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怕狗子
社会工作者多角度介入个案案例分析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手法之一,是社会工作者实务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对一个个案的介入中,社工会根据案主的特征以及需求,不会仅仅运用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而是会运用多种不同的理论进行跟进,以期达成个案目标。那么,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分析多角度介入个案案例,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个案背景
案主芳姐(化名),52岁,6岁丧父,母亲独立养育兄妹4人导致积劳成疾,几年后身患肺癌转移脑癌,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不能自理,只能依靠子女照顾。案主婚后育有一子,1993年10月丈夫毫无征兆地不幸猝死,案主当时31岁,儿子只有5岁。1994年母亲去世,一年内痛失两位亲人,使案主痛不欲生,对生活完全失去信心,极度厌世。而且案主于2001年下岗,一直靠打散工维持母子二人生活,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总是十分地卖命,唯恐失去这份工作,致使案主感觉力不从心。案主丧偶二十多年,只有与儿子相依为命,但目前案主与儿子关系极差,致使案主情绪低落。家中的物品多数都是街坊更新换代而淘汰的,但是与邻居关系紧张,由于常年精神和经济的巨大压力使案主身患多种慢性疾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痛风、白内障等,长期的贫困无助,导致案主精神压抑崩溃焦虑,悲观厌世、极度自卑、对生活完全失去信心,再加上更年期综合症造成案主性格孤独,对每件事都耿耿于怀,情绪陷入低谷,终日闷闷不乐!
二、接案:曲折中前进
案主是主动求助型的,因此她主动向社工讲述她面临的困境,社工也认真的倾听与探索,并及时对案主问题进行澄清,在澄清的过程中,社工与案主共同进行,以增进案主对自身问题的了解。根据案主的表述,社工对案主目前面临的困境做出初步的预估,目前案主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1、情绪问题:案主始终不能对其小时候爸爸的突然离世,和刚结婚没多久的老公的突然离世释怀,害怕这种状况也发生在儿子的身上,虽然母子关系较差,但是也经常提心吊胆、再加上更年期,案主怕病、怕老、怕穷的心理状态更加严重,目前表现为焦虑,压抑、苦恼、无助的情绪状态。2、就业问题:案主目前在一家公司做门卫,但是工作条件十分的差,而且工资很低,一直想要再做份兼职,比如家政之类的,希望社工的帮助,而且案主在做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力不从心,怕得罪人,怕被老板解雇。3、家庭关系:与儿子关系较差,也常常给儿子施加一定的压力,导致儿子不愿意回家,母子之间的沟通也没办法正常进行。案主同意社工的对问题的归纳。
但是由于案主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社工刚进入社工行业不久,经验不足,并且案主承认自己需要改变是一件困难的事,由于求助者本身的自尊、自我完整及独立人格,接受他人影响是一件困难的事,并且对一个陌生人坦诚、信任同样也是一件困难的事。于是,社工咨询中心两名专业督导,请督导给出一些建议与指导,并积极同中心经验丰富的社工进行交流,以解决社工的疑问及在开展个案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最终,经过社工与案主对案主问题澄清后,案主愿意接受服务,社工也与案主建立初步的工作契约,确定工作目标与工作重点,界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三、情绪问题的处理:优势视角的运用
当案主开始探寻、重新发现和修饰自己的才能和天赋之时,你就会看到他们之中的火花。这些火花将点燃充满希望的、充满活力的、忠诚奉献的和行之有效的社会工作的火焰。
经过前期社工的倾听与陪伴,社工与案主建立了信任关系。
案主经常说到自己身上的衣服以及家中物品大部分是街坊淘汰掉的东西,但案主却拿来穿,拿来用,但是案主又是一个要面子的人,穿着这些衣服总觉得没有自信,觉得别人都瞧不起自己。而且爸爸和老公的突然离世对案主心灵造成重创,心理阴影较重,认为自己是世上最倒霉的人,从来没有走过好运,再加上目前儿子的不听话,家中东西坏了没人修理等,使案主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案主做什么事都力不从心,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每天躺在床上会想很多很多的事,而且焦虑不安!
社工同案主分析案主面临的不幸,并将其赋予意义,来自外部的伤害即是父亲和丈夫的突然离世,来自与内部的障碍是害怕这种不幸会降临在儿子身上而产生的焦虑情绪,以及想到这么多年来自己所受的苦而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对此,社工同案主分析熬过二十多年案主来自内部的毅力以及虽然下岗但是能够生活的能力等等,看到案主身上的优势并聚集潜能,夸赞案主身上的优势。除此之外,同案主畅想积极的愿景,乐观取向的看待问题,对解决问题有信心,把握一切可能机会,接受不可能改变的东西。
社工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引导案主从不幸中学习,改变和成长。社工与案主开放式的情感表达,用互动与幽默分享自己的感觉(包括快乐与痛苦、希望与失望)。案主表示与社工接触的这段时间有所改变,心情爽朗了一些!
四、巩固改变:阳性强化法的运用
笔者认为运用阳性强化法的前提是社工与案主的互动关系,社工同感的运用,会使案主产生“社工明白我的感受”;社工的温暖和接纳,使案主觉得“知道社工尊重我,她很仁慈,一点也不苛刻,是完完全全地接纳我,所以我不会感到威胁”;社工的真挚与诚实,使案主感觉“知道社工并不虚伪,而且是表里如一地和我相交”,社工专业能力的展现,使案主产生“知道社工有能力帮助我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案主才会对社工产生信任,运用阳性强化法的效果较好。
社工每次与案主面谈,发现案主情绪控制的较好或者与儿子打电话没有再发生争吵,社工就会表扬案主的行为,以巩固案主的改变。而且社工还会对案主设定目标,如:这个星期我可以允许自己胡思乱想3次,下个星期2次,对案主每次达到目标时,社工也会进行及时强化。此外,社工同案主模拟与儿子通电话的情景,在此过程中如果案主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社工也会对案主进行赞扬。
在同案主接触的这段时间,案主在情绪管理方面以及与儿子关系方面有所好转,针对此,案主还写封感谢信,以感谢社工的帮助!
五、虽有好转,仍需陪伴
目前来说,虽然案主在情绪方面,和儿子关系方面有所好转,但由于此个案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可作为长期个案跟进。治疗过程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社工的真诚、无条件的接纳和同感,使案主处于一种不同于日常经验的真诚关系中,在这种不设防的状态下,案主更可能坦露与发泄平时掩饰的情绪与需要,从而增加自我了解与自我表达,最终产生自我接纳的效果!在此个案中,社工先是处理案主的情绪问题,也将处理情绪问题贯穿于整个个案中,在接下来的时间,社工会一如既往的陪伴案主,直到解决其在就业关系中产生的问题,以及与儿子的矛盾关系为止!
偷吃月亮
(一)优秀个案案例的标准
我们要写一篇优秀的社工案例,首先我们要了解一篇优秀的案例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案例才算是优秀的案例。一般标准如下:
1、服务有成效,客观真实
案例要求具有真实性,案例来源于社工的实务过程,内容能真实和完整的呈现助人过程,包括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互动过程以及场景描述等。另外,也要求服务是有成效的,能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和问题的解决。
2、凸显专业性,方法技巧运用适当
能根据对服务对象问题和需求的分析,恰当的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技巧,体现个案工作的流程,秉持社会工作价值的伦理取向展现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专业魅力。
3、在书写方面,保持中立、有条理、有逻辑、具有保密性
在案例的书写方面,社工需要做到文字简洁,语句通顺、有条理,有逻辑。客观的记录事实,保持记录的中立性,避免社工的主观判断和评价。案例须尊重案主或其监护人的隐私权,不使用案主的真实姓名,不涉及案主及其家人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个人真实信息。
4、具有典型性
社工的案例需要具有典型性,是服务中比较常见的和具有代表性的。应重点选取社会较为关注的个人、家庭或特定群体所遇到的社会矛盾与问题,通过社会工作介入取得积极显著效果的案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操作性和代表性。
5、可宣传推广
社工在案例使用的方案技巧,总结的介入经验模式,能够宣传推广。总结的一般操作程序,可以对同类服务发挥积极的启发和示范作用。
(二)个案案例包括的元素及写作指导
一篇社工的个案案例一般可以包括六个部分,即:个案背景资料、案例分析、服务计划(包括所用理论、个案目标、服务程序)、服务过程、案例评估(包括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社工反思与总结。以下将结合社工开展个案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撰写一篇个案案例。
1、个案背景资料。
在这一部分,社工需要介绍个案的基本资料,案主的化名或代名,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家庭状况等等。需要介绍案主目前的现状,因问题或情绪给案主带来那些的心理和社会困扰?案主曾经为此做出过那些努力?对待问题的感受和情感是什么?是怎样认识和看待自身的问题的?案主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社会支持如何?
2、案例分析
在这一阶段,需要对案主的困扰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社工可利用相关的社会工作理论对案主的困扰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可以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去进行分析。在生理方面,是不是由于疾病、服药、康复引起的反应?与特定的年龄阶段(青春期、更年期)有关?在心理方面,与服务对象处理自身的情绪有关?与不合理的评价和认知有关?如绝对化、概括化、糟糕透顶的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在社会层面,与缺乏社会支持和缺乏相应的治疗条件(如缺医药费)有关?通过这些分析和评估,找出影响案主问题和困扰的关键点,明白案主的真正需求。
3、服务计划
在找出影响案主问题的关键点和明白案主的.真正需求后,需要跟案主讨论和商定服务目标,服务目标是社工与案主共同商定的。在商定目标后,社工需要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指导理论,合适的介入技巧。因为每一种理论的适用对象和范围、每一种理论治疗要达成的目标、每一种理论的方法技巧是不一样的,社工需要根据个案的情况去选择理论。如案主的问题在不合理的认知上,可以选择认知疗法;如案主的问题在案主自身的自我评价、自我价值、自我概念上,可选择人本主义疗法;如案主的问题在偏差行为上,可选择行为主义疗法。之后,再选择理论中的技巧去制定服务计划。
4、服务过程
在这一阶段,社工要详细记录社工与服务对象的互动过程,需要具体的记录社工是怎么运用服务技巧的,案主的反应是什么,做了哪些工作,社工的回应是什么。介绍介的入事项、介入的内容等。
5、案主评估
社工需要评估在个案中的方法、策略、技巧是否合适,在过程中是够有遗漏的地方和处理不合适的地方,那些是比较有成效的地方。在效果方面,需要评估案主问题的解决程度,目标的达成情况。如案主社会功能改变程度,案主情绪、思维、观念、行为的改善程度。
6、社工反思与总结
在这一阶段,社工需要对整个个案案例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经验与不足,总结该个案带来的启发,有那些创新的地方,有那些经验可以值得宣传推广,在社会层面的意义是什么。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