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1

小公主的小公猪
首页 > 审计师 > 曹妃甸临新城审计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左村爆破兵

已采纳

曹妃甸科技学院离曹妃甸新城医院距离是:公里。可以乘坐好几次:城际2路/曹妃甸K2路即可到达。乘车路线:1、河北科技学院(曹妃甸校区)步行公里,到达科技创新产业园站上车,乘坐城际2路(或曹妃甸K2路)。2、到达唐山海运职业学院站下车,步行220米,到达曹妃甸区新城医院。

曹妃甸临新城审计师

289 评论(15)

晃晃悠儿

1、长兴岛造船基地长兴岛造船基地位于上海,它是我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造船基地。工程总投资:350亿元2、京沪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北京与上海的高速铁路,由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全长1318千米,设24个车站,是世界最长的高速铁路项目。工程总投资:2200亿元3、北京南站北京南站是北京面积最大、接发车次最多的火车站,也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工程总投资:63亿元4、杭州湾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市平湖立交,上跨杭州湾海域,南至宁波市庵东枢纽立交;线路全长36千米,桥梁总长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总投资:160亿元5、曹妃甸开发区规模远超三峡工程,是渤海唯一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工程总投资:2300亿元6、西电东送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被称为世界最大电力项目。工程总投资:5265亿元以上7、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是规模最宏大的系统工程。工程总投资:8500亿元以上8、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亿人是世界最大水利工程。工程总投资:5000亿元9、上海临港新城上海临港新城世界最大填海造地项目,经历了10年的努力、拼搏、奋战,南汇新城已初见城市雏形。工程总投资:1500亿元10、甘肃酒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测试及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火箭导弹的主要基地,也是世界最大风力发电基地。工程总投资:1200亿元

239 评论(8)

Ashtray喵

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用奇迹诉说“沧海桑田”曾经,那里是汪洋大海,而后,那里成为一片滩涂。大自然的沧海桑田,让她由一代天子情牵红颜的神圣殿堂,而贬弃为荒凉的孤岛。曾经,那里是海鸟栖息的浅滩,落日辉映出的是海天相接的静谧;而今,那里却分明从荒无人烟的海面升腾起一座“海市蜃楼”。是的,人类手工而制的“沧海桑田”,已然在那里书写了奇迹-——初具规模的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正向人们诉说着她从无到有的幻化历程。耸立的高楼、笔直宽阔的道路、典雅时尚的管委会办公楼、设计独特的加油站、人来人往的超市、豪华木屋别墅......2010年4月14日,当记者时隔两年再次探访这个神秘之地时,竟被眼前的图景所震撼。无法想象,两年前还在吹沙造地的那个除了机器轰鸣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如今已有了城市的面容。从无到有:每一天都在创造奇迹“未来一百年、未来三百年,世界上的城市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绝不会是现在意义的城市,我们在这里,会交出一份答卷,会描绘一个新的画卷,未来引领人类城市化的进程。”2008年3月11日,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在曹妃甸生态城开工仪式上,面对所有曹妃甸人庄严承诺。从那一天开始,曹妃甸生态城便开始了与奇迹赛跑的征程,开始了争夺“中国第一生态城”的激烈拼杀。还记得2008年的4月,记者来到位于曹妃甸港以东5公里,京唐港以南30公里的交汇点。当汽车越来越接近那个让人们产生无数幻想的地方时,却感觉这座城市越来越模糊。大片的滩涂、隆隆的机器轰鸣、卷着黑色泥浆的沙土从水下翻滚而起,堆起小山一样的沙丘。没有路,只有泥泞不堪,没有绿色,只有黑沙与泥土,没有人来人来,只有大型货车和机器热闹地轰鸣。“这里将会成为一座颠覆传统概念的生态之城。”“这里将成为世界上最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在听到这些期待话语时,人们心里的质疑却越来越清晰:这会成为现实吗?而后,在众多的猜测中,曹妃甸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用今日触手可及的曹妃甸生态城初绽的美丽拨开了所有的疑云。2008年2月,曹妃甸生态城起步区内平方公里的试验性造地进场施工。2008年12月,曹妃甸生态城第一个正式签约项目——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循环经济示范住宅区项目签约。2009年3月,曹妃甸生态城举行开工奠基仪式。2009年8月,曹妃甸生态城管委会迁入生态城综合服务区办公楼,曹妃甸生态城公交车正式开通。2009年9月,曹妃甸生态城央企生活服务基地项目首栋住宅楼封顶。2009年10月,曹妃甸生态城第一个超市艾客购物正式营业,曹妃甸论坛召开,喜迎八方宾客。2009年11月,曹妃甸生态城第一个高校——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工奠基。......“真的没想到,今天我竟坐在这座办公楼的二楼,抬眼便能看到我们建起的丽海花城。”万年基业丽海花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销售部经理文兮女士深有感触。2008年10月,北京万年基业和曹妃甸生态城达成了合作意向。同年11月,当文兮和公司同事一起来到这里时,心里当时就打起了鼓。“那时根本没什么路,全是泥,车都很难行驶,而且几乎什么都没有,我们来这里到底行不行呢?”文兮说,当时员工们的信心普遍不足。而就是带着这种担心,万年公司坚持下来了,而且在接下来的日子,每天都能看到希望多一点。“路一天比一天开阔,人也一天比一天多,原来一天见不到几个人影,现在都开始堵车了,说明有人气儿了。”文兮笑着说,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考察团、参观团和市里的领导,他们看到,政府对这里越来越重视,外边也越来越看重这块风水宝地,人们的担心也渐渐消除了。“曹妃甸生态城本身就是个奇迹,她也在不断创造着奇迹。”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管委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崔志文说,他见证了曹妃甸生态城从无到有的全过程。“这里的工作人员几乎没有节假日,在白加黑、五加二的激烈下,大家每天的休息时间很少。”崔志文指着窗外的管委会办公区和远处的超市和加油站方向,“谁能想象,这些都是在50天内完成的,绝对是个奇迹!”正如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管委会主任李可君所言:曹妃甸不乏奇迹,但需要每天创造新的奇迹。根据曹妃甸的宏伟规划,2020年,这将是一座面积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80万之众的未来之城。不知不觉中,那片荒凉的滩涂,竟已幻化成今日的城市图景,而这绝不是梦境。4月14日,记者根据指示标,驱车前往曹妃甸国际生态城。路上,正待建设的“吹沙造地”还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更是令人振奋。正当记者被这些片段场景感染,而感概奇迹需要时间来创造时,眼前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影像:笔直宽阔的水泥公路在白色风电互补路灯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立体,波浪形顶部设计的加油站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正在进行外部装修的央企生活服务基地——丽海花城住宅区、大气的管委会办公楼、气势恢弘的唐山湾国际宾馆、艾客购物无不在向人们展示着这座新城的娇羞之美。原来,转眼间,一座崭新的城市已经昂首挺立。“我原来在唐海开公交,曹妃甸生态城一有公交,我立即来到这里,因为这里前景无限啊。”在路旁,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唐海的公交车司机冯先生对这里充满了期待。他告诉记者,虽然现在乘客大部分都是建筑工人和外地打工人员,但这说明了曹妃甸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未来的新城,将迎来更多的宾客,“那时,我们的这个线路肯定会有很多外地游客,一些倡导低碳的央企职工也会成为我们的乘客,未来的生态城将有几十万人口,我还愁没乘客?”冯先生用幽默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生态城的认同。记者坐在公交车上与司机交谈的时候,两位外地口音的男士走上车。攀谈中,记者了解到,来自河南的华先生是在丽海花城进行外墙装修的建筑工人。“我们公司承揽了丽海花城的工程,我也就来到了这里,从刚来到现在,这里的变化特别大。”华先生说,刚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荒凉一片,现在楼房起来了,路也平坦了,车也多了,人也多了。“听他说曹妃甸很好,我就旅游来了。”和华先生随行的男士说,看到这里正在建设中,并没有想象中的好,但是听说这里原来是一片大海后,才知道这真的是奇迹。对于生态城倏忽之间拔地而起,政策研究室的周双军有着切身的体会。2009年,刚刚借调到管委会工作的周双军,每天要在唐海县临时办公地和新城现场之间来回穿梭。而今,他和管委会的同事们即将搬进丽海花城的宿舍,成为生态城首批“业主”。中午时分,记者随周双军来到管委会的食堂,红色的墙壁,白色的地板,可同时容纳300人用餐的食堂早已成为了管委会工作人员温馨的港湾。气派的唐山湾国际酒店、各国风情的别墅区、曹妃甸第一座高校——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除了基础设施外,一些彰显城市品味的配套设施也已拔地而起。曹妃甸人在为这座城市挥洒青春和热血的同时,也同享了那份收获的喜悦与激动。正如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在2008年5月在曹妃甸生态城现场办公时所说:今天来了,我的感受是,战天斗地、改天换地、开天辟地、感天动地,很了不起。未来之城:生态与低碳的国际都市“世界第一座生态城将现身中国。”有“生态城市之父”之称的芬兰学者艾罗.帕罗海默曾经如是说。如今,正在建设中的天津中新生态城、北京门头沟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进程见证了大师的预言,而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也正以“曹妃甸速度”来印证大师的远见。“我们现在就是要在这样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创造一种新的生态系统,达到人类宜居的标准,并且还要争取世界一流水平。”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管委会主任李可君这样描述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的建设目标。这个看似不太好实现的目标,是基于何种原因让决策者大胆提出呢?“141项生态指标”也许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瑞典最大的建筑工程顾问公司SWECO为曹妃甸生态城做出了这样的生态指标体系。这个体系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紧凑、混合、方便、安全的新型城市环境;开放、灵活的街坊系统构成的高品质、高可达性街区;通过综合措施达到100%绿色建筑和95%可再生能源;行人、非机动车和公交优先的安全便捷城市,小汽车占通勤出行量小于10%;城市垃圾作为资源充分回收利用,按照欧盟标准安全环保的进行处理;健康的卫生标准和水环境,废水、雨水得到充分回收利用;高品质的自然生态和人工绿化环境。如今,“低碳”在全世界倡行,在曹妃甸生态城也不例外。某种意义上讲,生态也意味着低碳。因此,在“生态”的同时,“低碳”也随处可见。环境方面,风电互补的环保路灯、没有红绿灯的畅通交通、可渗透水的绿色建筑材料构成的路面,社会方面,保证低收入居民有能力负担住房支出,提供在家工作的机会等等。而今,纵观曹妃甸生态城建设,2010年35个重点项目的推进正如火如荼:欧洲风情小镇、科教城、青龙湖生态度假区、假日酒店、曹妃甸一中、中日生态园、文化体育公园、曹妃甸综合医院......一个个项目的推进,使曹妃甸生态城的图景更加清晰。未来5年,这里将聚集50万人口,成为世界一流的生态城市、港口城市、滨海城市、示范性城市、国际性城市和环渤海中心城市。站在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管委会门前的起点石前,人们回味着当年创业的激情,更期待着:那座推窗见海、出门见湖、水清、岸绿、景美、流畅的城市,那座以公交系统为主导,中国乃至世界唯一没有红灯的畅通无阻的城市,那座既有大都市的繁华,又体现生态宜居、休闲轻松的城市,那座经济发达、科技发达、服务发达的幸福之城。

26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