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小猫侠
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复习结合综合能力一起看,多做做习题,熟悉答题思路,还有理解知识点,考试的时候注意发挥,尽可能多写,阅卷老师会踩点得分的。
社工师考试必须获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且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后从事社会工作满六年,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且从事社会工作满四年,取得社工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且从事社会工作满三年,取得社工专业硕士学位且从事社会工作满一年,取得社工专业博士学位,取得其他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其从事社会工作年限相应增加两年。
考试内容:此次考试的助理社工师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工师职业水平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社工师职业水平评价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时间、统一组织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教材大纲:全国社工职业水平考试大纲和指导教材已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的教材有《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大纲》,助理社工师考试用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工师考试用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辅导教材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辅导》(初级、中级)等,这些既是社工职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教材,也是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的普及读本。
一袋馋师
大家做好准备迎接考试了吗?诚意整理“2018年中级社会工作者《政策与法规》考点:社会政策的调整”,只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总会有丰硕的收获!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2018年中级社会工作者《政策与法规》考点:社会政策的调整
社会政策的调整
(一)社会政策调整的意义
社会政策调整是指基于一定的原因对社会政策作出修订、改革或终止的行动与过程。它的意义在于:
(1)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废除政策,而是通过调整使其连续,使对象能更好适应;
(2)促进政策不断完善:通过调整是政策更趋完善,避免各种重大的损失;
(3)保证政策有序运行:通过调整使社会政策各要素之间,各种社会政策之间更好地衔接,从而保障有序运行。
2、原因
(1)政策本身的原因:目标不适当或高或低; 总体目标或阶段性目标已经达到或部分达到,以追求更高的目标、目标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或其运行效率太低而进行调整;
(2)政府方面的原因:执政党和政府负责人的变化而产生的调整;
(3)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公众 (政策对象、利益群众和普通民众)对社会政策所持的(支持或反对的)态度。
3、层次
(1)修订:指在技术层面上作局部的修改,不改变基本框架;例如社会养老保险遇到资金亏损时而采取的提高保额、推迟退休财政予以补贴等措施而调整;
(2)改革:对基本框架作出带有根本性的改变,例如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政策的调整属于此类;
(3)终止:完成使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负面影响太大三种情况才会被终止。
4、 内容
(1)政策目标:目标太高、太低或过于分散就必须进行调整;
(2)政策方案:运行成本太高,运行条件过于苛刻;
(3)政策效率:某些社会政策的效力范围失当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