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口的miraale
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医务社会工作主要包括医院、公共卫生和精神健康三个领域的社会工作内容,下面是我整理的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欢迎大家浏览。
一、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1、医院社会工作的定义:
医院社会工作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社会工作在综合医院、儿童医院、慢性病医院以及某些专科医院中的实施。医院社会工作又称为医院社会实务,或者临床社会工作,其主要目的是解决与病人及其家属有关的经济、社会和情绪方面的困难。
2、现代整体医疗模式:
(1)现代整体医疗模式的定义:
(2)现代整体医疗模式的服务理念:
1现代整体医疗模式的服务理念:一是服务范围扩展;二是服务对象增加;三是服务形式综合;四是服务手段多样(重);五是服务层次多样(重)。
2现代整体医疗模式与病人的需求相适应:一是需求内容的多元化;二是需求层次的多元化;三是医疗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四是情感需求的增强。
3、医院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从医院角度看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多选)
1调节病人心理,配合医院治疗;
2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3提供病人信息,协助医生诊治;
4安排转院或者出院事宜;(重)
5外展服务;(重)
6社会医疗照顾,是指为社区内的老年病人和病后康复期的病人提供家庭式的照顾;
7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辅导,改进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
8为医疗教学和研究提供资料和便利条件;
9为医院树立良好形象,搭建和谐的公共关系。
(2)从患者的角度看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多选)
1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评估和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评估和干预是医务社会工作的最基本内容。通过共同确认一些与特定医疗状况有关的问题和处理方法,社会工作者与患者及其家属一起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评估,制定具体的干预计划,协助患者及其家庭适应现实的要求。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对新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干预。
2提供危机介入:一些患者入院后可能会经历危机,如被诊断为癌症、艾滋病,或车祸受伤后有严重的后遗症。对这些患者及其家庭,需要运用危机介入的方法提供援助。危机介入能够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希望、提供信息、提供情绪支持、帮助订立可实现的目标、发现积极的结果、找到生命的意义。
3疏导患者和家属的情绪:根据医学社会学的观点,患者的求医类型主要有三种:
一是主动求医型,即个体产生不适感并自觉作出决定求医的;
二是被动求医型,即由患者的家长、家属或其他人作出求医决定的;
三是强制求医型,即虽然本人不愿求医,但本人或社会其他人群的健康构成危害而强制要求其决定的'。
4帮助患者申请公共援助: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医疗保险、社会捐助、医疗赔偿等途径为患者提供各种经济援助。(多选)
5为绝症患者提供临终关怀:很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作为医务社会工作者,他们的责任就是让绝症患者“活到最后,活到最好”。
6悲伤辅导:是指对因遭遇亲人过世等不幸事件打击而陷入悲伤之中听患者家属所展开的辅导活动,
(3)从医患关系的角度看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化解医患矛盾的核心是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1以调解者的身份处理医患关系;
2搭建医生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为了改善医患关系,医务荏得可以成为搭建医生和患者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它的内容包括:一是促进医患信息交流;二是保证医患沟通渠道通畅;三是创造医患沟通的良好环境;四是形成文明友好的医患沟通交流方式。
二、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内容:
1、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定义:
公共卫生社会工作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共卫生设施(医院及设备、用房、用地、车辆等)相关的社会工作的实施。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卫生行政工作的目的是实现卫生、教育和福利三者合为一体的理想。
2、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1)公共卫生的定义:
公共卫生是指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的流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并且提供相关的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在《WTO与公共卫生协议案》中,公共卫生分为八大类:第一类,传染病的控制;第二类,食品的安全;第三类,烟草的控制;第四类,药品和可得性;第五类,环境卫生;第六类,健康教育与促进;第七类,食品保障与营养;第八类,卫生服务。
(2)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公共卫生有非常广泛的内涵和外延,一个完整的公共卫生体系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等。(多选)
3、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卫生保健宣传:(主要)(背)
对公众开展卫生保健宣传是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以防病为重点目标,提高公共卫生的整体水平。
(2)公共卫生教育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公共卫生教育训练训练计划涉及公共卫生系统本身和社会公众两部分。
(3)社区服务的开展: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单选),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运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并且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所开展的服务,它围绕着人的健康重点帮助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4)个人与家庭问题的咨询帮助:
在日常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也能够为个人或者家庭提供必要的公共卫生方面的服务,如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弱势人群的特点和需要。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主要信息包括:居民的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卫生服务记录等。
(5)预防传染病流行,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传染病流行时根据其严重程序划分为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和特别重大(I级)四个级别,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进行预警,分别代表IV级、III级、II级和I级应急反应。
三、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内容:
1、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定义: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精神疾病防治及心理卫生方面所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又称为精神病理社会工作或心理卫生社会工作,是同时跨越社会工作和心理卫生两个专业的综合性的专业实践。
2、精神健康的定义:
(1)世界卫生组织(WTO)对精神健康内涵的概括:
精神健康是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包含自信和控制能力的人格特征、面对困难处境的抗逆力以及处理生活压力的能力。根据这种观点,我们可以理解,精神健康是一个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其在面临困难时勇于战胜困难、解决问题。
(2)我国学者对精神健康的概括:
精神健康不仅仅是无精神障碍,还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能够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从事工作,并能够对其社区作贡献。它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的实现,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即不仅能获得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还能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
3、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精神疾病患者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2)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治疗;
(3)精神康复患者的回归社会;
(4)精神疾病患者家人的心理辅导;(重)
(5)心理卫生的计划和宣传;
(6)社区心理卫生的推广。
1、公共卫生领域的社会工作
主要内容:强调初级预防层面的干预、减少残疾发生和院舍化照顾、确保所有人群的健康
角色:直接服务者、研究者、咨询者、管理者、项目计划者、评估和政策制定者
2、医疗机构和疾病治疗领域的社会工作
1)慢性疾病与长期照顾
基本需求:对于疾病的认识和适应;心理情绪支援、家庭支援网络建立、出院照顾;舒缓治疗与临终关怀;处理心理和情绪困扰
服务内容:医疗适应、疾病认知、心理情绪支援、家庭支援网络、出院照顾
2)在急诊室开展的社会工作
必要性:病患及其家属的心理危机干预、医疗团队及其成员的需要、急诊管理的需要
角色与功能:病患及其家属的支持者、医护人员的协助者、急诊管理的协调者
3)妇女儿童医务社会工作
妇产科:主要问题(疾病适应问题、心里调试问题、经济问题、情绪问题、家庭问题);服务内容(协助了解治疗计划、疏导病患与家人情绪、转接病友或志愿者、通过病友团体提供支持、协助医疗费用减免)
儿童:患者(生理心理问题);照顾者(较高程度的焦虑等心理反应);服务内容(协助儿童适应医院环境和治疗过程、协助照顾者处理情绪困扰)
4)肿瘤治疗康复和纾缓疗护社会工作
纾缓疗护不同于临终关怀,需要跨专业团队
主要内容:经济资源协助、情绪心理疏导、协调医患沟通、社会福利咨询、出院安置计划、家属哀伤辅导
3、精神卫生领域的社会工作
1)心身疾病的综合防治内容
帮助患者提高自尊、鼓励心身疾病患者学习新方式、帮助重新适应社会、加强健康教育
2)社工的角色和内容
微观(诊断者、咨询者、教育者、倡导者、转介者、联系者和协调者);宏观(行政者、推动者和研究者)
主要内容:住院患者、精神患者家属、社区精神康复
4、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的社会工作
主要内容
婚前咨询、妊娠咨询、避孕咨询、意外怀孕咨询、流产咨询、不育咨询
默灬小米
社会工作实务中直接介入的策略如下:
1、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的策略。
每个人身边都充满资源。由于不懂或者是不了解可以使用的资源,使服务对象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社会工作者从两方面采取介入策略进行。
一是帮助服务对象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以达到改变的目标。二是帮助服务对象运用现有的外部资源,目的是将服务对象系统与资源系统连接起来以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2、进行危机介入的策略。
危机介入是一种特殊的介入.目的在于去除服务对象的紧张情绪,恢复其功能,使他们走出危机。帮助服务对象采取处理危机的行动,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解决危机并恢复其社会功能。
3、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的策略。
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策略时,要考虑介入目标是否与活动相符;活动是否符合服务对象的能力和特殊需要;资源和设备是否与活动相配合。
4、调解行动的策略。
调解行动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中的系统一起找到利益共同点,从而带来改变的介人策略。调解的重点是通过服务对象与环境系统的互动,消除冲突,满足共同需要。
进行调解介入时,社会工作者要做到:一是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系统进行接触;二是协助环境系统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三是协助双方界定共同目标。
5、运用影响力的策略。
为有效帮助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要有意识地运用诱导、劝导、利用关系、利用环境等各种能够影响服务对象改变的力量。
扩展资料
社会工作是帮助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及广大民众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职业。在分析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成因时,社会工作者既重视服务对象个人方面的原因,也重视社会方面的原因。
在个人方面有生理、心理、个人经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在社会方面有家庭、社区、工作单位和社会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原因。
社会工作分析问题时的基本观点是“人在环境之中”,认为人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依存的。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常常是面对眼前的问题,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工作目标。
但是,社会工作者并不只是提供简单的、具体的服务,而是把服务对象能力的发展、外部环境的改变作为工作目标。
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希望促成人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一方面,通过解决问题和增强能力使服务对象有能力应对环境的压力和挑战。
另一方面,通过调动环境中的资源和改善环境,向人们提供更多支持。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和良性互动是社会工作希望发挥也能够发挥的作用和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工作实务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