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3

fishmoon00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教育小组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8888一美食家

已采纳

1、教育小组:通过帮助小组成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或补充相关知识之不足,促使成员改变其原来对于自己问题的不正确看法及解决方式,从而实现小组组员的发展目标。广泛用于社区、学校、医院等场所 2、成长小组: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发展。如,“体验小组”,青少年的野外拓展训练营3、支持小组:通过小组组员彼此之间提供的信息、建议、鼓励和感情上的支持,达到解决某个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 如,单亲家庭自强小组、癌症患者小组、针对吸毒人员的“同伴治疗小组” 4、治疗小组: 组员一般来自那些不适应社会环境或其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破损而导致其行为出现问题的人群。 帮助组员了解自己的问题及其背后的社会原因,利用小组的经验交流和分享,辅以一定的资源整合或社会支持网络,以达到对小组组员的心理和社会行为问题的治疗。 如,为吸毒人员提供服务的“美沙酮治疗小组”、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的“星星点灯小组等。

社会工作者教育小组

123 评论(11)

yk小康哥

以组员之间的界限分为封封闭小组。以组员之间的界限分为封封闭小组(情感小组)和开放小组(维权小组),以小组目标分为社交小组、教育小组、兴趣小组、成长小组等。(六)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方法和活动

197 评论(13)

维基先生Wiki

小组类别有:

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治疗小组、支持小组、社会化小组、任务小组、自助-互助小组、意识提升小组、社会行动小组等

特点:

(1)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社会工作者必须主导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塑造平等基础上的被接纳的文化感受。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小组组员就会彼此认同,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对小组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2)提供小组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景。在小组中,小组组员任何新的改变和提升都会被大家接受、肯定和分享,从而会激发他们对外在的真实社区、现实社会的信心,会激发他们以同理心的态度去理解现实的社区和社会.进而以改变了的自我去融人社区和社会。

(3)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小组工作提供小组组员帮助他人和被帮助的机会。

(4)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在小组工作过程中。通过小组组员之间、组员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互动分享。在每一个人的周围必然会形成一定的相互支持网络。

扩展资料:

主要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是去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2、互惠模式

互动模式亦称交互模式或互惠模式,是基于人与环境和人际之间的关系而建立的一种小组模式,旨在通过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及社会环境之间、小组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促进组员在小组这个共同体的相互依存中得到成长,增强组员的社会功能,提升其发展能力。

3、治疗模式

治疗模式是一种社会治疗或社会康复模式,旨在治疗和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治疗模式是精神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于运用,具有独特的理论与技术,主要针对一些行为失范或有特定问题的人群,如医药的病人、吸毒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

4、发展性模式

发展模式亦称过程模式或发展性小组模式,旨在解决和预防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衰减问题、恢复和发展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这一模式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如各种困难人群、面临危机的人群以及寻求更大自我发展的人群等等。

参考资料:社会工作小组_百度百科

31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