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分撒风
楼主说什么都不会,也就意味着在“审计”方面无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积累了,如果楼主的职业规划是在审计持续做下去的话,以下几个建议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1)、进行审计方面专业知识的积累,财务知识是做审计必备的,楼主可搜索下“审计师”“CPA”"CIA"等专业证书方面所需的教材,不一定去考这些证,但可以去学习这些教材,汲取知识;2)、逛一些专业性的论坛,比如中国会计视野论坛等等,看看前辈们的审计从业经验、成长经历等等,在这些论坛里,会有一些大咖分享的一些专业表格、工具等,非常实用;3)关于审计底稿什么的,基本格式都是一样的,你百度一下就能找到,更重要的是你的审计工作如何展开、如何调研等等,了解审计步骤,然后向前辈们或者网上高手,学习各个步骤中,要用到哪些工具,如何开展等等;4)审计这个职业是需要相当全面的知识,包括统计学、财会、审计等等,非常具有挑战性,对从业人员的数据敏感程度、逻辑思维、数据分析、统筹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楼主做好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暂时想到这么多,欢迎其他人补充,并不深入,算是给楼主提供一个思路吧。
沉默的苏克
您好,我们是同行,我在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工作了八年了,就您提出来的问题,我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同时对包括两个会计年度的财务表进行审计,多数情况属于IPO项目、收购项目、或是首次接受委托审计的项目。对底稿的要求比较严格,简单一句话就是你要分开当做年来做。具体操作如下:
对于封面、调整分录类底稿可以合并为一张表、期初数修改为2016年末、期末数为2017年木;凭证查验、替代程序、银行双向查验核对类底稿按照时间顺序列示,将16、17的查验合并为一张底稿;往来款的发函、回函统计表可以汇总在一张底稿中;对于发生额明细表建议按照2016年、2017年两张表来编制;其他分析性程序,例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底稿可以合并为一张底稿;
0 2 利润表类科目
与资产负债表类似,对于封面、调整分录类底稿可以合并为一张表、上期数修改为2016年度、本期数为2017年度;收入细节测试、三费或营业外收支的凭证查验类底稿按照时间顺序列示;月度发生额明细表建议分成两张表进行编制;审定表、收入、三费同期比较表、三费占收入比例变动分析表、毛利率同期比较等分析程序的表格可以上年数为2016年度,本期数为2017年,合并在一张底稿中;
0 3 您问题的答复
对于你说的,期初数取2016年初,期间发生额为2016和2017年,期末数为2017年末数,这样会导致无法直接获取到2016年末的数据,加上各种调整分录,索引会导致表格很长,打印出来字体密密麻麻,根本看不清楚,建议不要并到一起,分两张表列示发生额明细表;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觉得有用,麻烦点个赞!!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