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1

年~you(yu)
首页 > 审计师 > 对审计师的期望和要求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L快跑

已采纳

最近有人提出会计、审计师只是简单信息处理工作,而且即将消失或贬值的言论。我当然会表示反对,但如果加个前缀,“简单信息处理工作”会计师和审计师将要消失或贬值!我还是赞成的,最少这么说可以提醒审计从业人员注意!由于本人已经对会计行业的前景发表了很多言论,下面只对审计行业聊一点个人看法。公司的经营情况谁最清楚?当然是老板!公司的财务情况谁最清楚?当是财务!那是审计师在里面的作用是什么?通常他们负责要资料和出报告!一家私营公司什么时候最需要审计人员?答案当然是需要出审计报告的时候。上面的言论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国际情况咱不了解,但国内企业对审计的最大需求真的是审计报告。客户是上帝,所以审计工作,尤其是年报审计工作永远是以审计报告为核心的,做程序是为了出报告,做分析也是为了出报告,而且是无保留意见的报告,至于企业的管理问题、管理需求都不是审计重点,甚至不是审计范围,出个管理建议书也是隔靴搔痒,讲不到重点。这样的审计工作也可以说是“简单信息处理工作”。审计行业现在存在的问题肯定不少,做为财务工作者,我主要发现以下几个方面(肯定有疏漏或以偏盖全的地方,欢迎指正)。1、审计工作流于表面,年报审计重程序,不重实质的现象非常普遍。我知道一家公司,是经某国内大型所(排行前十几名吧)审计的,年年无保留,公司业绩也是年年增长。直到有一天,该公司财务主动承认存货做假,金额有个两千万左右吧(承认的主要原因是现金流不够了,实在做不下去了,业绩可以做假,现金没法做假呀!)后来细查,做假少说也有五六年了,公司实际亏损,但账面年年都盈利,手法也是简单粗暴,就是少转成本,多转利润。可就是这么简单,多名注册就是没有发现。是水平不够么?做假做个一两百万,一时查不出来有可能,一两千万,又不是什么大公司,账也很简单,长时间查不出来,几任注师都查不出来,只能说是态度问题了。年报审计时间短,任务重,所以风险测评流于形式,实质性程序也是流于形式,审计程序成填空题,填完了事。2、人员变动过于频繁,审计人员过于年轻化,经验不足。以前大所审计总监级别总要40岁左右的,现在不到30的审计总监也有了,不是因为人才难得,而是因为实在找不到人了,在事务所,尤其是大所工作几年就不想出差了,平时接触的都是大公司,转个行很容易,最后事务所人才两极分化严重,资深的业务水平的确了得,但都是高层,主要工作是拉业务谈判,与审计沾边的也是辅导、指导上市之类的工作,查错防弊高手们是不屑干的。还有就是一大群年轻人,学历、资格肯定没问题,但就是没经验,因为有经验的大部分都离职了。3、管理经验,尤其是企业管理经验严重缺乏。年轻人没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离职率高可以升职加薪提高福利把人留住,但光靠这些解决不了企业管理缺乏的问题。现在的审计人员有相当一部分工作经历是这样的:大学4年主要是学习考证,一出学校笔试、面试就进事务所了,经过简单培训(有的还没有经过培训,现在四大的入职培训好像也大不如以前了)就开始参加工作,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走程序,收材料,出报告,一家做完换一家,走马观花。由于事务所的内部管理是扁平化的,真正的企业管理经验很多人是不具备的。当然理论学习,企业观察可以弥补一些,但有些管理经验不经过实践是积累不出来的。所以管理建议书流于形式也就不奇怪了。问题肯定存在,但所长们也有苦衷。收费提不上去,工作压力大,加班频繁,留不住人也不奇怪。上市公司与管理层脱节现象一直存在,说是为股东负责,实际付审计费的还是管理层,拿人钱财,腰板硬不起来也可以理解。这些情况以前就有,但现在好像变严重了。实际上大型集团的管理层还是很希望事务所多提管理意见的,年报审计也是公司治理的重要一环,调不调表另说,领导们还是希望了解下属公司的真实情况的,真出了事,谁都跑不掉!本人曾经从事审计行业,对审计行业是有感情的,真心希望审计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以前听到审计大伙都感觉是查问题的,我们要解释,我们工作是对审计报告负责,是对财务报告发表意见,这么说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可以理解。可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呀!小企业要发展,管理上怎么加强?大企业要把控风险,内控的缺陷在那?这都是需求!不能一提到审计就想着出报告,一提到上市就想着包装。长此以往,企业需求得不到满足,审计人员得不到锻炼,行业怎么发展?好消息是2018年开始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终于要扩容了,将会增加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描述审计项目的个性信息,提醒投资者关注更多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表面上看这是要求审计人员提高审计质量,给审计加压。其实换个角度,提高审计质量,改变公众对审计行业的负面看法,才是审计行业长远发展的立身之本!

对审计师的期望和要求

123 评论(15)

馨怡FANG

作为审计专家的中大教授李学柔是这样评判这份职业的前景的:“现代企业中的内部审计部门绝对是高级管理人才的摇篮。”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张力则更直白地说:“现代大企业中,总裁、副总裁基本上都要从内审部门干起,换句话说物流师,优秀的内部审计人才如果不是总裁、总经理的苗子,起码也是副总裁、副总经理的苗子。”审计部在现代企业内的管理地位越来越重,广东省内审师协会副秘书长王胜利说,在上市公司中,审计部是一个独立于其他任何部门的机构,对企业的财务审计师、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各个部门进行审计评估,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现代的企业内审已超出了传统对财务收支、资金的来龙去脉、经济效益的审计,它涉入企业管理领域各方面,包括合同审计、内部制度评估、投资风险评估等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内部审计,可窥见现代企业中总审计师的地位:某国际集团总审计师由董事会直接聘任,由董事长亲自签署聘书并直接对董事会负责,总审计师享有充分知情权,即可列席各个层次的经营管理会议和随时调阅各类经营管理文件和资料,并有权向公司所有的部门相关人员调查取证,被调查者不得拒绝。内审师扮演的是董事会的“钦差大臣”的角色,总审计师与企业的总经理等经营管理层是平行的关系。总审计师的成果体现在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中,前者是董事会会议的重要内容,总经理要对审计报告所提出的问题以书面的形式答复,而管理建议则是日常进行经营管理审计中发现有问题随时向总经理提出审计方面的意见。这样,总审计师不仅是监督企业内部运作、发现各种管理漏洞的“警察”,还是企业高层的“高参”,通过审计工作降低运营成本、评估经营风险,给企业高层提供决策的依据。由于内审部独立于其他部门同时又有权对各部门进行审计,审计师是企业各部门中极少数可纵观企业全局的人,比各部门经理掌握的信息都更为全面,得到全面锻炼的机会也更多。因此,许多优秀的内部审计师在从业一段时间之后,就可能成为总裁、副总裁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人选。内审师地位正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师但在我国的大多国有企业中,内部审计人员却处在相当尴尬的可有可无的地位。据王胜利介绍,内审制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推行,《审计法》规定,国有企业中要设立内部审计部开展内部审计,但许多国企中审计部只有几个人,还只设在财务部之下,审计师不仅起不了独立监督的作用,审计报告甚至把内部审计部作为一个专门搞关系的“公关部”,以应付国家审计部门的审计检查。与此相映成趣的是近期许多上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却对内部审计愈来愈重视,许多企业把内审部一再扩充。据了解,深圳华为共有内部审计人员80余人,其总部就有30余人;合生创展的内审部原来有7个人,近期扩充到22人;雅倩化妆品公司也在近期把内审部扩充到10多人。对此现象,李学柔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内审师是现代企业中极重要的职位,国企和民企对待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的这种差别,通俗地说,就是民营企业怕别人把自己的钱偷走,而一些国企的经营者则是怕自己偷了国家的钱而被别人知道。”但近年来企业内审师的地位无疑在日渐提高。在加入WTO后,要生存发展的企业必须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与内部审计与国际接轨,真正重视内部审计师在企业的作用。2200名国际内审师国内制造据王胜利介绍,目前举行的国际内审师(CIA)是美国内审师协会(IIA)推出的一种全球性的资格考试,CIA不仅是国际内部审计领域专家身份的标志,而且还是国际审计界唯一共同认可的执业资格。1998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开始与IIA合作,在中国推行CIA资格考试。据统计表明,自1998年我国推行国际内审师(CIA)考试以来,4年来全部通过其4门考试的考生仅有2200多人。专家指出,我国目前从事审计报告的人员队伍虽达30多万人,但许多人员并不符合现代企业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高素质审计师的缺口极大,而且这审计师缺口还在呈增大之势,因为跨国企业不断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和改制后要上市的国企、民营企业要设立内部审计部。可以预见审计报告,随着国际审计师的供求矛盾将进一步突出,拥有一张CIA资格的人才将越来越炙手可热。对于内审人才的职业前景,李学柔教授说:“内审人才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发展空间不够大,只需担心自己的本领不够强。”

309 评论(11)

追疯子的风筝

一是要有责任感。责任感是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人的素质结构中 处于核心地位。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 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 们的信赖和尊重。一名优秀的审计人员只有以对国家和人民、对历史 和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 才能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计 监督职责, 充分发挥审计 “免疫系统” 功能, 当好公共财政的 “卫士” , 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保障经济社会健 康运行。二是要忠诚。忠诚是一种政治品格,是一种坚定信念,是一种人 格修养,是一种社会责任。只有培养忠诚的好品德,才能成为一个值 得信赖的人、一个可委以重任的人、一个富有职业成就的人。忠诚于 自己的本职岗位, 做好本质工作, 这是审计人员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而一名优秀的审计人员更应该是对待审计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 精益求精的,无愧对于审计这个职业的选择。三是要坚持依法审计。依法审计是审计监督的一项基本原则,依 法审计原则要求审计机关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实施审计监督。 依法审 计是维护财经法纪,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所在,是树立和实践科学审计 监督理念的基本要求。 优秀的审计人员必须在审计工作当中坚持严格 依据《审计法》 、 《审计法实施条例》 、 《国家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规 定的审计权限和审计程序实施审计, 说实情, 报实数, 坚持客观公正, 实事求是。 四是要维护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的独立性其对审计工作来讲至关 重要被视为审计的灵魂。审计人员一旦丧失了独立性,其审计结果的 客观性和公正性就会受到人们的怀疑,审计的基础也会动摇。 《国家 审计准则》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等,对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在审计过程中无私无畏,坚持原则,不受权、 情、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客观公正地查处问题,这是作为一 名优秀审计人员必备的素质。五是要廉洁从审。审计人员的清正廉明,是审计的高压线和生命 线。审计人员只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自律意识,常修为政之德,常 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最大程度地发挥审计的监督整治功能, 为建立公平正义、民主法制、清正廉洁的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使 审计事业赢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信任。 审计人员在面对其可能带 来的利益和诱惑时,必须要自发抵制诱惑、抛却私利,秉持公义、恪 尽职守,坚持洁身自好。廉洁从审,保证审计评价的客观、公正,是 对优秀审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六是要懂得奉献。奉献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情感,也是人类社会最 宝贵的情感。众所周知审计工作要求高,工作强度大,受到的诱惑和 腐蚀也较多。当审计人员选择了审计这一份职业时,也就是选择了奉 献。选择审计注定要甘愿清苦、寂寞、枯燥,没有对审计事业的奉献 理念,是无法在一辈子的审计生涯中坚持下来的。正因为如此,对待 审计工作重付出、轻索取,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对审计事业无怨无 悔,无疑是一名优秀审计人员体现的最好诠释。

208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