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因斯基
2017年社会工作者薪资待遇
日前,民政部、中央综治办、教育部等12部门日前联合出台文件,提出一系列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政策措施,以破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岗位不明确不规范、职业发展空间不畅通、薪酬待遇水平较低、职业地位不高等瓶颈问题。那么社工的薪资待遇到底有多少呢?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社工的薪资待遇,欢迎大家参考!
2017社工的薪资待遇
目前,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发展社会工作事业。各地社工待遇也逐步提高。其中,深圳、东莞、广州等地由于社工事业得到政府重视,部分费用由财政支付,所以待遇稍微高一些,大概在3500-4500左右。其他城市,例如北京、杭州、武汉等地,工资一般在1000-2000左右,待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近几年来,各地都对社工待遇问题给予了很高重视,社工待遇也会在未来几年慢慢提升。
【相关阅读】
广东省“双百镇(街)社会工作服务五年计划”社工招聘计划从2017年起在粤东西北地区建设运营200个镇(街)社工服务站,招聘一线社工共940名,今年将投入5000万元专门用于社工工资发放。报名将于2017年3月31日截止。
火热 940个岗位逾6500人报名
日前,广东省民政厅启动了广东省“双百镇(街)社会工作服务五年计划”(以下简称“双百计划”)社工招聘工作。计划在粤东西北地区和惠州市、肇庆市、江门市台山、开平、恩平等地建设200个镇(街)社工服务站,招聘一线社工共940名,依托镇(街)直接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开展专业社工服务。
“双百计划”服务对象为本镇(街)困境人群和社区,重点是面临困境的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城乡低保对象、农村留守人员、优抚安置对象等,采用专项化方式运作,实施项目管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提供精神慰藉、资源链接、能力提升、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双百计划”将主要录用粤东西北本地社工或者已在外地从事社会工作人才回家乡开展社工服务,建立稳定的、本土一线社工服务队伍、本土社会工作支持平台、本土社会工作机构,以此减少人才流失,达到长期服务的目的。
据广东省民政厅透露,截至昨日18时已有6591人报名。
待遇 第一年年薪5万将逐年递增
招聘计划显示,为了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粤东西北的社会工作,“双百计划”资金主要由省、市、县三级政府共同投入,2017年投入5000万元专门用于社工工资发放,今后每年递增5%,第一年年薪人均5万(含税),通过年度考核按5%比例逐年递增;每年投入500万元,专门用于聘请社会工作督导。李嘉诚基金会资助200万元用于相关社工培训及粤东地区项目资助。此外,在资金方面,今后将建立“双百计划”服务专项与省级基金会对接平台,动员社会慈善组织资助支持社工站开展慈善活动。
除了资金保障,“双百计划”还将联合中山大学等高校组建督导团队,为社会工作提供专业支持。据了解,每个镇(街)社工服务站将配备3- 8名社工。社工招聘由镇、街道提出用人需求,全省统一发布社工服务站社工招聘信息,统一报名、统一招聘,由当地镇(街)政府签订劳动合同,2017年6月底前配齐上岗。
现状 粤社工专业人才区域发展不平衡
南都记者了解到,珠三角城市的社会工作发展起步较早、覆盖较广:深圳率先探索“政府购买社工岗位”的发展方式,于2007年通过“7+1”文件,在制度上初步确立了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模式;之后,广州在借鉴香港、新加坡经验基础上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方面探索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方式;东莞、中山已实现镇(街)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
对比来看,粤东西北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则相对滞后。“长期以来,我省尤其是粤东西北地区基层民政服务力量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民政事业的发展。”广东省民政厅厅长卓志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资金、机构、人才等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地区社会工作仍然普遍存在缺人才、缺资金、缺路径等问题,比如截至2016年底,粤东西北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数1104个,仅占全省7%,年度资金投入2330万,不足全省2%。”卓志强透露。
“实施‘双百计划’正是为了破解基层民政服务力量薄弱的难题。”卓志强介绍称,“双百计划”将社工力量与民政服务相结合,更好地为有需求的群众和社区提供专业服务。
彷徨爱情
社会政策的资源
如何调动资源,是社会政策行动的又一重要的问题。在当代社会,各国政府和许多非政府组织都大规模地介入社会事务,社会政策已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公共行动体系。如此庞大的行动体系需要大量的资源来支撑。因此,如何调动资源是各国社会政策行动中的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
(一) 社会政策资源概述
1. 什么是社会政策的资源
所谓“社会政策的资源”是指维持社会政策行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条件。
2. 社会政策资源的形式
大致上可以将这些资源分为资金性资源和非资金性资源。所谓资金性资源是指直接投入资金,或者投入可以换算成资金的物资。所谓非资金性资源,一般是指不能换算成资金的投入项目,例如志愿者服务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社会政策方面的投入绝大部分是资金性投入,通过资金的投入为社会政策的对象提供现金资助,或调动社会福利服务所需的人力(服务)和各种物资。因此,政府为推动社会政策行动必须筹集大量的财政资源。
(二) 社会政策资源的调动方式
在社会政策行动中,政府和其它各类组织以各种方式调动资源,以满足社会政策行动的需要。可以从政府调动资源的方式和非政府组织调动资源的方式来分别分析各种资源调动方式。
1. 政府调动社会政策资源的方式
(1)税收
(2)专项收费。包括 “受益者付费”和“非受益者付费”两大类。
除了税收和专项收费以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国债、利用外资以及其它各种途径筹集资金,以支撑社会政策行动的财政开支。
2. 非政府的资源调动方式
在政府行为之外,各种非政府组织及个人和群体也在以各种方式调动各种资源,以满足人们对福利性社会服务的需求。其中主要的方式包括社会集资、捐赠、志愿者服务等。
(1)社会集资
(2)社会捐赠
(3) 志愿者服务
志愿者服务是指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利用其业余时间无偿地或低偿地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志愿者组织不等同一般的非营利组织。
(4)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三) 社会政策的经费投入
1.政府社会支出
(1) 什么是社会支出
所谓“政府社会支出”(Social expenditure)是政府在社会政策各个领域所做的财政投入量的总和,也是指政府财政总支出中用做实施社会政策的部分。当代各国政府的社会支出都是实施社会政策所需经费中的主体部分。社会支出是政府财政支出中的一类总称,其具体的内容包括其社会政策或社会事业各个方面的支出。
(2) 对社会支出的测量及统计指标
衡量一个国家政府社会支出水平常用三类指标:
---- 人均支出额:政府社会支出总额/总人口;
---- 政府社会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社会支出额/财政支出总额)×100%;
---- 政府社会支出占GDP的比例:(政府社会支出/GDP)×100%。
(3) 社会支出的结构与类别
对社会支出的分析,不仅要看其总支出额,而且还要看其中支出的结构,即社会支出总额中各项支出额及其比例。政府社会支出的结构体现了在一定时期中政府在社会政策领域重点投入的方向,也体现出政府社会政策的倾向。
此外,政府社会支出中还包括了不同的类别的支出。其中包括预算内社会支出与预算外社会支出;以及中央财政支出的部分和地方财政支出。(中央财政社会支出与地方财政社会支出的比例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政策体系中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责任关系。)
2. 政府对社会福利的其它资助方式
(1)减免税费
(2)人员调配和物资调拨
3. 社会政策的其它经费来源
(1) 项目配套资金
(2) 社会保险基金
(3) 国际援助
(4) 民间投入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