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8

我是不是很S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努力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蒲寫未來”

已采纳

A                                         审计工作如何与时俱进

现代审计工作,在审计理念、审计定位、审计方法、审计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审计工作与时俱进,不仅要转变审计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更要在审计实践中转变工作重心、创新工作方法、改进管理模式,不断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规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审计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三种意识,更新审计理念

所谓审计创新,就是要适应形势发展和审计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采取新举措,推动审计工作与时俱进。审计创新包括审计理论创新、审计体制创新、审计内容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创新以及审计管理创新等。其核心是审计观念、审计思维方式的创新。因此,要实现审计创新审计人员必须强化三种意识:

1.强化创新意识。随着形势不断变化,我们要不断转变审计观,创新审计技术和方法,做到立足微观监督,着眼宏观服务。在推行行之有效的传统审计方法的同时,努力改进审计工作模式,加强审计项目管理,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积极探索效益审计,推进审计结果公告。要整合审计力量,解决审计任务日趋繁重与审计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

2.强化责任意识。审计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敏感性高,审计人员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既要对被审计单位和责任人负责,又要对审计机关和自己负责。必须把问题查深、查透;对应当进行处理、处罚的问题,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适当;对事关改革和经济发展大局的新问题、新情况,一定要查清来龙去脉,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并进行理性的分析。

3.强化风险意识。由于受审计权限、审计手段的局限和审计项目多、任务重、审计人员少、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以及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不真实、不完整、有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等因素的影响,审计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所以,审计人员必须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认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具体地做好审前调查工作,严格按《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的规定进行做好审前调查工作,决不能搞形式、走过场。二是科学合理地确定重要性水平,认真评估审计风险。把该查的事项查深查透,以减少重大审计风险。三是认真做好审计工作底稿,记好审计日记,真实、完整地反映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的全部过程,记录与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有关的所有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及其依据,以降低审计风险。

二、提高三种能力,转变工作重心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自我加压、自主创新,在创新中提高三种能力。

1.提高服务大局能力。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政府的经济职能正由直接管理转向以加强宏观调控为主的间接管理。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但不是唯一的职能,随着形势的发展,审计的服务职能也日益显现出来。审计机关要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及时更新调整审计理念。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发挥“谋士”作用。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找准审计工作与加快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经济运行情况,反馈动态信息,揭示影响经济发展中带有规律性、普遍性、倾向性、预警性的问题,探求成因,寻求对策,从体制、机制、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宏观层面发挥好宏观决策的“谋士”作用,使审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2.提高依法审计的能力。在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审计人员要进一步提高对依法审计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审计机关是经济监督和执法部门,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执法水平、执法能力,直接关系到政府形象,关系到党的依法治国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审计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实施审计,做到程序合法。对审计查明问题的处理坚持有理有据、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落实执法责任制,完善审计复核制度和审计业务会议制度等内控措施,加强对审计组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加强审计质量检查,建立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审计执法水平。

3.提高抓重点审计的能力。一是全面履行审计职能。对审计管辖范围内的所有被审计单位都要进行全面监控,全面履行审计职能,做到不留死角。二是突出重点,揭示规律。从事关国民经济运行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家宏观调控,带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入手,突出抓好重要项目、重点资金、重大问题的审计。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善于从宏观层面把握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从各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入手,科学确定审计重点,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立三种机制,创新工作方法

1.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实践证明,人才是审计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从审计机关的现状看,存在“业务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繁重的审计任务与有限的审计人员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审计人员常年奔波在审计一线,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干多于思,没时间去培训、学习、总结和提高。因此,建立和健全有利于激活审计机关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审计机关必须把建设学习型机关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采取措施鼓励审计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职称考评和学历教育,完善中高级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机制,努力创造形成一支以中高级审计师为骨干的审计专业队伍。

2.建立审计方法创新机制。要以审计信息化为中心,不断推进审计技术方法创新。通过引进、推广审计软件,完善计算机辅助审计步伐,为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技术保障;通过局域网建设,提升机关办公自动化水平;通过数据库建设,为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持。努力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运用技能,进一步加大投入,培养出一批能够对审计工作起引导和带动作用的业务骨干。通过创新审计技术方法,促进审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3、建立和谐审计机关机制。构建和谐审计机关就是在一定机制作用下,单位与环境相互融洽、单位与单位相互配合、人与单位相互依存、人与人相互友爱。和谐审计机关的建设要体现“公正、秩序、友爱、活力”的价值追求。

四、加强三种管理,改进管理模式

1.加强审计监督管理。一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深化对本级政府财政预算执行和对下级政府的财政决算审计。从源头上制止财政资金使用的随意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审计,对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准确评价,为组织、纪检部门及司法机关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三是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重点项目的审计。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促进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国有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资金审计。“三农”资金、扶贫资金、社保资金事关社会稳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关注这些资金的管理和安全,切实加强对这些资金的审计,保证党的利民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2.加强以法治审管理。努力做到“三个抓好”:一是抓好审计机关内部的制度建设;二是抓好审计准则的学习和运用,建立和完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三是抓好审计执法行为和审计程序的规范化工作,明确责任,防范风险。

3.加强沟通协调管理。审计工作如果没有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没有被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没有科室间的沟通协调,做好工作的难度就会很大。所以,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要与被审计单位建立日常联络机制,帮助被审计单位强化制度建设;机关内部领导与领导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科室与科室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审计师努力

360 评论(15)

~Miss.Q~

提升自身精神境界,有更高的追求,不被外物所迷努力提高职业修养懂法守法

165 评论(8)

Oicdlljjgff

审计人员具有审计机关所赋予的执行审计相关法律、法规的特殊权利,审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职业操守将直接决定审计的质量和效果。要想工作有所建树,审计人员就一定秉承对审计的热爱,尽职尽责的完成工作,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还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适应当前时期的审计要求;勇于探索,善于积累,积极主动的学习、借鉴、探索和总结,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在实践中摸索和检验真理,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逐步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技能,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业务能力。一、不断的学习和开拓进取在经济飞速发展、知识大爆炸的今天,知识系统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新的制度和方法在大量的涌现出来,经济体制在变,人的观念在变,社会规则也随之发生一些改变,单凭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已经不能完全驾驭审计工作了,这也正是要求审计从业人员要参加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等活动的意义所在。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的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更新和升级,全方位武装自己,时时给自己“充电”,把握住时尚的脉搏,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才能逐步提升和完善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1.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由于工作忙碌时间紧张等原因,很多审计从业人员不能抽出大块的时间来参加各种培训班来补充自己,所以自学成为了当下最流行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特点,充分的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知识的储备和积累,有效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1)可以订阅审计方面权威的书籍和报刊,如《中国审计》《审计文摘》等等进行研究和学习,捕捉专业内容的亮点,了解知识的发展动态,培养专业素养,提高审计水平;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浏览财经类网站和新闻媒体,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掌握审计的发展方向和动态。而且要每年都要参加继续教育,对最新的财经法规和审计要求有一个了解,集中的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审计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强化和训练,这对于广大审计工作者来说是十分具有实用价值的。(2)考资格证书和职称也是提高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这些专业的考试现在极为盛行,甚至很多非从业者都跃跃欲试,但是考取证书绝非易事,要踏实的学习,所以就促使审计工作者全身心的投入到考试备战中去,系统的知识学习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他将来工作中的状态和技能。还会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审计方面的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也是不容小觑的,不仅可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其有效的提高从业人员自信息和专业技能的方面的效果也是极为突出的。2.耳听八方,全方位武装任何事物之间都会有一些必然的联系,审计又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审计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无疑会遇到许多与审计息息相关的问题,如财务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科学等等许多方面。所以说审计的学习不能只局限在单一的某一个方面,要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广泛涉及各方面的知识内容,尽可能的全面的丰富自己。尤其是和审计相关的事项,一定要重点把握,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在对财务会计方面的研究,要特别注意它在计算机领域的广泛运用,在会计电算化普及的形态下,那么要分析电子账目,就要熟悉并掌握AO(审计师办公室)系统,并要注意它的更新和发展;在对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研究,毋庸置疑,要及时掌握更新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到工作中去,避免不断翻新“小金库”现象,不留死角。在对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是极具挑战性的。因为在审计过程中,每一个项目都有独特的客观环境和周围相关人,稍不注意对这些因素利用的不充分或者把握的不到位就有可能导致结果的失真。这就要求审计工作人员要丰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有洞察事实的能力,抓住细节,严苛审计。二、提高职业素养和自身道德审计人员都是经过了严格的审计资格考试才能胜任审计工作的,所以审计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是可以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相对人直接进行监督和检查的。审计人员应该珍视自己手中的权利,为了防止职权的失衡和滥用,使审计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要求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心理素质的审计人员才能胜任审计工作。所以要想提高审计技能,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从本质上完善自己。1.提高职业素养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审计人员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尽到恪守职业道德的义务。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审计的工作要求,尤其要提高抗干扰的能力,不被身边的同事和相关部门干扰,秉公办事;坚决不能以审查出的问题为交换条件谋取利益上的往来,影响审计的结果。即使面对各种障碍和阻挠,也要坚定不移的展开审计工,恪尽职守的深入调查研究,获取最真实的审计资料获得审计结果。不仅如此,审计工作人员还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廉洁自律的能力,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廉政纪律办事,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体”,严格的要求自己不能被诱惑,本着正直链接的工作作风,坚定信念,坚决抵制、杜绝违法乱纪的行为,采用有效地方法规避审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廉洁风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使审计技能得到质的飞跃。2.培养勤耕善作,学会分享的工作作风(1)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技能的另一种有效途径就是要勤耕善作。“勤耕”是勤于耕作,即通过踏实勤奋学习,不辞劳苦的探索研究,不断钻研提升技能的学习精神的体现。“善作”即善于耕作,就是要讲究正确的方式方法,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审计技能,在实践探索中检验真理,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的方法,获得最高的工作效率。

33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