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安c
怎样做一个优秀的社会工作者 导语:社会工作者,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 曾经听一位香港资深社工说:“ 做社工重要的不是技巧或理论,而是社工这个人!”这句话给了我很多的感受,在此我也借用这句话作为引子,谈一下怎样做一个优秀社工。 充实专业储备。我们在学生时代就学了很多专业知识,但当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多社工却经常产生无力感。在会谈时,社工常常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描述服务对象的感受。例如,一个学生在班上人缘不好,其他同学比较排斥他,社工在介入时通常会使用“不开心的”“生气的”“伤心的”这样的词语,但实际上我们也可以使用“被忽略的”“烦恼的”“有距离的”等词语以更近一步的同理对方的感受。这是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我们的知识储备还比较匮乏。因此,不管是社工学子还是专职社工,都需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专业储备,掌握更多的专业技巧,以便更好地开展服务。 听比说更重要。有人说社工的工作就是嘴皮子工作,因为要不断地和服务对象交流。其实在与服务对象交流的过程中,听反而比说更重要。在会谈中,社工应该将话语权交给服务对象,倾听服务对象的诉说,而非一味引导。如果面对性格内向、一言不发的服务对象时,社工该怎么办呢?其实,并没有人规定一定要服务对象说话才叫会谈。除了倾听,社工还可以陪伴。如果服务对象不爱说话但是喜欢打篮球,那你们就一起去打篮球吧;如果服务对象不爱说话但是喜欢花草,那你们就一起去养花吧。在相处的过程中,自然就会产生交流。只要社工做的'是服务对象真正需要的,那么说不说话就不重要了。 保持专业敏感性。很多时候服务对象并不会主动来找社工,这时就需要社工保持一定的专业敏感性,及时洞察服务对象的需求。例如在春季,不少学校会组织春游,在春游的过程中社工就可以发现不少潜在的服务对象。那些落单的学生、经常独自坐在角落里吃饭的学生等等,都可能存在一定的人际关系、社会融入障碍,值得社工好好分析和及时介入。 重视实操能力。实操能力对社工来说是很重要的,再好的理论也需要社工不断去操作、去践行,这样才能熟能生巧,将书本知识化为己用。很多新入职社工觉得自己经验不够,在小组中经常感叹不知道如何分享、如何回应,其实这都是实操少的缘故,需要不断进行训练。 用心。服务无止境,“ 用心”的社工才更有魅力。一名学校社工在第一天上班时,穿着西装就去见了服务对象,学生一见到他就问:你是去开会吗? 然后就不再理他了。社工很快反应过来,原来是服装出了问题。第二天,社工穿了T 恤和牛仔裤,打扮也很随意,这一次他和服务对象的距离很自然地就拉近了。其实每一名社工都要很用心地与服务对象相处。如果服务对象喜欢化妆,而社工也是名爱美的女生,那么不妨通过化妆打开话匣子。如果服务对象是小学生或初中生,那么跟他们接触时,社工就需要收起记忆中的周杰伦和王力宏,而要去了解下TFBOYS 和李易峰,否则他们一定会认为你土掉渣了。 ;
sh玫瑰人生
社会工作作为“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服务性实践学科,要求社会工作人员全面介入服务对象及其生活环境,通过同理心去理解服务对象面对的困境。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在服务过程中与服务对象建立真诚、分享、包容、接纳的信任关系,达到用心沟通的专业要求,而不是仅仅通过社会学调查研究分析就能完成的。社会工作作为以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性学科,不仅要求工作人员要对其服务对象及其所在社会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服务对象所处困境的成因,还需要针对服务对象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负责实施和评估,它是一个过程性的服务工作。社会工作以服务为导向,则需要对服务对象及其系统全面加以分析并最终找到解决服务对象问题的办法。涉及到包括自然、历史、社会环境、组织行为、心理分析、社会保障等多学科多角度内容,既包括方法性的技术,也包括理论性的指导,实践经验的总结等。
没蜡笔的小新
一、 社区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 社区的工作内容多是些繁琐的生活小事,如:邻里纠纷、困难群体救助、计生卫生服务、社会劳动保障、惠民政策宣传等,但这些小事件件都关系到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是由每个家庭组成的,只有每个家庭都生活安定和谐了,才有社区的安定和谐,只有每个社区都安定和谐了,才有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和国家的繁荣富强,社区就是要“上为当地政府分忧,下为辖区百姓解难”。 社区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政府的形象,社区工作做得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就能得到及时的宣传和贯彻,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心也能得到及时体现。社会工作者对老年人需要耐心,对儿童需要细心,对残疾人、贫困户需要爱心,对驻区单位和社会团体需要热心,社区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实实在在,力求成效,在为居民办实事中,我们的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只有正确处理好社会工作者与居民群众的关系,牢牢树立“人民公仆”的服务意识,才能凝聚民心,促使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共同营造社区安定祥和的社会氛围,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我们赢得社区居民的尊重和爱戴,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二、社区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知识迅速增加、不断更新的信息时代。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新时期下,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我深感面临“能力危机”,当前的社区工作仅凭热情、爱心、耐心、细心和热心已无法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社会工作者必须坚持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开阔新思路,才能牢牢抓住工作的主动权,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加强学习,首先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培根说得好:“有实际经验的人虽然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物,但若要纵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理论知识才能办到。”事实证明,理论素养高的人,考虑问题常比较深刻、全面、系统,行动比较坚定一贯。我们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八大会议内容,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其科学内涵及精神实质,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提升思想境界。 加强学习,其次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好社区工作要求我们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法规理论、心理学理论、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学习,还必须要认真学习兵、师、场的各项政策。全面理解、熟悉掌握贴近居民生活的各项政策便于我们更快更好的为民服务。 加强学习,更重要的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多总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把认真学习和勤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只有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从书本中、课堂中汲取的智慧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坚持理论引导实践,实践创新理论的观点,不断总结经验,才能真正掌握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工作技能,唯有灵活掌握了这些专业工作技能,才会使我们的服务做得更好、更顺。 三、社区工作者队伍要团结 古人云“孤则易折,众则难摧。”这说明团结的重要性。团结是一支队伍向前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一个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象征,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大家朝夕相处,只要能放下私心,一心为公,珍惜难得的共事机会,在工作中常怀谦卑之心,多看多学别人的优点长处,看得多了,学的多了,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且会产生敬佩、尊重之感,心也就自然团结到一起了。 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团结,首先领导班子要团结,领导班子的团结,决定了团队的成败。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员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的表率作用胜于耳提面命式的说教。没有团结的力量,社区工作的整体推进会付出更大的努力、无畏的努力。 作为社区工作者的一员,让我们身体力行,义无返顾的践行团结协作,在团结中合作,在沟通中理解,在信任中支持,以实际行动证明: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