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15

秋天里的松鼠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救助困境儿童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最好的我~

已采纳

儿童社会工作的救助和保护

儿童社会工作是以专业的价值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人服务活动,那么儿童社会工作的救助和保护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

1.儿童收养服务

(1)送养儿童信息发布:儿童基本信息收集和整理以及信息发布等。

(2)收养家庭招募:接受收养家庭的申请、审核和筛选合格家庭以及告知合格家庭被选及后续程序等工作。

(3)收养家庭评估:开展家庭调查评估,通过实地走访和多渠道信息收集.对潜在收养家庭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互动尤其是家庭育儿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其是否适合收养福利机构儿童以及适合收养怎样的儿童。

(4)收养家庭培训:了解收养的意义。确认收养意愿、熟悉收养程序和学习收养经验。

(5)送养儿童和收养家庭适配:为收养双方创造接触机会,观察、分析和判断双方互动状况。为儿童选择适合的家庭。

(6)办理收养手续:协助联系,准备书面材料,办理手续,确认收养和被收养关系。

(7)送养儿童进入收养家庭:为儿童准备一些保留其原来或现有美好生活记忆的东西。帮助其顺利地完成从机构到家庭的时空转移和人际网络的重建。

(8)收养后跟踪回访:了解儿童生活情况,确保儿童适应顺利,为儿童和家庭在磨合期间遇到的问题提供及时的帮助。如发现儿童保护方面的问题,需立即终止收养。

(9)评估结案:如评估结果良好,在儿童收养后6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可以结案。

2.家庭寄养服务

(1)寄养家庭的招募。

①评估、筛选和统计寄养儿童:评估内容包括身体状况、智力状况、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状况;注意符合寄养条件或者适合家庭寄养照顾模式的儿童。

②公布寄养家庭招募信息:确定寄养家庭的数量;拟定寄养家庭条件;开展寄养家庭招募信息宣传。

(2)筛选合格家庭。

①接收申请:对接收申请作出安排.最好有专人负责,避免漏收申清。

②筛选家庭寄养申请。

(3)评估申请合格家庭。

①评估程序:了解评估对象;寻找真实信息来源;收集综合评估信息。

②评估方式: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观察、电话访谈及面对面访谈等。

③评估结果:判断申请寄养家庭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寄养家庭的要求:判断申请寄养家庭是否有符合福利机构寄养儿童照顾需求的照顾能力和技巧。

④评估报告:撰写报告呈现整个评估过程;多筛选一些家庭,储存备用。

(4)寄养家庭培训。

①针对寄养家庭:了解儿童寄养的意义;了解寄养家庭的责任:了解寄养家庭的权利。

②针对进入寄养家庭的儿童:了解寄养儿童的一般特点、个性化特点;增进寄养意愿的肯定(了解参与寄养服务的.细节;了解参与寄养服务的意义)。

(5)儿童寄养与家庭适配。

开展配对工作;机构与寄养家庭签订寄养协议;社会工作者需要考虑儿童身体和智力的综合状况与寄养家庭环境之间的匹配。

(6)儿童家庭寄养跟踪和评估服务。

定期进入寄养家庭走访。了解和评估寄养家庭的监护状况和儿童生活及成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支持。

(7)儿童家庭寄养服务结案。

①年满18周岁,转入成人社会福利机构。

②在未满18周岁之前,被寄养家庭收养。

③在未满18周岁之前,被其他家庭收养。

3.机构养育服务

将家庭监护缺失儿童集中安置在儿童福利机构中。如儿童福利院或社会福利院,由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看护的一种照料模式。社工为院内适合集体养育的儿童提供集体养育的安置服务,尽可能创造一种家庭的氛围,机构养育的对象多为病残弃婴或孤儿。

社会工作者救助困境儿童

265 评论(8)

龙龙fighting

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安全保护作用

专业社会工作者还能起到议事协调、咨询服务和政策倡导等多元角色作用。在应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上,专业社会工作者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作用。下面由我为大家分享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安全保护作用,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需求评估者 系统分析问题和精准定位需求

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中心,结合其生存的微观和宏观环境,社会工作者需要系统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从他们的生活场域来看,主要涉及学校安全、公共安全和居家安全,当不同场域出现安全隐患时,主要因监护人员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淡薄和安全知识缺乏,且儿童没有足够能力来避免权利受到侵害。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给农村留守儿童带来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甚至造成死亡。

社会工作者能以需求评估者的角色,运用专业理论和知识,对生活场域和农村留守儿童个体等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估,尤其是通过认真倾听农村留守儿童的心声,从而精准定位农村留守儿童个体及其社会支持系统的需求,这些需求包括儿童安全教育课程、儿童心理辅导、医疗应急设备、系统能力建设等。

服务提供者 助力问题的预防和问题的解决

农村留守儿童的需求多样,涉及的力量多元。在预防工作上,需要不同场域的责任主体认真履职,加强监护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完善安全应急设施和营造安全环境,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当发生安全事故时,不同场域的责任主体要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和联动机制,针对包括性侵、摔伤、烧伤、溺水等安全事故,评估农村留守儿童受到身心伤害的'程度,确保及时提供身体和心理的治疗。同时也要关注安全事故涉及家庭成员的情绪变化,避免因自责、悲伤等造成再次悲剧的发生。

社会工作有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和专业方法,注重个体和环境的交互改善,更注重问题的预防和解决。社会工作者以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为监护人和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安全教育,让监护人具备基础的安全常识和治疗方法,起到预防作用。当严重的情况发生时,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的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干预治疗。

资源链接者 联动多元力量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城乡出现贫富差距,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空心化的农村多面临着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的困境。2016年2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其中涉及的主体包括家庭、县乡镇政府和村(居)委会,教育部门、群团组织以及社会力量。但往往因不同主体的意识不强和能力不足,出现责任缺位的现象。

在当地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主要充当资源链接者的角色。可以联动公益组织、专业人士为学校师生包括亲子家庭,普及安全知识,为困境儿童提供干预治疗;为邻里互助系统、同伴支持系统及相关保护系统提供能力建设支持等。以长效预防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

增权赋能者 助力个体及其环境实现自主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涉及的责任主体多元,包括家庭和学校、教育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便出现了突出的“责任分散效应”,谁都要负责,责任感就会分散变弱,当不同主体无力面对困难时便消极应对。要么为规避担责而矫枉过正,如学校和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出现任何安全事故,限制游戏和玩耍,扼制了农村留守儿童天性的发展,社会组织为避免安全事故,不敢开展户外活动。这样下去,不仅导致安全问题得不到妥善预防和解决,甚至会滋生出新的问题。

在介入过程中,专业社会工作者始终发挥着赋权增能的角色作用。除了践行国际《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利益最大化,保护儿童免受身心摧残,残疾儿童应享有得到特殊待遇、教育和照管的权利等。应该尊重儿童自主成长的潜能和意愿,助力个体及其监护人实现增权赋能,能自主争取权利,并维护合法权益。

除上所述,专业社会工作者还能起到议事协调、咨询服务和政策倡导等多元角色作用。在应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上,专业社会工作者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作用。同时,专业社会工作者要有担当精神,在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程序认定下,充分行使自主权,及时介入到有需求的农村开展有效的服务,为儿童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为陷入困境中的儿童提供有力支持!

15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