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90

egyptshizhe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考点2018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馋嘴鱼了乐

已采纳

大家做好准备迎接社会工作者考试了吗?诚意整理“2018年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认知行为理论的来源”,只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总会有丰硕的收获!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2018年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认知行为理论的来源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第三节 认知行为理论

【知识点】认知行为理论的来源与观点

一、认知行为理论的来源

认知行为理论是折衷性的理论,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们的外在行为不受内在心理过程的影响。除了一些天生的反射行为,人们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人类可以学习新的行为、改变旧的行为。其二是认知学派。认为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所以,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

二、认知行为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第一,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直接影响个体的行动。

第二,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即人们有时会不加思考地按照既有的模式行动.

第三,根据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非理性的认知会产生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注意:它由埃里斯提出A 代表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 代表对诱发性事件的认知和信念(Beliefs); C 代表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或结果(Consequences)。

第四,借用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要素来认识和改变人的行为,这三个要素是前置事件、目标行为和结果。

第五,强调认知在修正行为中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者考点2018

178 评论(13)

鬼鬼Jacky

2018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初级综合能力:社会工作行政的含义及功能

一、社会工作行政的含义[了解]

社会工作行政是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双向的:

一是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服务;

二是积累经验,以建议修订社会政策。

二、社会工作行政的特征[了解]

(一)价值导向性

(二)目标、策略的不确定性--因人因事而定

(三)介入过程的持续动态性

(四)资源运用的协调性、合作性和依赖性

(五)领导与管理者素质的综合性

三、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了解]

(一)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行动

政策的具体化,制定行动方案,重要的“规划”功能

(二)合理运用资源,促进有效服务

统筹和管理,配置各种资源

(三)总结社会政策的执行经验,提出修订建议

良好的社会政策至少满足两个基本要求:

第一,符合社会福利的价值,有助于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合理性)

第二,能够被贯彻落实。(可行性)

四、社会工作行政的一般程序[了解]

(一)组织分析

1.外部环境

和服务对象的关系

和其他组织的关系

与收入来源的关系

2.内部机制

法人权限和使命;

组织结构和管理风格;

评估工作和服务;

评估人事政策、实施办法和实施情况;

技术资源和系统效用。

(二)方案策划

针对具体项目和活动

评估

效率:输入与输出的比率

成效:服务对象的改善状况

(三)人力组织

是落实工作方案实现工作成效的体制准备。

人事部署

工作分工

制度制定

(四)效能发挥与资金运作

效能发挥目标在于高效服务,保障服务对象的福利。

资金运作:

经费募集

预算

会计

审计

(五)评估总结

评估主体:资金提供方、机构行政人员、服务对象、主管部门或专家

评估类型:

1.行政评估:针对组织目标、立法授权、经费来源、行政结构、人员资格、服务对象和工作适当性的研究

2.项目评估

3.方案评估

10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