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无痕MNG
会计较好些审计与会计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会计资料是审计的前提和基础。会计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活动本身就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我国古代的“听其会计”和西方国家的“听审”,都含有审查会计之意,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审计的一种手段和方法。随着审计的发展,审计和会计的区别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产生的前提不同。会计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适应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核算和分析的需要而产生的;审计是因经济监督的需要,也即是为了确定经营者或其他受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的。二是两者性质不同。会计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生产经营或管理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审计则处于具体的经营管理之外,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具有外在性和独立性。三是两者对象不同。会计的对象主要是资金运动过程,也即是经济活动价值方面;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四是方法程序不同,会计方法体系由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三部分组成,包”括了记账、算账、报账、用账、查账等内容,其中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记账、算账和报账方法,其目的是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必须的资料和信息;审计方法体系由规划方法、实施方法、管理方法等组成,而实施方法主要是为了确定审计事项、收集审计证据、对照标准评价,提出审计报告与决定,使用资料检查法、实物检查法、审计调查法、审计分析法、审计抽样法等,其目的是为了完成审计任务。五是职能不同。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过程的记录、计算、反映和监督;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此外还包括评价和公证。会计虽说也具有监督职能,但这种监督是一种自我监督行为,主要通过会计检查来实现,会计检查或查账,只是检查账目的意思,主要针对会计业务活动本身,而审计,既包含了检查会计账目,又包括了对计算行为及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分析、检验,即含审核稽查计算之意;会计检查只是各个单位财会部门的附带职能,而审计是独立于财会部分之外的专职监督检查;会计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检查范围、深度、方式均受到限制,而审计的目的在于证实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审计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实现审计目的的手段之一,但不是惟一手段。
o0大鹏0o
每一个审计从业人员,从新手期到熟练期,心理变化大概经历四个阶段。 第1阶段——焦虑期 这一阶段,在审计新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有时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在接触陌生的新项目时,也会产生焦虑情绪。通常审计人员面对陌生的审计事项,没有理清头绪,不知如何开展时,会出现这种茫然无措的感觉。 在这一阶段,虽然我们会觉得压力大,但其实这正是我们的提升的好时机。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气馁、加强学习、坚持努力、磨练技能。 第2阶段——兴奋期 这一阶段,通常是审计人员刚学会了某项审计技能或技巧,并通过运用这项技能或技巧,迅速发现了审计问题,审计项目有了重大突破。审计人员体会到了审计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因而会觉得很兴奋。 在这一阶段,审计人员工作起来相对压力较小,但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会比较短。审计人员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学会的技能反复练习,熟能生巧。 第3阶段——内疚期 经过兴奋期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对某项审计业务已经很熟练了,你总是可以轻易就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问题,随着审计问题发现得越来越多,你会在心里面产生对被审计单位的负罪感,因为你觉得他们非常配合你工作,态度也很好,但是,你却揭露了他们某些问题,有些于心不忍。 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的压力,主要来源于自己内心的愧疚。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尽量保持客观公正,反正客观公正的结果。 第4阶段——麻木期 这一阶段,我们的审计经历已经非常丰富,熟悉各类审计发现及问题,审计技能也已经驾轻就熟了。我们对各种审计结果都很冷静,因为我们非常客观,审计结果只是客观反映。 在这个阶段,说明我们其实已经在审计专业的舒适区,我们几乎是没有进步的。这时候,我们需要补充新知,更新自己的所学,拓宽技能圈。 综上,我们知道了审计人员的四段心路历程,我们也知道了每段的特点,我要做的就是始终保持自己的专业性,输出更好的审计成果。
好奇的小米
你主要考虑你能不能适应出差,不能适应出差就安安心心的做会计,做好你的那一摊就行。会计好做,每月工作变化不大。喜欢出差就取做审计吧,公费旅游。不过可能前期出差比较新鲜,以后可能就厌烦啦。还要考虑一下你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一般就做会计,沟通范围只是公司的同事。做审计有可能经常和一些陌生人沟通。考虑你属于什么性质的审计,内审还是外审。需要沟通的对象。都是工作,最好考虑一下你自己的性格习惯等等。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