组织,即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对有关经济组织的有关经济事项所进行的审计查证业务。民间审计的实施阶段是审计方案具体执行的过程,是按照协议书的内容要求,围绕审计目标采取必要的审计手续,运用各种有效的审计技术方法,取得各种证据和资料,查清情况和问题的过程。这是审计过程中的最主要工作,也是把审计方案化为具体实施行动的一种手段。实施阶段一般要进行以下几项工作:(1)拟定调查提纲;(2)审阅核对报表、账册、凭证;(3)清查库存现金和财产物资;(4)做好审计记录和取证工作;(5)对索取的各种证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6)调整错弊事项,校正核算资料;(7)做出审计评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二条审计机关根据经批准的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并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情况,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被审计单位应当配合审计机关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审计机关应当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第四十四条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应当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当自接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十日内,将其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审计组应当将被审计单位的书面意见一并报送审计机关。第四十五条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出具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需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单位处理、处罚的,审计机关应当依法移送。审计机关应当将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主管机关、单位,并报上一级审计机关。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有星星的夜
区别与联系:1.政府审计主要是对政府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2.内部审计是单位企业内部机构,主要对本单位企业内部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3.社会审计是社会中介机构,受委托进行审计。4.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是政府审计对内部审计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5.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关系是对社会审计进行监督,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核查拓展资料:政府审计,指政府审计机关对会计账目进行独立检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其实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结果进行独立的监督。西方审计内容除一般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外,正向着重于经济和效率审计、项目效果审计发展,也称为绩效审计(又称“三E”审计)。“三E”是指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我国政府审计包括中央、地方以及行政单位预决算审计。政府审计的目的,一方面是监督国家财政预算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另一方面是对财政决算情况作出客观的鉴定与公证,为财政管理提供改进措施,并揭露违法行为。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对称。由部门、单位内部专职审计人员进行的审计。目的在于帮助部门、单位的管理人员实行最有效的管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配合并互为补充,是现代审计的一大特色。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可为外部审计提供可信赖的资料,减少外部审计的工作量。在中国,内部审计不仅是部门、单位内部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被纳入审计监督体系。民间审计是“官厅审计”的对称。也称“社会审计”。民间审计、会计组织接受委托,对企业、事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所进行的审核、稽查。西方现代审计是以民间审计为主,沿着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两条线发展的。据考证,西方民间审计始于19世纪下半叶,以1854年经英国政府批准成立的爱丁堡会计师公会为标志。民间审计最初是详细的帐簿审计。产业革命以后,为了适应银行对企业信用和偿债能力的需要,民间审计以资产负债表审计为主。本世纪30年代,为了满足广大的投资者、贷款人、国家税务机关等的利害关系人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民间审计从资产负债表发展到财务报表审计。直到现在,财务报表审计还是西方民间审计的主要内容。
阿籽猫77
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首次在一些大城市中相继成立了会计事务所,民间审计得到了发展。(错)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国家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审计监督制度直到80年代才得以恢复和重建。(对) 3. 1980年我国成立了国家审计的最高机关---审计署,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置各级审计机构。(错) 4. 早在封建制度下的古罗马,埃及和古希腊时代,已有官厅审计机构(错) 5. 在我国强调的法院,检察院和审计机关三个国家职能机构中,基本职能属于经济监督的只有审计机关一个。(对) 6. 审计就是查账。(错) 7. 审计是一种直接的经济监督活动。(错) 8. 凡是具有经济责任关系的单位,都是审计委托人委托审计的客体。(对) 9. 美国审计总局是隶属总统的一个独立经济监督机构。(错) 10. 在西方由职业会计师进行的民间审计,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兴起得到了迅速发展。(对) 11. 1853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职业会计师的专业团体。(对) 12. 详细审计最早在美国产生。(错)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是高度统一的,不存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因而不需要审计。(错) 14. 财政,银行所从事的经济监督活动,同样可以成为审计。(错) 15. 审计的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对) 16. 我国政府审计与国家审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错) 17. 财经法纪审计采取预告审计方式。(错) 18. 送报审计主要适用于政府审计机关对大型企业的审计。(错) 19. 内部审计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错) 20. 局部审计的优点是审查详细彻底,缺点是审计工作量大,审计成本高。(错) 21. 顺查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大中型企业和会计凭证较多的机关行政事业单位。(错) 22. 无论顺查还是逆查,均需要运用审阅法和核对法。(对 ) 23. 函证法属于“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错) 24. 当被审计单位对存货实地盘点时,审计人员应当指挥盘点工作的进行,并作为盘点小组成员进行盘点。(错) 25. 存货期末盘点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审计人员不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对) 26. 国家审计署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重点地区和部门派出审计特派员,设立审计派出机构。(对) 27. 国家审计机构无权审查财政预算的执行和财政决策。(错) 28. 目前,世界只有极少数国家的国家审计机关加入了国际的审计组织。(错) 29. 我国的民间审计的振兴,始于1980年的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恢复和重建。(对) 30. 民间审计人员只有与委托单位保持形式上的独立,才能够以客观,公正的心态表示意见。(错) 31. 民间审计组织不得以降低收费的方式招揽业务。(对) 32. 民间审计组织即使发现委托单位缺乏正直的品格,也不得拒绝接受委托。(错) 33. 审计准则是制约审计人员的规范。(错) 34. 增加财务报表的可信性事审计准则的成因。(对) 35.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制定《一般公认审计准则》。(错)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持独立审计准则的研究编制工作。(对) 37. 一般准则是指对审计机构实施审计所作出的规则。(错) 38. 国际审计准则的目标是任何时候都可应用于所执行的独立审计。(错) 39. 工作准则亦被称之为审计的外勤准则。(对) 40. 报告准则是指对审计人员编制审计报告的原则,形式,内容所作出的规则。(对) 41. 国际审计准则不包括相关业务。(错) 42.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对) 43. 审计署颁布的国家审计实施时的各种办法不是国家审计准则内容的组成部分。(错) 44. 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的起草单位是财政部独立审计准则中方专家咨询组。(错) 45. 运用独立审计准则有利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对) 46. 独立审计基本原则不具有强制性。(错) 47.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中会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规范会计师审计会计报表。(错) 48. 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具有强制性。(错) 49. 审计依据包括审计原则。(对) 50. 法律类审计依据就是《宪法》。(错) 51. 审计人员以被审计事项效益性评价的审计依据有计划和预算。(对) 52. 审计依据选用不当,将会导致审计工作质量的降低。(对) 53. 无论何种审计方式,审计主体都要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错) 54. 民间审计一般采用广义审计程序。(错) 55. 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之前,要有其所在的会计事务所下达审计通知书。(错) 56. 审计计划是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审计任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对) 57. 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对同一会计报表的重要判断性是一样的。(错) 58. 固有风险与检查风险成反比关系。(对) 59. 确定重要性水平是在审计实施阶段中进行。(错) 60. 在审计过程中,收集到的审计证据越多越好。(错) 61. 口头证据的证明力相对较弱,因此口头证据不重要。(错) 62. 审计人员取得的书面证据证明力都很强。(错) 63. 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评审,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环境证据。(对) 64.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收集到的审计证据,都应列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对) 65. 审计工作底稿的保存,一般都属于永久性保管。(错) 66. 审计人员向被审计单位员工询问后形成的记录属于书面证据。(错) 67. 项目经理复核是会计事务所的工作底稿复核制度中的关键阶段。(错) 68. 对审计工作底稿复核以后,要签名以便确认责任。(对) 69. 审计结论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可有可无。(错) 70. 现代内部控制及其制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错) 71. 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就是保障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错) 72. 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对任何一个主体的审计都是适用的。(对) 73. 控制环境因素包括正直性和道德水准。(对) 74.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要素的基础。(错) 75. 风险估计就是对无法预测的危险所进行的评估。(错) 76. 法人重组可促使风险发生变化。(对) 77. 政策手册是信息交流所运用的唯一形式。(错) 78. 组织机构控制就是内部管理控制。(错) 79. 审阅和询问是内部控制的调查方法。(对) 80. 审查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下一步工作创造条件。(错) 81. 询问中做成的调查笔录可以作为审计依据。(对) 82. 职位岗位ude明确和权力义务清楚是界定职权范围的原则。(对) 83. 不相容业务分工即禁止一人包办经济业务。(对) 84. 总分类帐与日记账的记录无需分工。(错) 85. 评价财务监督制度时应评价制止和纠正无效收支的有关规定。(对) 86. 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就是对其健全性的评价。(错) 87. 审计人员进驻被审计单位后可立即进行符合性测试。(错) 88. 依据程度评价就是依据高信赖程度评价。(错) 89. 只要内部控制健全,就可以减少错弊。(错) 90. 审计抽样时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从被审计对象总体中抽出一部分项目进行审计,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错) 91. 统计抽样是根据概率论理论来选取样本,进而推断总体。(对) 92. 非统计抽样的依据是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对) 93. 94. 可信赖程度越高,可容忍误差越小,所需的样本量越大。(错) 95. 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对) 96. 被审计单位将某客户应收账款记在另一个客户的明细账中,这不是一项误差。(对) 97. 如果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必须重新抽样测试。(错) 98. 审计报告就是查证验证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结果。(错) 99. 注册会计师要将审计报告送给被审计单位。(对) 100. 审计报告的签署日期应为完稿日期或会计报表截止日。(错) 101. 管理建议书市审计工作的重要成果,具有公正性和强制性。(错) 102. 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就是不发表审计意见。(错) 103. 审计报告具有公正性。(对) 104. 审计人员应对其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负责。(对)105. 对于资产负债日至审计报告日被审计单位未调整或未披露的期后事项,审计人员可不予关注。(错) 106. 内部审计报告与民间审计报告一样具有法律效力。(错) 单选题: 1. 构成一项审计活动的相互有责任的关系的三方面的当事人称为(审计关系人)。 2. 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是(经济责任关系)。 3. 审计的本质特征是(独立性)。 4. 审计工作一般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在全国实施的时间是(1995年1月1日)。 6. 宋代审计司(院)的建立,是我国“审计”的正式命名,从此,“审计”一词便成为(财政监督)的专用名词。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实施时间是(1994年1月1日) 8. 在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审计机关是(立法系统)国家审计机关。 9. 一些国家的国家审计机关由政府的财政部领导。称为(行政系统)国家审计。 10.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间审计专业团体是(美国注册公共会计师协会)。 11. 强制审计一般用在(国家审计机关)所进行的审计。 12. 民间审计也成为(社会审计)。 13. 审计分为全部审计,局部审计和专项审计,其分类依据的标准是(审计范围)。 14. 经济效益审计主要侧重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15. (事中审计)主要应用于跨年度的工程项目。 16.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审阅法和(核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17. 函证法是通过向有关单位发函了解情况获取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往来款项)的查证。 18. (调节法)是指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整有关数据,从而求得需要证实数据的方法。 19. 审计人员在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时,如果采用逆查法,一般是从(会计报表)进行审查。 20. (鉴定法)是通过观察法不能确证时,可以使用的一种方法。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审计机关是(审计署)。 22. 国家审计机关的权限是指(审计监督权)。 23. 立法型国家审计机关初建于(英国) 24. 审计监督具有广泛性和直接性,但独立性往往受到限制的是(行政型国家审计机关)。 25. 会计事务所在业务上主要接受(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指导和管理。 26.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颁布于(1995年) 27.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于(1988年)。 28. 对于内部审计机构有业务指导和监督职能是是(国家审计机关)。 29.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正式成立于(1968年)。 30.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最初成立于(1941年)。 31. 审计准则最早产生于(美国)。 32. 《一般公认审计准则》适用于民间审计的(财务报表审计)。 33. 国际审计准则的颁布人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34. 在审计准则中,一般准则是对(审计人员)提出的要求。 35. 法律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和颁布的,由国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 36. 总体审计计划包括的内容有(审计目的)。 37. 收集审计证据的阶段是(实施阶段)。 38. 审计通知书应由(国家审计机关)下达。 39.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未能发现或防止重大差错的风险(控制风险)。 40. 上级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因不同意原审计结论和处理意见提出申请所进行的审查称为(复审)。 41. 下列审计证据中证明力最强的是(应收账款函证回函)。 42. 下列审计证据属于口头证据的是(会谈记录)。 43. 属于内部审计证据的有(材料出库单)。 44. 综合类工作底稿包括(审计计划)。 45. 根据审计计划的重要性要求,在鉴定审计证据时,不应考虑(数量零星的事项)。 46. 审计证据的综合,是要重点解决审计证据群体所形成的(证据力)。 47. 下列的证据的证明力大小顺序是(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 48. 内部控制源于(审计)。 49. 功能测试的目的是证实(控制程序)的有效性。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