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2

HY逆天的飞翔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保密还是保命社会工作者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p73242962

已采纳

1、个别化认为人类都有权利做一个活生生的个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案主需要被当作一个人看待。每个人的遭遇不同,不能凡事只有一种解决的办法。依据每一个案主不同的问题,需求及目标,运用不同的原则和方法,协助案主做最好的适应。2、 有目的的情感表达社会工作者承认案主有自由表达期内心感受的需要,尤其是消极性的感受社会工作者应该做有目的倾听,而不加以阻止或责难。避免情感转移作用或情感反转移作用。(1)情感转移:指案主将被压抑的情绪投射到专业人员身上。(2)情感反转移:指专业人员将自我的心理需求投射到案主身上,而把他当作那特定的人看待。3、适度的情感介入对于案主所表达出来的情绪或感受,能够敏感的加以了解,并做适当的反应。个案工作关系必须冷静,一方面保持理智客观,要投入与案主建立的关系中,对受助者有所担当,也有感情投入和流露,使对方感受到温暖与支持。目的是在建立“专业关系”,而非建立“友谊关系”。4、 接纳社会工作者真心诚意对待案主的一种行为,包括接纳案主的优点和缺点,适当和不适当的特质,消极或积极的情绪,建设性或破坏性的态度和行为。接纳与接受不同使案主觉得人格受到尊重,能够自我接纳,再经一番自我搜索与审查之后,可以从新培养信心去处理自己问题。5、非评判态度。社会工作者主动对于案主提供服务,基于案主的需要,而不是依据案主是否”值得]服务。应暂时放下自己放在案主的处境,投入其内心世界,并从对方的观点和立场,设身处地去体会和谅解案主的主观感受。6、案主自决。承认案主对于处理其本身的问题,有自己选择,决定的权利和需要。激励及协助案主适当地运用社会资源,发挥个人的潜能,达成自我决定,并赠强其社会功能。必须让案主操纵自己的命运,不断成长和改进。不应替案主解决问题,而是协助“认清问题”,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协助案主从中选择一种适当的方法,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承担后果。案主的自我决定权并非毫无限制。7、 保密。对于案主在专业关系中所告知或透露的私人资料,有保守秘密的职务或义务。保密不仅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专业伦理,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互信关系的重要因素。绝对保密VS相对保密。

保密还是保命社会工作者

220 评论(15)

芥末生煎

第一,加强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训练,通过教育和训练,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了解在不当的情形下泄露秘密的危害性,警惕密密信息被泄露的常见渠道,清楚相关的伦理守则和规定,以尽量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第二,确保案主知情,社会工作者在一开始就应该向案主说明一切与保密有关的规。第三,资料的保存,在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中,会留下服务对象的相关资料及工作记录,无论是档案管理还是档案内容,工作人员都应当遵循保密原则。第四,资料的使用,因工作需要不得不引用案例时,应根据需要有限度的开放资料,并进行适当处理。第五,签订服务协议,在确定案组的相关情况和问题以后,社会工作者可以与服务对象正式签订一份服务协议。

285 评论(13)

黄小仙128

保护第三方的利益。社会工作中的保密是指社会工作有义务使服务对象在专业关系中透露的信息不被曝光,在教学或研究中对服务对象的资料适当保护,从而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在没有得到服务对象的允许或书面授权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不得不把自己掌握的关于服务对象的私人信息泄露给第三方。但是,保密原则也不是绝对的,即须以遵守法律和法规的前提,当然也有例外情况,既在特别情况下必须透漏有关信息时,社会工作者应向相关机构或者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服务对象有限度公开隐私信息的必要性及采取相关保护措施。

356 评论(8)

相关问答