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5

林麓是吃货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通讯稿撰写技巧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梦回红楼

已采纳

新闻六要素包括:“五个W”: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一个H”:How(如何),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那么,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提高新闻稿写作能力吧。1.严肃对待新闻写作写新闻稿既要对被报道的事实负责,又要对受众负责,切不可粗心大意,轻率对待,敷衍了事。2.在实践中培养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新闻稿的基础。新闻界前辈把新闻敏感形象地比喻为新闻“鼻”和新闻“眼”,意思是说,记者靠灵敏的嗅觉和锐利的眼光来判断一件事是不是新闻。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练就的业务技能。3.处处留心,挖掘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新闻稿的前提。记者对有关的人和事要认真细致地采访,注重细节,掌握特点。常见的几种“找”新闻的方法 是“吹糠见米”找线索;“变废为宝”选 角度;“大海捞针”挖新闻。角度是记认识被报道对象的思想方法及对被报道对象各“侧面”把握水平的综合反 映。新闻稿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即把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概括地摆 在正文之前便于读者很快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新闻稿的结构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个部分组成。一篇好的新闻稿能够交代清楚5个W的问题,即何人who、何事what、地点where、时间when、原因why。语言方面则应做到实事求是,简洁流畅,通俗易懂。怎样才能把新闻稿写得简洁精炼呢?第一,一条新闻只报道一件事实或只写出一个人物。这样,内容和结构相对简单,容易做到条理分明、头绪清楚。如果报道的事件比较复杂,牵涉到的人物较多,可以采用分解报道的办法,化长为短,化繁为简。第二,直接写事实。不要穿靴戴帽,要学会精选事实,让事实说话,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干净利落。第三,直接叙述事实本身,不要作过多的解释。新闻工作者要掌握新闻稿写作的一般技巧,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1.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闻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像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标题应当能够概括新闻稿的内容,这很关键。如今,人们往往喜欢通过网络系统先浏览新闻标题,然后再根据感兴趣的标题来点击阅读新闻稿全文。标题一般包括主题、肩题和副题。2.学会写导语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国外新闻界称导语是“抓心的手”,这是形容导语的吸引作用的。导语的作用有两个,一是用最简明的语言把新闻的基本的、核心的内 容告诉读者;二是导语应当像诱饵一样有吸引力,使读者有兴趣往下看,欲罢不能。因此,一篇好的新闻稿,在导语上是要很下功夫的。3.掌握新闻主体的写作主体是新闻稿的主干,中心部分。它承接导语,围绕主题具体展开新闻的事实和内容,用足够的、典型的材料表现主体。要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独特的魅力所在,也是新闻事业不可代替的价值所在。4.交代清楚背景背景是所写新闻的历史背景、环 境条件及其与事件的联系。写背景材料,能使读者从广阔的社会背景上或 新旧、正反的对比中,去理解报道中所举事实的现实意义。5.结语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总之,谋篇布局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稿件在受众和编辑眼中的“身价”。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己,就必须做到“五勤”,即腿勤———多跑、多接触实际;眼勤———多看、多观察;嘴勤———遇事多问;脑勤———勤分析、善思考,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手勤———勤记、勤写,把看到、听到的各种材料,记录积累起来。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高级记者徐人仲在《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中曾经说过:“新闻采访线索可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个数字、一句话、一种现象;也可能是比较复杂的事。它的来源十分广泛,记者的所见所闻,都有可能成为线索。”新闻的特点是“新”,新就新在新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真实性,历来被视为新闻报道的生命。忠实地报道新闻事实,是采写新闻的基本要求,这是新闻工作的本质所决定的。新闻工作者要深入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认真核实其真实性和可靠性,才能写出真实可靠、取信于读者、取信于受众的新闻。由于新闻特性本身的要求,时效性也是报刊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新闻的时效决定新闻的价值。新闻是“易碎品”,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因此,追求新闻时效,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传送给报刊社,是许多有经验的新闻写作者(包括基层通讯员)中稿率高、上稿快的一个诀窍。快速,是新闻采写的一个特点,更是一个难点。在当今网络时代,很多新闻事件、特别是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纸质媒体是无法与网络媒体在绝对时效性上抗衡的。但通过丰富报道内容,延伸新闻内涵,抓好报道重心,纸媒的综合新闻可以取得“同种料做出不同味”的效果。以报道特色和深度吸引读者兴趣,在相对时效性上下功夫。新闻要注意“质”与“量”的结合。“量”固然重要,但在实现一定发稿量的基础上更要注重“质”。当然,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锻炼才能成就的。只有经过长期的艰苦和努力,在新闻实践中刻苦学习,勤奋笔耕,才能不断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社会工作者通讯稿撰写技巧

174 评论(14)

jialing612

写新闻稿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一定要有。

标题:社区开展疫情防治工作

导语:1月26日,大年初二,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某某社区多举措筑牢“疫情防控网”,把好疫情防控的入口关,当好疫情防控的“守门员”。

主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某某社区党支部书记紧急召开全体工作会议,传达了上级领导对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要求,对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具体部署,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响应,变身防疫服务队,进行网格化防疫控疫,无缝对接每一位居民,“绝杀”疫情输入。

某某社区属于城乡结合部,人口多、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强,环境复杂,面对众多不可控的因素,社区工作人员、支部党员、居民志愿者齐上阵,深入辖区各小区门岗,联合物业人员在小区进出口设置“外来人员和车辆劝返点”。

发放宣传资料及测量体温,并详细记录人员和车辆信息,对体温异常者,进行跟踪排查。同时叮嘱外出居民一定要戴好口罩,加强自我防护,注意自身安全。

“新年好,你们辛苦了,可以行个方便吗,我儿子今天结婚,我们不办喜宴,只接新娘,可以放行迎亲车队吗?......”

30日上午,社区工作人员张菲菲在门岗值班期间,偶遇一户居民“接亲”,门口聚集了8辆婚车,十多个亲戚,且部分没戴口罩,她看到这个情况,立即制止放行车队和人员,并耐心给当事人员做思想工作,说明目前疫情的危险性,当事人员经劝解表示理解,同意门岗人员的安排。

自社区工作人员、支部党员、居民志愿者充当“守门员”上岗以来,切实做到“不放过一个可疑人员”“不放行一辆可疑车辆”。

这只是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真实写照中的一小点,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一丝不苟地摸排、收集、汇总、宣传, 24小时值班,严密防控疫情,做到既严格管控,又温暖人心,大家齐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守门员”,“绝杀”疫情输入生命通道。

20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