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惹人爱ii
这个事情疑点很多。
疑点1:最终暴露他自己的是他那那个短信,可是已经完全骗过大家的他,为什么要反而要发信息导致大家怀疑?
疑点2:为什么在长达七个月的时间里他不直接选择逃窜国外,手上百万元,并且按照被抓时候的情景,身上有那么多身份证,在起初逃到外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他却没有选择跑路,又是为了什么?
疑点3:为什么最终放弃了分尸的这个选择?在犯案前购买的商品里面有着全套的分尸的装备,并且尸体上有分尸的痕迹,最终却放弃了,这又是为什么?良心发现?还是分尸的难度远大于他的想象?
Z.L.小姐
随着山东青岛一名15岁女孩杀害律师母亲案件的曝光,让我们再次将眼光放在了未成年犯罪的身上,从目前媒体所报道出来的信息,我们可以分析,15岁女孩处于一个单亲家庭,母亲是一名优秀的律师,但为什么会出现弑母案件的呢?且请往下看。
事件梗概
5月23日,山东青岛45岁离异张姓女律师(张扬)疑被自己15岁读高中的女儿勒死,根据网友披露的内容,张律师离异后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张的女儿今年15岁半,正上高中。案发后,张的女儿对警察说了作案过程:周五在学校就想杀死她妈,周六晚上说给她妈按摩,从后面用绳子勒死的,将遗体被装行李箱,行凶者与母亲尸体独处了两天一夜。事发两天后(5月25日),张某同事去她家后发现异常,随后报警。
细节透露
张律师生前有多项社会兼职,常年担任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及若干企业的法律顾问,并担任了青岛教育公众咨询委员会委员和青岛一家小学的法制副校长。
5月26日,该事件被青岛市公安局证实。在律师事务所发布的讣告当中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张扬律师死亡的具体原因。据办案人员的透露张某15岁的女儿有很大的作案嫌疑。
张律师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属于离异家庭),女儿今年15岁,就读于青岛超银中学,刚刚上高一。
母亲优秀,对女儿要求过于苛刻。想让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优秀的妈妈自然对女儿的要求也很高。
女儿曾在一所私立初中(学费很贵,一年三四万),这所学校连续十年中考成绩位于青岛市第一名,出了多名“中考状元”。
这所私立初中压力非常大,竞争也是特别激烈。张某生前和女儿住在青岛市某小区的四层,蓝绿色的大铁门上,至今贴着金灿灿的“福”字。
许女士记得,女孩当时没哭,什么也没说,“看起来特别冷静。”当时,许女士并不知道张某已经遇害,“以前孩子有什么事,都是张某跑在前面。我当时还在想,孩子被人带走了,怎么没看见母亲?”
许女士记得,女孩当时没哭,什么也没说,“看起来特别冷静。”当时,许女士并不知道张某已经遇害,“以前孩子有什么事,都是张某跑在前面。我当时还在想,孩子被人带走了,怎么没看见母亲?”
在邻居们的印象里,张某小眼睛,戴眼镜,不算漂亮,但很干练,经常穿着西服套装,开一辆白色轿车。一次,一名邻居想向张某咨询法律问题,张某很热情,“她说有事你说一声就行,很客气。”
在许女士看来,张某是非常和气的人,日常进出小区都会和自己打招呼,整个人看起来笑眯眯的,很友善。
杀人动机
15岁的女儿在对警察交代作案过程时说,她其实一直都有杀死妈妈的念头,周五在学校里就有这样的考虑和想法,但是并没有去实施,直到周六晚上,自己借口给妈妈按摩,然后趁妈妈不注意,从后面用绳子将其活活勒死,并把尸体装在行李箱里。
孩子想杀死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母亲,这样的想法让人心寒。孩子处于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才使心理扭曲到这种程度!
原来这对母女属于单亲家庭,由于张某所从事的职业是律师,平时过于严格要求女儿,特别是不健全的家庭和偏执的教育方式,对单亲孩子影响非常大,本身过于敏感和自卑最终让女孩产生了杀死母亲的想法。
像这种极端弑母的惨剧不止一次,这不,就边北大才子也曾弑母。2016年,就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北大弑母案。
吴谢宇的情况和这次事件中的女孩类似,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是一个标准很高的人,有时显得不近人情。平时吴谢宇接触最多的人只有母亲,和母亲的关系最亲密。
但最后,他却弑母!
轰动全国的北大学生弑母案;叫嚣“我杀的是我妈”的湖南12岁男孩弑母案;江苏13岁男孩弑母案;湖南衡阳13岁男孩弑母案;……
同样的悲剧,在今年的2月和3月又相继发生了两起,2020年2月24 日晚,四川眉山。13 岁男孩刘某某因家庭琐事,与 36 岁的母亲卓某发生争吵,后将其杀害。杀害母亲卓某后,刘某某报警自首。据悉,卓某的丈夫大约 7 年前患癌去世,而孩子是由卓某独自一人抚养大的。
据厦门市公安局通报,2020年3月10日,犯罪嫌疑人因家庭矛盾,持刀捅伤其父母,致其母亲当场身亡。通过网上获悉,此犯罪嫌疑人是一名中学生。
律师说法
针对15岁女孩杀害母亲一案,有律师表示:
首先,作为故意杀人的嫌疑犯,虽然是未成年人,但是按照《刑法》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由于是未成年人犯罪,本案不会判处死刑,但是嫌疑人至少面临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其次,对于嫌疑人而言,除了面临严厉的刑罚处罚之外,还需要面对“弑母”之后的心灵创伤,如何干预,帮助嫌疑人度过心灵创伤期也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本意所在。
最后,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这个“弑母”案的悲剧背后,可以折射出未成年人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在现代社会压力增大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关心孩子的学习成长之外,也要关心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忽视孩子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健康,不仅个人会付出代价,家庭、社会也会付出代价。
反思
通过近些年所发生的类似弑母案件,我们不难看出,未成年人教育仍存在一些误区,比方说过分溺爱,很多家庭的孩子由于是独生子女,父母总想把自己最好的都给子女,对于子女的一些过分要求也不会拒绝,最后孩子就成了家中的“皇帝”。想干嘛就干嘛,连最基本的做人都不会,最终导致在学校与同学不合群,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天下老子最大,一旦父母再对他要求严一点时,就有可能发生不可预见的悲剧事件。
另外,有些家长虽然不过分溺爱孩子,但对孩子的要求却又过分要求,甚至苛刻到孩子崩溃,就如这名15岁小女孩一样,母亲是律师,又离过婚,她当然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更优秀,于是花钱送最好学校,让孩子要好好学习,甚至平时还要上很多课外辅导,久而久之,别说孩子受不了,就连家长都受不了,边轴转的结果就是孩子不想要这样的生活。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父母也要与时俱进,多加学习,学会与孩子交流与沟通,而不是一味居高临下的与孩子对话,要入下身子多听孩子说话,要把孩子当朋友,当然,家庭环境也很重要,如果夫妻经常吵架冷战,特别是离异带孩子的,或多或少对孩子的成长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作为成年人,既然结婚生子了,就要对家庭负责,也难怪最近两会出台即将实行的法典就有关于离婚冷静期,目的就是不要因为一时冲动,毁了家庭不说,还毁了孩子。
黑暗中的精灵88
案发后,张女士的女儿和警察交代杀人动机:“周五在学校就想杀死她妈,周六晚上说给她妈按摩,从后面用绳子勒死的,装在行李箱里。” 可是张女士对女儿满满的爱,45岁的她命运却终结在自己15岁女儿的身上,让人不得惋惜和心痛。
画布大小
吴谢宇弑母案以吴谢宇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处以人民币十万三千元的罚金。这起发生在2015年的恶性案件终于有了一个公正的判决,罪犯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吴谢宇弑母案,违背人伦天理,犯罪手段残忍,情节极端恶劣,社会影响也非常大,他的行径已经超出了一个正常人的底线,这个结果可以说是他罪有应得!
天之骄子为何对母亲痛下杀手
吴谢宇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可以说他就是所有家长嘴里的“别人家孩子”,他从小就非常聪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性格也很好,特别自觉,用熟悉他的人的话说就是,优秀到了一点毛病没有的地步,他就是家族,父母,老师,所有亲朋好友的骄傲,是所有孩子的的榜样。他从上小学一路都是以非常优异的成绩升学的,直到考入北大,这对于别人都是已成艰难,而对于吴谢宇来说就是正常升学一样简单,在精英聚集的北大里,吴谢宇依旧优秀,连年都能拿到奖学金,GRE成绩更是优秀到在全球竟然是前5%的水准!
这样一个可以用神童来形容的孩子,其实家庭条件也不是非常好,吴谢宇的父亲在国企工作,母亲是一个中学老师,只是吴谢宇的父亲早逝,对于吴谢宇和他的母亲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但是吴谢宇的妈妈却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不接受任何人的救济靠着自己的微薄工资供吴谢宇上学。而吴谢宇和母亲的感情也非常好,上了大学还总是给母亲打电话,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对母子的感情真的是非常融洽,熟悉他们的人都无法相信,吴谢宇怎么会杀了自己 的母亲,毕竟母子之间没有任何隔阂!
阳光灿烂的少年,偏执阴暗的另一面
按照这个逻辑,吴谢宇和母亲之间应该是没有什么隔阂与冲突的,可是到底为了什么吴谢宇要杀了自己的母亲呢?他的辩解让人也很难接受,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杀了母亲,是为了帮助母亲解脱,他从母亲的日记里觉得母亲很累,加上身体不好,最后自己的母亲会衰弱而死,既然这样,不如自己帮助她解脱这样对母亲更好!这个逻辑真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为什么就能够决定自己母亲的生死?而他的行为也让人觉得可怕,吴谢宇对于弑母这个想法应该是计划已久,他在案发前很久就开始准备弑母,不仅购买了各种工具,也和所有亲朋好友都借了钱,制造好了母亲要辞职陪他出国读书的假象,计划可以说非常周全,他实施杀人计划也是非常冷静的,丝毫没有害怕和慌乱,甚至在逃亡的路上还能心平气和的躺在草坪上读书,内心可以说没有丝毫的愧疚和担心!
我想所有人都无法理解,这样一个高智商的儿子,怎么能够对自己的母亲做出这样可怕的事,他怎么能够轻易就决定了自己母亲的生死,在被捕之后从亲情,心理学,文学哲学种种角度为自己辩解,他觉得这就是自己对母亲最深沉的爱,可是他却没有说他拿着骗来的巨款去挥霍,去享受,他却没有说自己的手段多么残忍!现在法律给了他最公正的判决,可是这样一个曾经被所有人捧上天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残忍,这样没有人性?确实值得世人深思!
盛开的七月
我认为没有人能逃过法律的制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样一位优秀学生,可以说,是中国所有学校和家长梦寐以求的存在。然而,他的优秀,主要是表现在学业上,从教育的角度说,从成长的角度看,这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教育历来重视学业而轻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让学业优秀变成了一切优秀,这是会落下某些隐患的。而这,在吴谢宇身上得到了体现。但吴谢宇的“完美”,只是在外人眼中的,简直不接地气。
在大学渴望爱情的年纪里,吴谢宇并没有与周围的同龄女生恋爱,而是旁逸斜出,极为出人意料地结识一位性工作者,并与之谈起了恋爱,这是他与母亲发生矛盾的直接导火索。
吴谢宇并没有淘气的童年,没有顽皮的表现,一直以来,在父母的教育下,表现出强大的自律作用,但这样的“完美无缺”真的就是好的吗?真的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吗?孩子的天性是向往自由的,而不是压抑,不是规矩;教育的目的是在顺乎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地引导。不断地纠错,不应该压抑孩子的天性。
始终不遇
吴谢宇近日庭审谈作案细节,他的心理变化是从父亲去世开始,接着是上大学的时候,在北京学习时期,他的心理状况发生更大变化,开始变得厌世,觉得自己有病,觉得母亲需要从痛苦的生活中解脱,多次尝试自杀未果,在压抑的环境下,他杀死了母亲。
在近日的庭审中,吴谢宇的当庭供述分析了自己复杂的心理变化。吴谢宇的姑父和舅舅表示,他们已谅解吴谢宇,希望法院能轻判一点。吴谢宇的妈妈有人格洁癖,而吴谢宇有心理障碍。
吴谢宇在庭审中表示,自从爸爸死了,家就散了。相信在他的心中,父亲的离世就是他压抑情绪的最初来源。他觉得母亲很辛苦,这个家的重担就落在母亲的身上。而母亲从来不和他说除了学习以外的事,为了让他认真学习,吴谢宇从小就非常努力地学习,他知道母亲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面对大多数父母,似乎都会这样处理,但是他们没有和孩子进行真正的思想上的交流,而是在逃避,在孩子的心中,死亡变成了可怕的阴影。就像吴谢宇,他没有用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勇气了。
据亲友所说,他的母亲拒绝了亲友和单位的一切救助,并且不接受亲友的探望,她似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吴谢宇身上。这样的环境让吴谢宇开始怀疑周围的一切,变得自以为是。他说看过母亲的日记,觉得母亲过得很痛苦,就像林黛玉。上大学之后,接触社会的吴谢宇表面上乐观开朗,但是他的内心变得厌世。他一度怀疑自己得了和父亲一样的病,去医院做检查后,其实自己并没有什么问题。可能为了成为母亲的榜样,吴谢宇也一直在压抑自己的内心。他几度觉得生活已经失去了意义,尝试自杀都没有成功。于是他决定帮助母亲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他杀死了母亲,他计划杀死母亲后自杀,可他却没有勇气了。吴谢宇内心的负面情绪是一直以来慢慢积累的,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而在家庭教育中,吴谢宇和自己的母亲并没有内心的交流,两个人都在压抑自己的内心世界。可是当吴谢宇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内心对很多事物的理解是不准确的。一个健康的家庭的发展,一定是离不开爱和沟通。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