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椒牛柳
我刚考完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过了,我复习的时候就看了两本书,《社会工作者实务》和《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48包邮,附带一个考试大纲,就是一个小薄本。后来书看完了又自己在网上买了两本题,这个考试都是选择题形式出现的,所以感觉题海战术适用些。买题的时候先看出题的出版社,最好和出考试题的出版社一起的才好,能大概了解到试题的方向。祝你好运。
danyanpimmwo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怀特的《街角社会》,心理学、哲学方面的书,还可以搜搜你自己本身对社工某些领域感兴趣的书籍,譬如我,我对青少年和残疾人比较有兴趣,我会在看网上、报纸上、杂志上的时候留意这方面的新闻或事件。看一些题材比较特殊的电影电视剧也是有一定帮助的,譬如韩国电影《和声》(家暴回应方式)、《熔炼》(关于社会黑暗),《美丽心灵》(人格),《叫我第一名》(爱与教育),电视剧《听见你的声音》(犯罪与被犯罪)、《幽灵》(网络犯罪)等等。说实话,我今年大二,学社工的,感觉学社工的人比其他人更有包容心吧,会理解受社会非主流的问题影响的人和事,譬如同性恋、妓女、第三者等等。社工的价值理念会被社会主流的价值压制,我们得有强大的内心去坚持,有的人抵不住,就会选择退出社工行业。平常多了解其他方面的信息吧,“资源”在社工看来相当重要。多了解这个社会吧,书只是一小个途径。有微信的话,就去关注“中国社工时报”吧
clover2011
你好,社会工作者考试最关键的是备考,建议网课学习+题库刷题+教材学习。关于备考的经验如下:一、通读教材,课程配合是关键在备考过程中,大家都知道教材的重要性,学通学透教材可以说是考试过关的基础和保障。但是很多同学根本没有大把的时间沉浸在看书之中,0基础的就更难看懂了。结果就出现了另外一种场景,教材看不懂,看不动,看完了到处都是漏洞。传统的教材备考方式的确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比如效率慢、效果不好,那么我们就可以转换下思路,选择视频课程来辅助自己学习,视频课程的核心作用是什么?尽快帮我们给一个科目建立框架、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理解专业词汇、重点考点分析等,这些是只通过教材备考很难获得。二、看不如写,多写多得“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相对于其他科目的考试,是很多同学觉得比较棘手的一个科目,它更注重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应用相关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要结合综合当中的许多知识点运用到实际之中,这就需要比较高的知识点掌握和分析能力了。三、科学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学习教材和视频课程后,对科目有个整体的了解;二是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复习;三是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一些练习,巩固所有的知识点;四是在临考前一段时间进行刷题练习。复习贵在“早”。社会工作者考试以一年为周期,看上去很长,但时间如梭,一转眼考试期就到了,所以动手一定要早。建议大家,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学习。考试结束后进行必要的休息,随后立即调整好心态,开始向新的课程进军。社会工作师考试的学习既需要研读教材,做笔记,还需做练习题。需要大量的时间,早动手,就能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时间。特别是边工作边自考的朋友,时间更为宝贵。四、学会舍末逐本,融会贯通“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科目考试没有客观题,所以复习的时候,细枝末节的东西并不需要下太大的工夫去记忆,例如一些非常细致的概念在该科目考 试中并不会进行考核。“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虽然只出现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的考试中,但在答题时也会涉及“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中级)”这两个科目的相关内容。因此,在复习的时候,就要养成“融会贯通”三本教材的思维习惯,综合运用三个科目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五、持之以恒,贵在坚持备考社会工作者,像一个大工程,需要的是水滴石穿。一定要战胜自我,持之以恒。很多考生都是白天完成了繁重的工作后,夜晚翻出书本。这就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保障休息和健康。更重要的是要有战胜自我、坚持到底的信念。社会工作师学习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循序渐进是最佳状态。一分付出一分回报,不付出就一点回报也没有,这一点小编深有感触。社会工作师考试是一场马拉松,关键是坚持到底。最后收获的不是奖励而是信心,这信心鼓舞你开始的征程。最后祝大家2021备考顺利。
大懒猪001
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统计学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实务、人类行为与环境、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异常心理学等。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解决与社会环境发生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弱势人群;预防和解决部分因不良互动方式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互动,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迫切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工作人才的有力支撑。
社会工作人才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在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是现代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
在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已有上百年历史,社会工作者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普遍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巨大活力,但也由此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社会问题大量涌现,迫切需要大量社会工作人员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工作。较高专业化水平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加强社会管理,改进社会服务,已成为当务之急。
专业特点
社会工作的指导思想:人本思想,助人自助;
社会工作的道德准则:公正、爱心、守信、奉献;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有困难的(贫的、弱的、病的、残的、惑的、心智失常的等)个人、家庭、社区、群体;
社会工作的职责: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参与社会管理,推进社会政策,维护受助者的合法权益。
社会工作的范围: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服务、就业服务、社区管理与服务、家庭婚姻服务、医疗康复服务、社会行为矫正、心理道德辅导、基本权益维护等;
社会工作的方法: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行政工作等方法,使受助群体和个人摆脱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障碍和困境,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社会工作的功能: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专业本质
社会科学
①社会工作知识的客观性。
②社会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③社会工作过程的逻辑性。
艺术
①社会工作过程是对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的灵活运用。
②社会工作需要细致地分析、奇妙地应对问题。
③社会工作常常面对新的、独特的、特殊的任务。
制度
①有一套明确的理论作指导。
②有严密而科学的行为规则,从而保证了职业行为的规范性。
③有专门的机构和受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从而确保社会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
专业
①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
②被社会所认可。
③具有专业权威。
④职业群体内部有伦理守则。
⑤有专业文化。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