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莱vicky
CISA,信息系统审计师,通常称为IT审计师,在国际上有着与CPA、律师、精算师等职业资格同等火爆的热度,但于中国却少有人知。近日,国家审计署的年轻官员李丹填补了中国IT审计师十几年的空白,成为中国内地通过考试获取该资格的第一人。确实,目前在中国还很少有企业意识到IT审计师的重要性,甚至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这个国际注册会计师队伍中的新角色的职能究竟是什么。但是如果有人说:有一天会计会消失,企业级的财务软件也将失去意义,你是会相信、怀疑、还是不置可否?实际上,当企业走到信息时代,传统的会计职能正在因企业全面实施ERP系统而淡化,集成的信息系统将从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角落获取经济活动产生的所有信息。“由于企业的经营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经营风险、控制风险和财务风险之外,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性导致的信息风险日益增长。”德勤会计师行的高级合伙人鲍威尔说,“今天计算机审计所关注的内容已从单纯关注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的取得、分析、计算等数据处理业务延伸到了对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进行了解和评价。CISA就是要审查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是否安全、稳定和有效,以保证通过信息系统得出的数据是准确、可靠的。”CISA的资格由总部设在美国芝加哥的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颁发,该协会1969年成立,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设有160多个分会,现有会员两万多人。CISA的考试包括信息系统的安全与控制实务、信息系统的完整、保密和有效及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取得与维护等五个方面,试卷的问答全部采用英文。据国家审计署国际注册会计师培训中心主任、国际会计师、高级审计师章轲介绍,IT审计师是从传统的注册会计师职业队伍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需要具备全面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对网络和系统安全有独特的敏感性,并且对财务会计和单位内部控制有深刻的理解。中国的审计行业起步较晚,在审计的技术和理论研究方面,国家审计署与社会审计部门各有所长,但审计署自1983年成立以来一直注重计算机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在投资审计和计算机审计方面则占有绝对优势。李丹是国家审计署国际会计培训中心负责人,1991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审计学专业,后在国家审计署从事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的研究和开发。从1998年开始,国家审计署与澳大利亚政府共同研发企业财务审计指南,李丹在这一项目中负责研究如何对企业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的有关专题,并了解到IT审计师考试的相关信息,在长期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顺利通过了该项考试。其实IT审计师不仅在中国是个新职业,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个新角色。伴随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兴起,IT审计在传统的会计审计工作中已逐步肩负起不可或缺的使命。目前,全球大批获有这一资格的人员都服务于国际五大会计师公司,IT审计师已突破传统会计审计的职能,可以出现在企业信息系统的引入、建设、维护、审计的每一个环节。“在中国,众多的外企和国内企业都已全面实施了ERP系统,但由于中国的审计行业起步较晚,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对IT审计没有充分的认识,审计人员缺乏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知识。目前中国的IT审计领域被海外的专业咨询机构包括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和软件服务的专业咨询公司所垄断。”章轲说道。此外,中国IT审计人才稀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没有专业的培训机构,职业培训较为滞后。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每年在输出人才接受国外教育、培训和引入国外的教育培训上有大量的外汇投入。近期国家审计署成立的国际会计师培训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入国际先进的观念和培训机制,为中国的会计、审计行业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专业人才。国际注册会计师、审计师在中国一直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更有强烈的夹缝中求生存的感觉。尽管国家目前还禁止国外会计师事务所进入国内企业的年度报表审计市场,但每年国际五大会计公司从中国的会计审计包括企业海外上市的承销、推广和ERP服务中获取几十亿美元的收入,IT审计业务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比重在不断加大,而国内的会计审计行业在此项服务上的表现却几乎为零。事实上,中国企业已经进入了对IT审计师有强烈需求的时代,可以想象中国加入WTO后,国家取消对国外会计公司的限制,国内的会计审计行业失去维持低水平发展的条件,日子必然更加难过。对于传统的会计审计行业来说,IT审计师的到来有着并不很单纯的意义。
杨梅的果实000
和大多数acca学员一样,我在白天工作以取得所需的工作经验,在晚上学习以通过考试。无论你选择利用晚上还是周末来学习,你必须设置一个计划周详的时间表,以保证通过所有课程。另外,学员之间要加强联系,互相帮助,以克服困难,增强信心。 除了时间问题,对我们中国学生来说,另外一个大的障碍就是语言。你所读所写都是英文。因此,你需要耐心一点,一旦你开始之后,你就会慢慢适应英文。整个acca课程有一个设计精良的框架,它会帮助你逐步掌握技术和技能;课程也相当具兼容性,而且它的内容也极具现实性。一旦你完成整个课程之后,你会取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你会发现你的英文也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两者结合在一起,将给你非常大的竞争优势。 金向东,原菲力普莫里斯(中国)投资公司销售部财务总监(现移居加拿大) 许多人认为acca既难学又费时间,有的干脆辞职在家专攻acca。其实大可不必,尤其如果你是在跨国公司里工作的话,你会发现工作是演练所学知识的最佳场所,反之,观察外资公司的日常运作方式,又可以帮助你理解和巩固书本上所学的知识。你还会发现,课本里的许多理念,在跨国公司的实际运作中有许多贴切的运用。当我在准备最后三门acca考试的时候,恰逢参加公司的一个为期一年的管理本地化强化培训,同时还要兼日常工作......同时做好这么多事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最终,在没有耽误工作的前提下,我不但完成了管理本地化培训,还成为一百多名毕业的本地经理中唯一获得两项优秀奖的学员。两周后,我参加了acca最后三门考试并一次通过!我只是想说明,工作、培训、acca考试,它们都是相互关联的,它们背后的那个“理”是一样的,在任何一方面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都会有助于你在另外领域的长进。不要认为它们互相矛盾和排斥,或者认为多学多做哪一样是在浪费时间,恰恰相反,它们往往会有一个互相促进的作用。 别着急,别冲动,有一个恒心比什么都重要。通常我的做法是在前一次考试后休息两周,就开始进行下几门课程的学习。如果能保证每天平均两小时的学习,一直坚持到考前最后冲刺时有一星期休假,时间上就足以保证学完两到三门课程的内容。学习acca最终会使你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所以最好采用渐进的方式,摒弃那种临时抱佛脚,考完试后即弃之不用的学习方法。 赵峰,网泰通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许多朋友都是在职学习,比较关心如何把握重点,我的感受是: 1.首先要对全书有一个总括的了解,争取用树形图描绘出主干和枝叶,这样就能把握问题的核心。 2.分析历年考试的内容,找出考官出题规律,有些课程考题规律性很强,一般上次考过的内容,下次再考概率不高,而多次没有考到的重点内容,出题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大;每次都必考的内容,自然是重点;涉及最新颁布的会计审计准则,必须掌握。 3.学会利用学员杂志《学生会计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来源,它上面刊载的相关课程的文章都要认真体会,特别要分析考官本人的文章,这样能够事半功倍。如果有条件,可以收集齐最近数年的相关文章,这些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就是重点之所在。 4.充分利用acca考试方式灵活的优点,通过选择试题来回避不熟悉的领域,因此在考前准备时间有限的情况,可以放弃某些比较独立的内容,以集中精力放在重点内容,但最好是对这些内容作至少一般性了解,以备不测,当然冒风险是有代价的。 5.关注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例如1998年的金融危机、1999年的千年虫、2000年的网络概念失意等第问题,都可能成为案例题的选题内容,平时抽空对这些问题多思考一下,就在无形中学会了用核心知识分析问题。 章轲,国家审计署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 作为acca会员和acca北京培训中心的负责人,我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培训经验,概括中国学员学好acca的要点如下: 1、训练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特别是有逻辑地表达,建议学员每天就学习内容自己出题写一段英文。 2、尽可能多做练习。acca的考题比较规范,从以往的考题中可以总结出许多规律性的内容,要把各类题目反复做到熟练为止。 3、把握考试技巧。acca考试题量大,时间紧,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科学分配时间,掌握答题深度。 4、拓展思维。acca培养的是高级管理人才,许多问题不局限于会计的领域,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拓展您的思路。 5、积累实践经验,采用各种方式了解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运转,对学好acca很有帮助。 我认为,只要把握住以上五个方面,中国学员通过acca考试将没有困难。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