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2

小骨头骨头
首页 > 审计师 > 风险导向审计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ele870401

已采纳

审计师应如何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017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漏报,而又不被审计发现的可能性。风险导向审计是当今主流的审计方法,它要求注册会计师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应对评估的错报风险,根据审计结果出具恰当的审计报告。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或取合理保证。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审计师应如何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知识,欢迎阅读。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识别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1.财务报表层次;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认定层次。

2特别风险

特别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识别和评估的、根据判断认为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1)风险是否属于舞弊风险;

(2)风险是否与近期经济环境、会计处理方法或其他方面的重大变化相关,需要特别关注;

(3)交易的复杂程度;

(4)风险是否涉及重大的关联方交易;

(5)财务信息计量的主观程度,特别是计量结果是否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6)风险是否涉及异常或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

3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与对日常和重大类别的交易或账户余额作出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的记录相关,对这些交易或账户余额通常可以采用高度自动化处理,不存在或存在很少人工干预。在这种情况下,被审计单位针对这类风险建立的控制与审计相关,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这些控制。

重大错报风险应对

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程序,即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1财务报表层次应对措施

(1)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导;

(4)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2认定层次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在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考虑风险的重要性、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涉及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特征、被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质及注册会计师是否拟获取审计证据及确定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生并纠正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

对评估及应对程序的思考

1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事项

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关注可能表明被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下述事项和情况,并考虑由于这些事项和情况导致的风险是否重大,以及该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第一,开展业务方面。在经济不稳定的国家或地区、高度波动的市场、严厉、复杂的监管环境中开展业务;

第二,持续经营和资产流动性方面。包括重要客户流失、行业环境、供应链、信息技术环境发生变化、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或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开辟新的经营场所、安装新的与财务报告有关的重大信息技术系统;融资能力受到限制、运用表外融资、特殊目的实体以及其他复杂的融资协议、发生重大收购、重组、复杂的联营或合资、拟出售分支机构或业务分部、重大的`关联方交易或其他非经常性事项、发生重大的非常规交易;

第三,管理层方面。缺乏具备胜任能力的会计人员、关键人员变动、会计计量过程复杂、应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或相关会计制度;内控薄弱、按照管理层特定意图记录的交易;信息技术战略与经营战略不协调;经营活动或财务报告受到监管机构的调查;以往存在重大错报或本期期末出现重大会计调整、事项或交易在计量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存在未决诉讼和或有负债等等。

2进一步审计程序应考虑的因素

(1)确定的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越低,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2)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对拟获取的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的要求越高,因此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也越广。

(3)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是指计划通过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对测试结果可靠性获取的信心。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越高对测试结果可靠性要求越高,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风险导向审计师

114 评论(8)

晶莹剔透0702

简单说,风险导向审计就是做两方面的事情:一是“风险评估”,二是“风险应对”。“风险评估”的目标是: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无论该风险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从而为设计和实施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提供基础。“风险应对”的目标是: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通过设计和实施恰当的应对措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至于如何才能到达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目标,后面会详细涉及到。看来,风险导向审计重在“风险”二字,第一步是如何识别、评估出重大错报风险,第二步是针对评估出的重大错报风险如何来应对。由此,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来探究、概括和总结:1、什么是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基于战略观和系统观思想,通过综合评价经营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的审计方法,又称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方法。它已是当今主流审计方法。2、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错报风险,而错报风险主要来源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因此,有效的审计应该是建立在对被审计单位所处社会和行业的宏观环境、战略目标和关键经营环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评价经营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3、审计风险模型改变了吗?风险导向审计之风险模型已将传统审计风险模型中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合并为一个要素,统称为“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简称ROSM),然后以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为基础进行审计。即现代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4、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假设在于:被审计单位在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出现经营业绩下滑会影响其战略目标的实现。面对严格的市场监管和社会各方压力,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就很可能会产生利用财务报表舞弊以掩盖经营不利的动机。基此假设,审计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和企业战略密切相关,经营风险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审计风险。因此,有效的审计需要审计师站得高、看得远,从源头上寻找可能产生舞弊的根源,从而更有效地评价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122 评论(13)

努力中的女人

风险导向审计基本流程:进行初步业务活动,确定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确定审计范围;计划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确定审计方向;规划和调配审计资源。制定具体的审计计划:实施风险评估程序;风险评估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强调从被审计单位内部获取信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1)控制测试;(2)实质性程序。实质性程序的两种基本类型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实施其他审计程序。一般来说,先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再制定具体审计计划,点击以下文章,帮助你了解更多内容

28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