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居装饰
第一,基本的关系建立技巧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一方面需要综合运用支持性、引领性、影响性技巧,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实际环境注意以下内容。一是适当自我披露。适当自我披露有利于信任关系的加强,但要留意界限,避免混淆工作关系和朋友关系。二是跟进正面反应。留意对方的反应,若出现抗拒、回避或负面回应,则维持简短交谈。三是由浅入深。由打招呼或对方关注的事展开话题,慢慢贴近服务对象的生活,再逐渐深入。四是让对方感受到被关心、被重视。比如营造舒适环境,关注对方近况等。五是时机的选择。好时机一般为活动前后,服务对象一个人闲着的时候。彩灯连接分割线第二,有效的倾听技巧有效倾听是个案专业关系建立的首要环节,是指社会工作者能清晰地从服务对象的话语中分析其需要、体验和事实。需要。服务对象前来求助,是因为有未被满足的需要,但有时候表面问题并非服务对象真正的需要。“需要”不等于“想要”,社会工作者需从服务对象表达的“想要”中分析出背后的“需要”,这样社会工作者才能明确服务方向,进而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体验。“体验”就是服务对象的主观经验,包括对事件产生的想法和经历这些事情的感受等,体验一般包含情绪。如“我今天非常生气,因为我赶不上最早的班车”,“非常生气”就是体验。理解服务对象的体验有助于社会工作者更精准地回应服务对象的感受,进而建立信任和安全感。事实。“事实”即服务对象所经历的事件,多为服务对象的行为。社会工作者能够准确地从服务对象的话语中分析出哪些是事实,有助于快速了解服务对象的真实情况,有效回应其困扰。需要、体验和事实是聆听框架的铁三角,只有快速地从服务对象的话语中分析出这三个元素,社会工作者才能精准回应其感受、了解其困扰、明晰服务目标,有效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进而建立专业的服务关系。彩灯连接分割线第三,深化与服务对象关系的三个策略在基本专业关系建立基础上,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专业关系,可从以下三个途径实现。一是行为-目的-需要,即从服务对象的行为分析其背后的目的,并从目的出发发掘其未被满足的需要。比如服务对象A努力工作、储蓄,只是为了去韩国整容(行为),从而找到男朋友,并受到朋友重视(目的)。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服务对象看到其行为与目的背后未被满足的需要可能是性、 受关怀(亲密关系)、受重视、自尊感等。准确分析和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能有效深化双方之间的专业关系。二是选择-原因-价值,即从服务对象的选择中分析背后原因,并找到行为背后的正面价值。比如服务对象B决定把留守在家的孩子转学过来。社会工作者可以这样回应:孩子可以继续在老家读书,但你为了增加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改善亲子关系,所以选择把孩子接过来读书,你很在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亲子关系的和谐也非常有责任心。这样的回应能帮助服务对象看到自己行为的正面价值,进而深化专业关系。三是努力-成果-自豪,即让服务对象回溯自己感到自豪的经验,引导他分析曾经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好结果,再进一步协助服务对象找到自豪的经验。比如服务对象C为大学时获得奖学金感到自豪,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他回想自己曾经为了获得奖学金付出了什么努力、取得何等奖励,鼓励他结合目前的困扰或服务目标,面对困难、追求自己的理想。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是一个贯穿整个服务过程的工作,不仅需要综合运用专业技巧,还要兼顾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此外,有效倾听并准确分析服务对象话语中的事实、体验和需要是建立良好专业关系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可通过深化关系的策略进一步发展信任的、富有安全感的专业关系。
若伦丫头
社会个案工作基本流程及方法技巧
对于申请和接案、资料收集与诊断、确定目标与制定计划,服务与治疗,结案与评价。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个案工作基本流程,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个案工作程序
申请和接案、资料收集与诊断、确定目标与制定计划,服务与治疗,结案与评价。这是一个前后呼应的有机整体,不能完全将其割裂开来,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单独去完成。
处理申请的方法
在本机构提供服务、将申请转到其他机构,或者暂时不提供服务。
接案主要工作
工作准备;了解案主的心理状况;确立会谈议题。
案主信息收集
主要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环境体系四个方面,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
个案诊断
诊断是依据社会个案工作的观点,将收集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与比较,确定案主问题的实质与问题的成因。社会个案工作诊断是一个兼顾社会环境和个人人格特性的诊断。
诊断性陈述
诊断性陈述的具体内容包括:问题性质的确认、家庭环境与家庭心理动力、案主个人生活经历与行为特征、案主接受协助的意愿与能力的评估。
确定服务目标
确定服务目标是理性思考过程,是工作者对案主可能获得的结果的预期。制定服务计划是由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共同承诺合作实现双方所确定的目标及其目标的实施步骤的过程。确定目标解决的是做什么的问题,而制定服务计划则需要回答怎样做的问题。具体来说,服务计划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案主的情况简介;案主的问题、需求和期望;机构提供服务的性质;计划预备达成的目标;针对目标准备开展的工作;评估的方式;服务计划的变更。
服务与治疗
服务与治疗是社会个案工作程序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前面阶段的问题诊断和服务计划的设计,在这个阶段中付诸实施。在服务实施的过程中,工作者的主要目标是:协助案主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进一步探索自己的问题;协助案主调整社会关系;协助案主改善个人生活环境。社会工作者在服务提供与治疗中主要担任联系人、促进能力者、教师、调解人和辩护人的角色。
结案
结案是指社会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为终止彼此之间的专业关系所做的一切处理工作。结案的原因:完成服务计划、服务实施的时间限制、案主中途退出。结案时期的主要工作包括:回顾案主取得的成绩、提出发展目标、宣泄情绪、不与案主发展专业关系之外的其他私人关系、最后一次会面的安排。
评估
评估是社会工作者评定个案工作的效果和效率的过程,是工作者总结经验、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必要的工作步骤。
问题一:会谈时,引领性技巧有哪些
引领性技巧是指工作者引导案主具体、深入地探索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观念等技巧。运用引领性技巧的目的是促进案主在相关主题上做出较为具体、深入、有组织性的表达和探讨,增进工作者对案主的认识和了解。引领性技巧主要有澄清、对焦、摘要等。
澄清
工作者引领案主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更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澄清也包括工作者解说自己所表达的不甚清楚的信息。沟通本来就是困难的事情,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各自拥有不同的生活空间,不是通过几句话就可以了解的。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之间不是一般的人际沟通,而是要深入地互动,工作者必须对案主有较全面、深刻的了解才能真正按照其需要提供帮助。
对焦
对焦是指将游离的话题、过大的谈论范围,或同时出现的多个话题收窄,找出重心,并顺其讨论。对焦可以使会谈减少跑题、多头绪的干扰,使会谈能够集中在相关主题上进行深入、具体的讨论。但工作者在运用对焦时应注意与鼓励技巧的冲突,鼓励技巧的理念主张让案主多说话、尽量表达自己,这就免不了会出现谈话漫无边际的情况,因此,对焦技巧的运用不可生硬,应考虑偏离主题的程度及所持续的时间,来决定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对焦。
摘要
工作者把案主过长的谈话或不同部分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并作简要重点的`摘述。摘要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案主理清自己混乱的思路,突出案主在想法、感受、行为、经验上的特点或模式,促进案主对自己有较清晰的了解。另外,工作者作完摘要后,还应向案主查证摘要是否准确,容许案主否定、接纳或更正工作者的摘要。
问题二:个案会谈的影响性技巧有哪些
影响性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影响案主,使其从新的角度或层面理解问题或采取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影响性技巧主要有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和对质。
提供信息
工作者基于专业特长和经验,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知识、观念、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信息包括案主不知晓的新信息和帮助案主改正已有的错误信息。工作者在提供信息的时候首先要了解案主的知识背景,分析其对信息的敏感能力和接纳能力,选择适当的方式提供信息。
自我披露
选择性地向案主披露自己的亲身经验、处事方法和态度等,从而使案主能够借鉴他人的经验作为处理自己问题的参考。自我披露可以引导案主从其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或参考别人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自我披露还可以为案主树立坦诚沟通的榜样,工作者的坦诚开放、与人分享自身的经历和感受的做法,会感染案主使其愿意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披露对促进工作关系也十分有利,工作者的自我披露可以拉近与案主的心理距离,发展融洽的专业关系。
建 议
对案主的情况、问题有所了解和评估后,提出客观、中肯和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意见。作为专业的助人活动,在个案会谈中,工作者通过对案主问题及相关信息的了解,总会发展出具体的解决案主问题的思路,工作者应该向案主提出这些意见。但是,工作者首先需要考虑清楚意见或方法的可行性、背后的理念及理论的正确性。而有时如何向案主提出这些建议比方法本身的意义还要重大,如果工作者生硬地强行要求案主按照自己的意见做,违背案主个人意愿,反倒会造成不进反退的后果。因此,如何向案主提建议非常重要。
忠 告
工作者向案主指出案主行为的危害性或案主必须采取的行动,例如:“如果你还是每天翻查你丈夫的包,他会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会严重影响你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忠告通常是针对一些比较严重的事件或行为,但是,是否严重是一种价值的、道德的判断,是很主观化的。因此,工作者一定要反复斟酌自己的判断,而忠告之后,工作者应该耐心地讲清道理,提供案主不知晓的知识和视角,使案主有所领悟。
对 质
对质是指工作者发觉案主的行为、经验、情感等有不一致的情况时,直接发问或提出疑义的技术。通过对质,工作者可以协助案主觉察到自己的感受、态度、信念和行为不一致或欠和谐的地方。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